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0

長三角創新機構100強發布,上海第一梯隊機構最多,江蘇總數第一


2020年11月20日 - c20小編 上觀新聞 
   
上觀新聞

今天舉行的全球創新戰略與科技人才政策國際研討會暨上海科技管理幹部學院建院40周年專家座談會上,上海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上海技術交易所、科睿唯安、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中心聯合發布了《2020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研究報告》,上海科技政策研究所所長楊耀武研究員代表課題組對報告進行了解讀。入選「2020長三角創新機構100強(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上海機構有32家,江蘇有41家,浙江有19家,安徽有8家。屬於第一梯隊的創新機構有25家,上海機構占10席,排名榜首。

《2020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研究報告》對長三角三省一市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整體情況做了系統梳理,對創新產出——專利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發現創新實力較強的機構,並從發明數量、發明質量、影響力、協同創新、全球化等5個維度出發做出評估。

據楊耀武介紹,這份報告以獨立法人為單位,以截至2019年底該單位在德溫特資料庫所使用的專利申請人名稱為準;單位所屬基地平台或分支機構(地方分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進行統一歸併,形成800餘家研究對象名單;再通過近5年(2015—2019年)的專利發明總量指標,以200件專利發明總量為門檻值,形成205家機構備選名單;在此基礎上,經測算確定入選名單。

「2020長三角創新機構100強(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分為4個梯隊。上海有10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入選第一梯隊,江蘇有9家,浙江有3家,安徽有3家;上海有7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入選第二梯隊,江蘇有14家,浙江有2家,安徽有2家;上海有9家入選第三梯隊,江蘇有8家,浙江有6家,安徽有2家;上海有6家入選第四梯隊,江蘇有10家,浙江有8家,安徽有1家。

從發明總量維度看,近5年(2015—2019年)發明專利申請總量10000件以上的機構有3家,依次是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四至第十的依次是:浙江工業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河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發明總量排名前十的機構都是高校,其中80%屬於第一梯隊,20%屬於第二梯隊。

雖然總量上不如高校,但從發明質量維度看,科研機構的發明專利授權情況整體上優於高校。在「發明專利授權率」這一指標排名中,科研機構在前20名中占14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授權專利存活率」也是評價發明質量的一個指標。2015—2016年「授權專利存活率」排名中,科研機構在前30名中占據多達26席,排名前12位的均為科研機構,高校中表現最好的僅排在第13位。排名前十的機構中,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屬研究所各有4家,表現出很高的發明質量。



  

從全球化維度看,科研機構在全球創新重點區域的專利布局同樣表現出優勢。入選100強的高校歐、美、日專利累計加總占比為0.9%,科研機構為1.5%。在這項指標中,排名第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歐、美、日專利累計加總占比達到16.3%,遠遠超過整體均值水平。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為基準值100分,得分80以上、表現優秀的機構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其餘機構得分都在60分以下,表現一般。這表明,全球創新重點區域的專利布局是長三角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一塊短板。

在「歐、美、日專利累計加總」指標排名中,前十位的機構都屬於第一梯隊,依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礦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江南大學。其中的6家科研機構全部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所,其積極開展專利全球化布局的做法,值得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借鑑。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