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0

以『回放』的形式來看中華文明形成過程,『西來說』完全站不住腳


2020年1月06日 - c20小編 柱下史 
   
柱下史

自18世紀以來,西方世界有一個論調就是『世界文明起源一元論』和『中華文明西來說』,如法國學者約瑟夫、波提埃等認為中國文化來源於埃及或巴比倫。20世紀前期曾到中國參與考古的瑞典學者安特生則根據仰韶遺址的彩陶,認為中國文化源自西亞兩河流域與南歐。『中華文明西來說』的總體論調就是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飼養業等這種重大的文化革命,只是一次在一個地方發生,之後考遷徙和文化擴散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而中華文明則是西方文明播撒的結果。

以禾木科農業和家畜飼養業為基礎的新石器時代革命這樣一個複雜的綜合體,在舊大陸上只是一次在一個地方發生的,這個綜合體基本上依靠遷徙和文化擴散而從那裡傳播開來;作為舊大陸各種文明之基礎的重大文化成分,都是源出於大約七千年前近東作出的改進,而不是起源於歐洲、亞洲和北非許多地區獨立的散見的天才火花;

------列·謝·瓦西里耶夫,《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在上世紀,中國的考古學才剛剛起步,並沒有建立起來完整的考古學文化譜系,所以對於國際上出現的『中華文明西來說』的論斷,並沒有說服力證據來反駁。但隨著中國考古學體系的完善,自成一系的中華文明脈絡清晰而又完整,如果把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以『回放』的形式來回看的話,你會發現中華文明的起源,完全不是西來的,她有著很強的原生性。

本文就把時間線放長到10000年前,從考古學角度,用6張圖、以『回放』的形式來看中華文明形成的過程,結合考古學中揭示的農業起源的證據,淺談中華文明形成的過程。

世界三大原生農業體系,中國粟、稻二元農業體系原生性極強

原生農業的革命催生文明的誕生

在距今10000年左右,世界各地大致誕生了三中體系完全不同的原生農業體系,而且都很有地域特點,他們分別是位於西亞兩河流域的麥本農業體系、位於東亞大陸黃河流域的旱地粟作農業、長江流域的稻本水作農業以及位於中南美洲的玉米農業體系(見上圖)。由此可見,新石器文化早期,中國的旱作、水作二元農業體系完全區別西方的麥本農業,而西亞馴化的小麥到距今四千年前才傳入中國,此時中國已經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了,世界原生文明的誕生幾乎都建立在農業文明的革命之上,農業文明的革命正是社會發展的經濟基礎,所以從農業文明的誕生角度來看,就可以基本否定中華文明西來說了。



  

在距今10000年左右,中國南北方諸多遺址都出土了碳化的粟、稻實物,以及大量的粟稻類糧食脫殼工具

從考古上看,至少在距今10000年左右,中國二元農業體系就已經形成。如北方的東胡林遺址、李家溝遺址柿子灘遺址等都發現了石磨盤、石磨棒等粟黍類糧食脫殼工具,這些粟作農業的糧食加工工具在側面反映出當時的華北地區已經有了較為一致的農業糧食作物。尤其的近些年的在東胡林和磁山遺址發現的炭化粟粒,則實證了這個時期的古代先民已經開始從事種植粟和黍的旱作農業生產了。

南方以稻本為主的水作農業也基本上是在距今10000年左右就起步了,迄今為止華南地區至少有4個遺址發現了10000年前的稻穀遺存(見上圖),淮河流域距今9000年的賈湖遺址、長江下游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遺址,都也發現了大量的碳化稻穀遺存。可見中國南北的旱作、水作二元農業體系的形成是具有自己完整的演變過程的,即便在距今4000年左右小麥的傳入了中國,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結構,但這種中國原生的粟、稻二元飲食結構也一直在整個古代史中占主導的地位。

以農業文明為根基的區域文化大發展

黃河、長江、遼河三大區系文化雛形初備

農業文明的大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本土的新石器文化的發展。在距今8000多年前,南方以稻作農業為基礎,形成了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的區系文化,尤其是長江下游區域,在此後的一千年里,一直有著強勢的表現。而北方的以粟作農業為基礎,形成了以西遼河為中心的區系文化,典型遺址如興隆哇遺址,浮選出了距今7650年的的炭化粟和黍,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小米實物遺存之一。而興隆窪文化則引領了這一區域的發展,並在之後的紅山文化時期達到了區域文化發展的巔峰,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農業文化大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仰韶時代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穩定發展期

