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攻下長安後不直接稱帝,跟西秦霸王薛舉有關系嗎?》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施暴政,貪圖享樂,導致群雄並起,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都想奪得天下的霸主,最後李淵率先攻破長安城,成就了千秋霸業。但李淵初入長安時,並沒有立即稱帝,他先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皇帝,自己則以輔政的名義把控朝政。 為什麼李淵不直接稱帝呢? 1、忠君的道德觀念所影響 儒家有雲,君為臣綱,意思做臣子的要完全服從皇帝。也就是說臣子必須忠於皇帝,忠於國家,這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政治道德,也是君主控制臣子的一條重要准則,臣子一旦違抗皇命,那麼就會遭受輿論的譴責。 如果過早的稱帝,就在道德上站不住腳,這種道德觀念對竇建德這種江湖草莽其實還好,但是對李淵這種大隋官員還是很有影響的。古人講究名正言順,一旦道德上不能讓人接受,就等於人為的增加成功難度。因此哪怕天時地利,但是人不和也會很難成功,因為大家都不信服,就說永樂帝朱棣哪怕他的功績再高也沒用,直到現在我們都說他是篡位,因為名不正言不順,人們的思維裏他根本就不是合法的正統皇帝。 據《資治通鑒》記載:唐公舉義兵,匡帝室。 所以李淵占據長安,擁立代王楊侑做皇帝,推楊廣為太上皇,他沒有公開推翻隋朝他還是隋朝的大臣,如果此時稱帝,無異於和那些還忠於隋朝的勢力決裂,這沒有必要。 2、避免自己成為眾矢之地 皇帝是秦始皇專門起的一個名詞,取自三皇五帝,代表著人世間最高的位置。那時的李淵不想稱帝,其實就是並不想率先成為各方群雄的矛盾焦點。他這麼做更多的是想先鏟除自己的競爭者,等到局勢穩定再登基稱帝,他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西秦霸王薛舉。 為什麼將西秦霸王專門提出來呢?很多人都只記得西楚霸王項羽,而薛舉聞所未聞,但是一提起薛舉,唐太宗李世民可是內心有點發怵的,因為在他心目中,薛舉是他戎馬生涯中最可怕的對手。 隋朝末年薛舉以甘肅蘭州為都城,建立了西秦國,稱自己為西秦霸王。據記載薛舉魁梧雄壯,驍勇善戰,並且還十分有錢,所以他很快就從一位百姓,一躍成為西秦國王。他這個強勁的對手,無疑給李淵平添了許多煩惱,於是李淵派遣李世民率軍攻打薛舉。原以為憑借先前勝利的鋒芒,能夠一舉攻破西秦國,結果沒有想到,李世民率領的軍隊不敵薛舉,節節敗退,只好退守城池,等待援軍。史書裏記載說,這時的李世民生病了,是自己的手下人無能,輕敵冒進。 “會王疾,臥屯不出,而舉數挑戰。行軍長史劉文靜、殷開山觀兵於高墌,恃眾不設備,舉兵掩其後,遂大敗,死者十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沒。王還京師,舉拔高墌,仁杲進逼寧州。” 但不管怎麼說李世民經歷了自己人生最大的一次失利,作為戰神的秦王,這一輩子打了多少惡仗,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都敗在自己的手下,只有這次的失敗讓他記憶深刻。初戰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薛舉拿下長安城的信心,於是他與部下整頓兵馬,並計劃三個月攻破長安。 可偏偏天不遂人願,就在出征的前夕,薛舉一病不起無法指揮軍隊作戰,沒有了薛舉掛帥的西秦國士兵,不敵李世民的軍隊,幾個月以後薛舉與西秦國就一起消失了,可謂是造化弄人啊。因此如果西秦霸王薛舉還在的話,後面是不是唐朝還真的不好說。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李淵不直接稱帝跟薛舉還真的有很大的關系。 李淵知道一旦自己稱帝,就代表要和所有的人拼個你死我活。這方面,李淵還是很低調的。據說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初給瓦崗李密寫的信就很低調,說自己沒有稱帝之心,如果李密有想法,他願意真心奉戴。 李淵率先攻入長安,不著急稱帝,以退為進,才是大智慧! 《李淵在攻下長安後不直接稱帝,跟西秦霸王薛舉有關系嗎?》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李淵在攻下長安後不直接稱帝,跟西秦霸王薛舉有關系嗎?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