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這座小城裡不起眼的神廟,守護著伊朗的過去


2020年1月08日 - c18小編 讀史 
   
讀史

文:伊斯哈克(讀史專欄作者)

波斯美女和裝飾精美的清真寺絕對是伊朗的最佳名片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誕生過居魯士、大流士這樣的英雄豪傑。

提到伊朗,氣質獨特的波斯美女、美輪美奐的清真寺立刻就會出現在大家的腦海中。如今它更是以豐富的石油資源、既封閉又神秘的國內局勢而被世人所熟知。

現在的中東政治波譎雲詭,伊朗更是成為了不少人眼中的火藥桶。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伊朗根本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伊斯蘭教國家:伊朗境內存在著基督教、猶太教、巴哈伊教等等其他宗教,其中還保留著伊朗本土誕生的瑣羅亞斯德教,也就是國人所熟知的拜火教或明教。

在伊朗的腹地,乾燥的沙漠和群山之中,就坐落著這麼一座城市——亞茲德。亞茲德的沙漠氣候炎熱。它是伊朗最乾燥的省會城市之一,年降水量僅為49毫米,每年降水的天數不過二十幾天,夏季溫度經常超過40攝氏度。即使在夏季的夜裡,也十分難熬。

而在亞茲德則供奉著古老的瑣羅亞斯德教派的聖火,也就是金庸先生小說中提到過的——明教聖火。

亞茲德位於伊朗中部,在高原和沙漠之間



  

瑣羅亞斯德教曾盛行於伊朗地區,一度成為波斯文明的代表,其傳播甚遠,東至我國的新疆甚至陝西,向西則傳到了土耳其一代,據說「光明和黑暗二元論」就是由瑣羅亞斯德教首創的,這個概念的來源是取自伊朗農耕民族和來自中亞遊牧民族之間的對抗。

今天的瑣羅亞斯德教雖然趨於式微,但仍有數萬信徒散居在亞茲德一帶,市內邊陲的拜火教神廟是其中一處仍然具有宗教作用的地方,廟內保存著「聖火」,據說從公元470年開始已經連續燒了1500多年不滅,不過中間曾數度搬遷,現今的火神廟建於1934年,建造它的資金由印度帕西人的瑣羅亞斯德教協會提供。

神廟建造的年頭雖然不長,但保留了古代波斯建築的風格

公元六世紀,阿拉伯人占領了伊朗,並且開始推行伊斯蘭教,曾經作為國教的拜火教式微,波斯國王在逃難中被磨坊主刺死。而拜火教大祭司冒死帶領著聖火逃過了層層關卡,最終將火種保存下來。

這座位於亞茲德的神廟供奉著Atash Bahram,意為「勝利之火」。「勝利之火」是瑣羅亞斯德教中最高無尚的聖火,在世上只有九個聖火源,其中一個便供奉於亞茲德火神廟內,其他八個聖火源則在印度。聖火即為瑣羅亞斯德教中主神阿胡拉·馬茲達的象徵。

根據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聖火由16種不同來源組成,包括閃電。

在祭司們的照料下歷經千年仍熊熊燃燒的聖火

火神廟由印度建築師設計,採用古老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築風格,以磚砌建築為主體,與印度的火神廟相似。火神廟周圍環繞著種有果樹的花園。在寺廟的前門上則嵌有阿胡拉馬茲達神的翅膀。

「阿胡拉·馬茲達」是拜火教所信奉的主神,也是「光明之神」

阿胡拉·馬茲達的形象包含著多種含義:向上伸的手代表對神的祈禱和感恩;年長的面孔表示要對賢哲諮詢,不斷學習;握著金環的左手代表要遵守誓言和承諾,據說婚戒就來源於此。

兩邊的翅膀代表著善意,善言和善行。我們的善意、善言善行越多,代表雙翅越強大,騰飛的越高。

套在身上的圓環代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我們做得好,我們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反之若做了壞事,到頭來就會得到惡果。

這個符號對於瑣羅亞斯德教信徒來說非常神聖

拜火教神廟並不位於城市中心,但往來遊客仍絡繹不絕,他們中不乏從伊朗其他城市甚至是從別的國家趕來,其中有的是信徒,更多的則是想一睹不滅聖火的風采。

從清晨到日暮,都有遊客前來遊覽。



  

只有瑣羅亞斯德教徒才能進入放置聖火的房間。非瑣羅亞斯德教徒只能從玻璃室外看。

神廟的祭司正在調整火焰

在神廟旁的一間房子內有著貢品台

除了拜火教的神廟以外,城郊還有一個拜火教實行天葬的地方。拜火教徒認為,屍體太骯髒,火葬會污染了火,水葬會污染了水,土葬會污染大地,於是他們採取一種最自然的方式,完成生命的輪迴,那就是天葬。

在走上山之前,要先經過一個古村,已經沒有人居住,但建築風貌猶存,都是非常具有中東特色的土房子,記載著歷史的滄桑。

其實亞茲德本身就是一座非常多元化的老城:坎兒井、風塔、清真寺、老城區,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難以複製的特色城市。

除了拜火教神廟外,亞茲德也有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遠處聚禮清真寺的宣禮塔和近處造型獨特用來避暑的風塔相輝映

如今的瑣羅亞斯德教早已不如鼎盛時期那般具有影響力,亞茲德是伊朗最後一個拜火教城市據點,但其實在伊朗以外的國家,伊拉克、印度等地仍然分布著數十萬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甚至瑣羅亞斯德教在某些地區有望取得主導地位。

但亞茲德的教徒們卻不再追求昔日的輝煌,他們今天生活在多宗教和諧共處的環境中,周邊的局勢已經不再如千年前那般腥風血雨,崇拜「火」的古老宗教在這座乾旱的「火城」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