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歷史上真實的和珅到底是什麼樣?


2020年8月11日 - 歷史小編 奧小捷讀曆史 
   

前言:

和坤是清史上無法回避的重要歷史人物,以和坤為題材的歷史劇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在這些影視劇中,和坤要麼是一個不學無術、奸猾狡詐的無賴小人,要麼是一個屢遭劉墉、紀曉嵐等人嘲笑和愚弄的笨蛋。作為文藝作品,為了追求藝術形象的典型性,運用誇張、虛構等戲說手法尚可理解。

令人遺憾的是,在素以傳播科學歷史知識為己任的一些歷史教材中,說和坤也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巨貪。在我看來,這種社會歷史教育太過於絕對化、簡單化和片面化,有違歷史真實。有鑒於此,將為各位讀者解讀歷史上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的,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他的功過是非。

和珅的生平

和坤,字致齋,姓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賜死於嘉慶四年(1799年)。和坤的家世雖不顯赫,但也是軍功之家,其五始祖尼牙哈納巴圖魯因戰功被授予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其父除承襲世職以外,還兼任過八旗副都統、都統。所以,和坤從小就有機會入鹹安宮官學讀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成為官學生中的佼佼者。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頗為自負的和坤應鄉試落第。次年,他承襲其父世職入鑾儀衛,成了皇帝轎前的執事人。三年後,補缺三等侍衛,從而踏上了入仕起家的跳板。乾隆四十年(1779年),和坤開始了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升遷。數年之內,位至軍機大臣、大學士,還先後兼任、擔任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內務府總管大臣、九門提督、領侍衛內大臣、滿洲都統等要職,封一等忠襄公,位極人臣,秉權長達二十餘年。

和珅的快速崛起與其個人能力密不可分

和珅的迅速崛起和長期擅政,當然離不開出身、機遇等客觀因素,但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其突出的個人才能。

第一:承旨書諭,辦理秩如

和坤博聞強記、聰明靈活、才思敏捷,不但精通四書五經和漢、滿、蒙、藏等多種語言文字,而且掌握了為人鮮知的西域秘咒,這就使他在承旨書諭、特別是在處理邊疆政事方面顯得高人一籌、遊刃有餘。對此,乾隆帝曾在《禦制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贊揚道: “大學士、三等忠襄伯和坤,國家用武,帷幄絲綸, 事殊四朝。清文、漢文、蒙古、西番頗通大義。惟和坤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勒老書旨,見稱能事。”

第二:奉命懲貪,有功朝廷

乾隆後期,貪汙大案頻發,和坤參與了許多案件的調查取證和擬處工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雲貴總督李侍堯的貪汙案事發,乾隆命和坤處理此事。和坤一到雲南,即對李侍堯及其仆人進行突擊審訊,查出了許多證據,並疏奏雲南吏治廢弛、府州縣多虧空等情形,回京後又對西南邊疆的設關、鹽務、錢法、邊防等問題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事後,乾隆帝授其禦前大臣,補鑲藍旗都統,並將愛女十公主賜婚和坤之子。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山東巡撫國泰、布政使於易簡的貪縱營私案發,和坤、劉墉奉旨查辦。經過詳查,他們弄清了山東省各個州縣虧空銀兩的具體數目和原因。結果,國泰、於易簡被賜自盡,山東的統治秩序保持了穩定。對此,乾隆帝非常滿意,和坤加太子太保,充經筵講官。

第三:對外交往,有禮有節

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英使馬嘎爾尼率團訪華,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市場。作為清廷的首席代表,與其他官員的妄自尊大、傲慢無禮相比,和坤則表現得既彬彬有禮又不失原則。關於覲見禮之爭,清方要求行三跪九叩之禮,而英方堅持單腿跪地,一只手輕握皇帝之手,以嘴吻之。為了說服馬嘎爾尼,和坤談古論今,並援引荷蘭、葡萄牙貢使覲見順治帝行三跪九叩禮之先例。

由於雙方互不相讓,最後達成了單腿跪地但不吻手的折中方案。隨後,在中英談判中,馬嘎爾尼提出了增加通商口岸、占據海島、減免進口稅、傳教等無視中國主權的要求,都被和坤斷然拒絕。為了盡早送走馬嘎爾尼使團,和坤初以天氣太冷、河將上凍不利返航為由委婉地逐客,無果,又徑直將乾隆回英王的國書送至英國使團駐地。這樣,馬嘎爾尼使團才不得不啟程返航。