黃河流域尤其是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其在新石器早期成為了旱作農業和水作農業的交匯地帶,這種二元混作的農業模式得益於中原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稻作與粟作農業在此交匯,大大增強了該區域抗天災的能力,旱澇保豐收的農業模式,為中原區的文化發展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所以從7000-9000年的裴李崗文化、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4000-5000年的中原龍山文化,以及3000-4000年前的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和殷墟文化,中原區在新石器時代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強勢的文化類型誕生,延續幾千年不中斷,這背後除了有地緣格局的影響,其農業模式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龍山時代前後,風光一時的良渚、紅山文化消退,中原區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漸漸起勢

文化發展質變的結果:核心文化的形成

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這幾千年時間裡,中國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依託各自的地理優勢和農業基礎,都進入了穩定的發展階段。因而出現了區域特徵明顯且穩定的文化類型,如上圖,在距今4000-5000年,長江下游的崧澤—良渚文化進入蓬勃發展期,並在良渚文化時代達到了相當高的高度,進入了古國文明階段。

長江中游、中原、山東半島周邊、西遼河流域的情況與此類似,也都經歷了一個穩定並且向上發展的時期,經過仰韶時代近千年的積累,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這些區域在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夏王朝時期,也應該出現自己的文明和王國,但在距今大約4300左右,受環境等相關因素影響,除了中原區外,包括良渚、紅山文化在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紛紛衰落甚至消亡,除了中原之外的區域文化進入了停滯期,而之後中原夏、商文化的崛起並向四方擴張,又打亂了長江、西遼河流域一帶正常的發展秩序,使該地區最終失去了獨立進入文明的機會,中華文明由多元變為一體,由萬邦林立的邦國時代,進入了月明星稀的王朝時代。



  

眾星捧月的二里頭時代,使中國第一次有了核心影響力的文化,二里頭文化開始強勢地向四方播撒文化影響力

龍山時代各地城邦並起,中華大地還沒有形成一個具有絕對影響力的核心文化,各個文化之間差距不是太大,而到了二里頭時代,情況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時候源於內亞的小麥、青銅等因素加速了二里頭文化的質變,於是五穀齊備、青銅文化升級革新的二里頭文化開始強勢發展並形成了『眾星捧月』之勢,中華文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二里頭文化成為了中華文明總進程的引領者,這與歷史記載中王朝時代的開啟頗為一致,西方文化的對中國王朝時代的開啟只是一個導火線的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本質上還是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質變引起的,是內在的原因決定的。

由此可見,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還是很清晰的,有著獨具特色的『粟、稻』二元農業體系,這種原生的農業文明,與西方的麥本農業幾乎同時起源且有著很明顯的區別。否定中華文明西來說,並不是否定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不受西方影響,東西方文化都是相互影響的,世界是流動的世界,中華文明形成之初不是西方文明播撒的結果,但形成過程中不排除受西方的影響,如源於內亞的小麥等糧食作物、青銅文化的東漸等,都影響了中華文明的進程。但中華文明總體上是本土催生的文明,有著自成一體的發展序列以及很強的原生性。『中華文明西來』與『中華文明受西方影響』是兩個概念,東西方文明相互影響,但總體上各成體系,並沒有派生或子母關係。

農業的革新是中華文明發展的基礎,因而在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之後,中華大地依託稻作農業和粟作農業形成了一南一北兩大文化區系,隨著區域文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碰撞加劇,在『粟、稻』交匯之處的中原地區又形成了更為強勁的王朝文明。中華文明本質上是在農業文明基礎之上誕生的原生性很強的區域文明,因此『中華文明西來說』從各個方面都說不通。

參考資料

趙志軍,《南稻北粟:中國農業起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第1713期;

侯毅,《從最近的考古發現看北方粟作農業的起源問題》,北方文物,2007年第二期;

李伯謙,《長江流域文明的進程》,考古與文物,1997年;

韓建業,《最早中國:多元一體早期中國的形成》,《中原文物》2019年05期;

文中新石器時代遺址及文化的分布圖的繪製部分參考了許宏《最早的中國》及韓建業《最早中國:多元一體早期中國的形成》;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