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深山「面壁人」:與古人對話


2020年5月10日 - c18小編 煙臺網絡電視 
   
煙臺網絡電視

新華社銀川5月10日電(記者趙倩、馬思嘉)夏風拂過重巒,須彌山上的遊客已穿上短袖、撐起陽傘,而山間陰冷石窟內,7名壁畫修復專家白大褂下還套棉服、戴護膝,頭燈照亮千百年前的壁畫一角。

「呀,這下面有花紋!」「小心一點,慢慢來。」千年佛像身後的牆壁上原本一片黑,60歲的王民權用藥棉蘸著特殊溶液,一點點按壓清理,終於看見石壁上原先繁複精美的花紋,連忙告訴69歲的老師傅王曉生。其餘幾人也放下手中棉簽、針筒、小灰刀等工具,湊上前去。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位於中國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石窟始鑿於北魏晚期,距今有1500多年歷史,現存162個大小石窟1000餘尊造像,以及185.47平方米壁畫。因自然風化和人為損壞,壁畫出現了起甲、脫落等病害。今年4月,這些壁畫迎來自清朝以來的首次大規模搶救性修復。

王民權用蘸著特殊溶液的棉簽清潔壁畫表面灰塵及污垢。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花了20幾天,用掉幾十包棉簽,才把佛像後的花紋清理出來。看到花紋全貌時,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太美了。」王民權說,清理時,棉簽要順著花紋走勢滾動,心要沉,手要穩,需要超強耐心。

需要耐心,更需要耐力。壁畫修復者們長年累月浸在石窟中,即便60多歲還要爬高走低,在不能搭腳手架的地方,還得像登山者那樣腰間拴著繩索爬到幾十米高的石像上。因時常需要保持同一個姿勢許久,這些人普遍患有老寒腿、頸椎病等「職業病」。在石窟里待兩個小時,他們便要去屋外曬一會兒太陽,喝幾口熱茶,驅除滲骨寒意。



  

4月27日,文物修復專家在寧夏須彌山石窟圓光寺48號窟內修複壁畫。

在此次須彌山壁畫修復團隊中,40歲的王喜榮是最年輕的。受父親王曉生和祖父影響,他二十幾歲便入行。來須彌山前,他將北京文物專家整理出的200多頁壁畫病害種類反覆研讀了好幾遍。戴著頭燈,站在近3米高的腳手架上,王喜榮屏住呼吸,觀察石壁上佛像胸前裂紋,隨後小心地將針筒中的高分子材料注入裂縫,進行加固。

「年輕時性子急,憑著對文物的一腔熱愛堅持了下來。修了十幾年壁畫,一次次被古代匠人的手藝和耐心震撼,在不斷追尋那種境界的過程中,性子漸漸磨平了。」王喜榮說。這些年他跟著父親東奔西走,修復過甘肅省天水伏羲廟的九龍壁、陝西省的倉頡廟壁畫、山西省玉皇閣等,收了不少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做「徒弟」,但沒有一個能堅持下來。

文物修復專家在寧夏須彌山石窟圓光寺48號窟內修複壁畫。

「能堅持下來的人,都是出於對文物發自內心的熱愛。」王曉生說。



  

古壁畫多藏於深山,若要修復,少則耗時月余,多則五年、十年,甚至一生之久。王喜榮至今記得,為了修復山西玉皇閣附近一座野山破廟裡的壁畫,他過了一個多月的「野人」生活。「山上沒水,自己從幾公里外的鎮上買了提上山,臉都捨不得洗一下。吃飯也是方便麵、麵包那些,真是與世隔絕。」他說。

「看到自己修復的壁畫得到專家的認可,讓後世能欣賞到先人的作品,就覺得一切付出都值了。」王喜榮說。

不會玩手機,除了修壁畫外不知從何聊起,晚間娛樂無非是讀書、拉二胡、唱秦腔、練習書畫——長年「與世隔絕」的工作讓這7名「面壁人」的生活似乎脫離了現代。然而,在壁畫修復上,他們卻與時俱進,堅持學習。

「每次出去修壁畫,都會和其他師傅交流學習,讓自己修復的壁畫不斷逼近古代匠人的創作。」王喜榮說,多年來他已養成每晚睡前閱讀專業書籍的習慣,希望能將最新材料、技術用於修復工作中。「去敦煌修壁畫是我的理想。」他說。

王喜榮祖孫4代都投身於壁畫修復工作,但他卻並不執著於讓自己上高三的兒子也從事這項事業。「熱愛,才是做好一件事的最大動力。雖然現在願意從事這行的人很少,但我相信,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總有人會因熱愛選擇這份事業。」他說。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