斯當東在《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一書中說,和坤“自始至終殷勤地盡到招待責任,體現出一位有經驗的廷臣的禮貌和上等教養”;和坤“態度和藹可親,認識尖銳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第四:詩畫俱佳,深得聖眷

乾隆酷愛詩、書、畫,往往是觸興吟詩、揮毫潑墨。故此,乾隆帝的侍臣大都文采出眾,工於詩文、書畫。《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紀昀、吏部尚書劉墉如是,和坤也不例外。和坤擅長詩畫,其詩作《嘉樂堂詩集》在嘉慶年間刻印,收詩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既有人仕之前的詩作,如《遊西山》、《寶珠洞》等,也有與劉墉等同僚的唱和, 還有奉敕、應制之作,如《奉敕敬題顧愷之“洛神賦 “畫卷》等。

詩言志,和坤的詩反映了科舉落地的悵快,春風得意的豪放,欣賞古畫的心得,老來喪子、喪弟、喪妻的肝腸寸斷,以及獄中的對月傷懷和臨死時的大徹大悟、四大皆空。和坤的繪畫顯不及詩文,少有傳世之作。但據清史學家王鐘翰所言,和紳曾在棉布上“作山水小橫披一幀”,由當年王先生的老師洪業先生收藏。

和珅為官處事不光彩的一面使他走向末路

由於專制皇權的歷史土壤,和坤的為官處世顯有極不光彩的一面,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揣摩上意,見風使舵。
和坤崛起之時,適值乾隆後期,此時的乾隆越來越陶醉於太平盛世之中,喜聽美言而難容諍言,這就使和坤機敏靈活、善解人意的一面逐漸轉變為察言觀色、揣摩上意的奴性。例如,雲貴總督李侍堯犯貪依例當斬,但經辦此案的和坤在察覺乾隆並不想置李侍堯於死地後,遂不顧朝野上下的巨大輿論壓力,做出了斬監候的擬處,頗合乾隆的心意。

其次,攬功諉過,文過飾非。
和坤雖詩文書畫俱佳,但領兵征伐實非其長。乾隆四十六年,甘肅回民起義爆發,蘭州岌岌可危。乾隆帝急令和坤為欽差大臣,前往平叛。為防萬一,乾隆還命海蘭察等馳往蘭州。毫無作戰經驗的和砷,既怕先至先戰,又恐落他軍之後,故行軍遲緩,結果被海蘭察搶去頭功。

妒意難消的和坤急於挽回面子,不等各路軍馬到齊即貿然發起攻擊,不料暗中埋伏,損失慘重。作為主帥,和坤不但不反思自己的決策失誤,反而諉過眾將,並在疏奏中詆毀海蘭察“不察賊形,希圖僥幸”。於是,將帥關系急劇惡化,和坤 “每發一議,眾輒沮之”,乾隆不得已令其回京。

再次,以權謀私,貪婪無厭。
和坤跌倒以後,關於其家產的數目說法懸殊不一。薛福成在《庸庵筆 記》中估計有2.3億兩白銀;蕭一山的《清代通史》 引《清朝野史大觀》中的材料,認為和坤的家財不下8億兩白銀。但據步軍統領、定親王綿恩的奏折,和坤家產計有黃金33551兩、白銀3014095兩、當鋪12座、取租房1001間、取租地1266頃。此外,還有生活用房、花園、和陵及古玩珍寶。

毫無疑問,和坤的確是一個大貪官。但是,若仔細分析,和坤家產並非全是受賄、擅取和私吞等貪汙所得,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放債,出租土地、房屋,經營當鋪、錢店、店鋪,開煤窯等經商方式獲得,而他的經商又是憑借其官職和權力,官商的色彩十分濃重。

總結:

和坤集多重角色於一身,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歷史人物,他的變化多側面地反映了清朝中後期的歷史現實。今天,我們與其痛斥乃至醜化和坤,還不如深究造就和坤的歷史土壤。

參考資料:《清代通史》、《四庫全書》

特別說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通知刪除;未經作者許可,不得隨意轉載;

感謝您的閱讀、請幫我收藏、點贊和分享;還有關注我@奧小捷讀歷史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