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1

一家人的朝聖之旅


2018年10月27日 - c21小編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導演: 松太加

文 | Cora

編 | parallel

松太加導演的第三部長片、朝聖題材的《阿拉姜色》在10月26日於內地院線上映。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阿拉姜色》從十三部競賽影片中脫穎而出,拿下評委會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

提到藏族朝聖題材,去年,張揚執導的《岡仁波齊》曾掀起一股觀影熱潮,張揚鏡頭下那場關於信仰的朝聖之旅令無數觀眾感動不已。張揚跟隨著一組真實的朝聖隊伍拍攝,從一個較為宏觀的和全面的角度了解磕長頭的文化宗教意義。雖然張揚對藏區的風土人情有著深入的了解和情感,在拍攝過程中儘量克服獵奇式的描繪,與以萬瑪才旦、松太加為代表的一系列藏族導演相比,成長於北京的張揚無法完全避免「他者」、「局外人」的視角:沒有一個藏族原生家庭,對藏文化的理解(至少在初期)只能是自外向里的。

《岡仁波齊》

來自青海安多藏區的松太加是土生土長的藏民,執起導筒前曾擔任萬瑪才旦「故鄉三部曲」中擔任攝影師。他的前兩部作品《太陽總在左邊》與《河》均收穫了不俗的口碑,與萬瑪才旦一起被看作是第一代藏族獨立電影人中的領軍人物。與《岡仁波齊》相比,松太加的作品更專注於對家庭的觀察,聚焦小格局,藉助電影講述在他生長的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呈現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阿拉姜色》切入點非常小,以一個小家庭的視覺展開,講彼此心存芥蒂的一家人因為一次突然啟程的漫長旅途、走向了彼此靈與肉的不同彼岸的故事。男主角羅爾基由藏族歌手容中爾甲跨界出演,這是他首次觸電大銀幕,女主角俄瑪由尼瑪頌宋出演,小男孩諾爾吾由素人小演員賽卻加出演。值得一提的是,松太加挑選小演員的出眾眼光亦為人所津津樂道,《河》中的小姑娘由當時只有五歲的央金拉姆出演,她極富靈氣、真摯樸素的表演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松太加似乎總能精準地發掘出小朋友的閃光點。

《河》中有靈氣的小演員央金拉姆

片名阿拉姜色為藏語音譯,取自一首藏族民歌,意思是」請您幹了這杯美酒」。片名與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戲關係密切:俄瑪獨自上路三個月後,羅爾基和諾爾吾最終確定加入,一家三口一起踏上了征程,那夜他們在篝火邊喝酒唱歌。雖呈現一派祥和氣氛,彼此仍存在著諸多心理障礙與情感隔閡:俄瑪不敢對羅爾基坦白自己朝聖之旅的真實目的,羅爾基想到俄瑪的病難免心情沉重,諾爾吾對母親和繼父均懷有怨念。然而,三人既複雜又矛盾的心理暫時退居次位,那個夜晚,爽朗歌聲、豪邁飲酒和壯闊風光顯然更重要。

劇中角色的表情都十分克制,面部表情沒有較大的變化,但畫影之間可見西寧流淌的情感,最打動人的是人物情感上敏感和細微的改變。影片以俄瑪的夢醒時的啜泣鏡頭為開始,她神情慌張,讓羅爾基去準備煨桑(藏族祭祀儀式的一部分)。大多數觀眾對這一宗教儀式一無所知,即便了解煨桑與往生有關,依舊不知道過世的人是誰、要紀念誰,影片中如此這般的情節比比皆是:俄瑪為什麼突然決定去拉薩朝聖?為什麼走之前要去看許久未見的孩子?兒子為什麼不跟她住、甚至躲著不見她?觀眾心中先是充滿了問號,等著緩緩道來的劇情將其一個個打開,雖然只是個家庭故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前夫病逝後,俄瑪改嫁。雖與羅爾基相處和睦,心裡始終放不下前夫;另一方面又因為照顧羅爾基的感受,選擇將和前夫的孩子諾爾吾交給祖父母。不同於大多數兒童角色或天真或單純等常見人設,年幼的諾爾吾也算經歷了人生百態時間的冷暖(生父病逝、母親改嫁、繼父不接納、祖父母和舅舅不友善),他總是眼神冰冷,面部表情僵硬,給人以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在家感受不到親情,在學校無法融入同齡人的圈子,儘管身邊圍繞著他人,孤獨始終在內心深處,無法解開的心結使得小小年紀的諾爾吾悶悶不樂,整天心事重重。

這個藏族家庭故事極具有普世價值,親人間纏繞的情感、因牽絆而生的矛盾,以及對理解彼此、甚至達成和解的嘗試。宗教儀式不只面向神靈,在本片中更多是私密情感的表達方式,通過叩問信仰完成夙願。

一場噩夢、一張病例通知書,促使俄瑪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拉薩的朝聖之旅,「磕長頭」不為祈願康復,她已經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她不願意到大醫院去治療,其實在片中她曾提到前夫死前身上插滿了管子,因而她不想接受過度醫療,某種程度上這一衝突也體現了在外來的現代性觀念的衝擊下,藏區人民需要面對的現實抉擇與挑戰。



  

在剩下為數不多的時間裡,俄瑪希望能實現當初與前夫一道許下的約定,這個心中塵封已久的秘密,卻是不可對羅爾基道明。頗為關鍵的是朝聖主體的悄然轉換,從對神的崇拜的宗教儀式變為對個人情感的釋懷之旅,宗教不是這個故事想傳達的最終主題,影片的核心是借宗教文化的外殼來剖析人性,理解愛的方方面面,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對人物心理和故事細節細膩的刻畫,例如,羅爾基拿著俄瑪和前夫的合照,讓廟裡的和尚幫忙超度他們。不知三人之間微妙關係的和尚隨口一說:「這對夫妻一同過世,也是一件幸事。」

松太加沒有選擇特寫鏡頭來呈現羅爾基內心的五味雜陳,而是用中鏡頭從側面拍羅爾基,觀眾看到他軀體的局促不安和瞬間僵硬,從中感受到他內心翻滾的嫉妒之情。接下來的一幕更是凸顯了羅爾基的複雜情愫,他把兩人的合照糊上牆,正要轉身離開,又折回將她前夫那部分撕下,貼到牆的另一側,而那之後諾爾吾將照片黏合。每個動作都是複雜的、劇烈的內心鬥爭的結果,這或許就是影片想最想傳達的:人的選擇離不開自身對愛和信仰的理解,愛可以是隱忍,可以是憤怒,可以是接納,可以是嫉妒,而且,愛可以跨越生死。這是一部極具地域風情的電影,但其中關於愛的討論無疑是普世的。

以豆瓣上看到的一句短評結尾,宗教給她死的勇氣;信仰給他生的希望。《阿拉姜色》講述了一個關於宗教信仰的故事,其中源源不斷地流淌著愛的力量。

—FIN—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請為深焦口碑榜投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