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河南一個小村莊,發現「最早的」!


2019年12月13日 - c18小編 世紀歷史號 
   
世紀歷史號中國發端於何時?中華民族的起源在哪裡?為了弄清這些問題,考古隊員們開啟了一段「下了火車騎毛驢,一日三餐窩窩頭」的日子,翻開了這本3500年前留下的無字「地書」,去尋覓「最早的中國」……你知道「最早的中國」在哪裡嗎?

——河南偃師二里頭

洛河南岸一個普通的村莊,看似與中原大地上的千村萬落一樣平淡無奇,卻埋藏著中華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間,這裡曾有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上演過夏的繁華和夏商王朝更替的壯闊史劇。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6號基址的平面圖

在二里頭,感受中國最早的繁華

60年前

一個老人在偃師二里頭的一鏟

揭開了深埋地下3800年的秘密



  

讓華夏第一王都二里頭展現在世人面前

出河南偃師城區往南,沿洛河向西不遠,就是二里頭村。村南,一座有些老舊的樓院便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駐地。從院內樓頂四望,二里頭、圪壋頭、四角樓三個自然村形成一個三角,將一片高地包圍,這裡便是二里頭遺址。正值盛夏,二里頭遺址發掘工地暫時回填,地面上的玉米已經開始拔節,長出一人多高。誰也不承想,這塊3500多年前留下的無字地書,讓三代考古人,歷經58年持續發掘、不斷破譯。1959年,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帶著幾個年輕的考古隊員,進行「夏墟」調查。最終,他們把注意力聚焦到河南洛陽偃師市二里頭這個小村莊。

多數考古大發現出於偶然,比如秦始皇陵、鄭州商城,但偃師二里頭是個例外。下了火車騎毛驢,一日三餐窩窩頭。經過艱苦密集的考察,考古隊在村子周圍發現了很多陶片,慢慢拼起來,發現是罐、鼎、豆等器物。

他們沒有聲張,卻越來越興奮,都覺得離想要找尋的目標越來越近了。附近一個農民以為徐旭生丟了什麼東西,前來詢問。徐旭生解釋說,丟了一件大東西,是幾千年前的一座城。農民把徐旭生帶到一個水塘邊,指給他看散布在周圍的密集陶片。被歷史的塵埃掩埋了數千年的夏文化古城——二里頭遺址,就這樣被發現了。

當年秋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當時隸屬中國科學院)的小分隊進駐二里頭。「二里頭是一個不斷改寫中國之最的地方!」許宏津津樂道於一個又一個牽動人心的發現。二里頭宮殿區東邊的大路,20世紀70年代曾鑽探出100多米,因麥田澆水中斷,一放就是幾十年。1999年,許宏扛起了二里頭考古工作隊的大旗,拿起前輩記錄,他「發掘」到了這條線索,繼續追探。聽到一個老鄉抱怨他家地里的麥子一直長不好,許宏很興奮,「這很有可能是沉埋地下的大型基址夯土引起滲水不暢導致的!」一鑽探,居然發現了宮殿區北邊的大道。眾多「中國之最」陸續在這裡被發現「中國最早的十字路口」被發現了!隨後,考古隊追探出「井」字形大道,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大路最寬處幾達20米,相當於現代公路四車道。就這樣,串糖葫蘆似的有了一系列新發現,原本星星點點的遺蹟分布圖上,畫上井字形大道、宮城城圈後,這座3500多年前的大型都邑的布局清晰起來。



  

這是一座精密、複雜又繁華的大都城——坐落於古伊洛河北岸的高地,中心區是坐南朝北、中軸對稱的宮殿建築群,由宮城城牆圍起,雖然面積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卻是後世3000多年中國古代宮城的鼻祖。四周是井字形大路,宮殿院內地面下埋有一節一節由陶質水管組裝連接起來的下水道系統,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海綿城市」吧。北面是祭祀區,南邊有一個被牆垣圍起、由重兵把守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這裡是王國的「高科技產業基地」,裡面有中國最早的鑄造青銅禮器的作坊和生產綠松石器的作坊。

「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許多制度層面的建樹史無前例,代表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發達程度的宮廷禮制已經形成,對於探索中國文明的淵源具有重大的標尺性意義。」許宏說,「這裡就是『最早的中國』。」江山早已留勝跡

只待我輩復登臨生活在二里頭遺址所在地的村民,以極高的熱情守護著這塊土地。如今,這裡終於等來了「大事件」——二里頭遺址博物館興建,這讓鄉親們很興奮。作為國家「十三五」期間重大文化工程,目前,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全面開工在即。「展品主要來自二里頭遺址58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二里頭文化區內重要遺址出土遺物等。」洛陽市文物局局長余傑說,博物館計劃於2019年建成,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和展示利用示範區。

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上說,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會讓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活起來」,闡釋早期中國形成歷程,讓公眾更好地認知、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歷史。

這裡的村民對遺址博物館的建設充滿了期待,期待3500多年前的繁華再次出現在這個洛河邊的小村落。戳視頻▼了解更多關於二里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