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鞋底一樣的鎧甲,你見過嗎?_李自成_織物_明史》 原創 我在之前對李自成部隊的形象有過論述,認為普通士兵可能是頭戴白色氈帽,帽頂插著紅纓,或者插羽,身穿藍色的外衣,外著短身布面鐵甲或者紮甲。但是談遷的《國榷》在描寫汝州之戰中對李自成軍隊的裝束是有描述的“賊前鋒號三堵牆,其隊紅一白一黑,各七千二百人紉重布為甲,刃矢揮擊不得入,敢戰驟與,遇遂接刃,我軍卻陷泥淖中殺傷三四千”咱們先說一下這個三堵牆戰術。 “臨陣,列馬三萬,名三堵牆。前者返顧,後者殺之。戰久不勝,馬兵佯則誘官兵,步卒長槍三萬,擊刺如飛,馬兵回擊,無不大勝”《明史流寇傳》 “既入險,賊堅壘相持,官軍不得戰,值霖雨,餉道阻絕,傳庭還兵就餉,乃悉精騎乘其後,及於當陽。賊前鋒名三堵牆,一紅一白一黑,望如雲錦,官軍方饑疲,見之皆股栗,丁壯推車者,脫鞔絡先奔,師複大敗”《鹿樵紀聞》 “賊前鋒名三堵牆:一紅、一白、一黑,各七千二百人來薄;官軍接戰,陷賊伏中。賊乘之,官軍大敗,陷泥淖,死者數千人”《石匱書後集》 其實說白了,就是騎兵分三部分,分批次進攻,如果騎兵不勝,步兵繼續上前攻殺,在《明史孫傳庭傳》中有關汝州之戰的描述之中還出現了一個所謂的五重陣“賊陣五重,饑民處外,次步卒,次馬軍,又次驍騎,老營家口處內”在這裏步兵卻排到了馬兵的前面。我個人覺得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大順軍所謂的三堵牆和五重陣其實就是一種東西,但明史的編纂過程中,原先的歷史的記載發生了人為的變化和扭曲,或者說原先的資料就是五花八門。第二種,五重陣是三堵牆的變體,這是李自成最後孤注一擲所擺出的一個陣型,用大量的人力去消耗孫傳庭的部隊,當孫傳庭的部隊突擊到大順驍騎這一道防線的時候,孫部便由於作戰的損耗,大雨以及缺糧發生了混亂,孫傳庭最終戰敗。 說完了陣型,再來說盔甲。大順軍的盔甲按照上文所引用的材料的描述共分紅白黑三種顏色,當然,在後面的一些清軍繳獲記錄之中也出現了藍色的棉甲。護身鎧甲的材質也並不是金屬或者皮革,而是“重布”。當然了,大順軍步兵著藍箭衣,頭戴白色氈帽這個形象也屢次出現在一些明末文人的筆記之中,而藍箭衣窄袖,袖端無下半,上可覆手,謂之箭袖,所以說,順軍的真實形象可能是身著藍色外衣,身披紅白黑藍諸色的“重布甲”,步兵頭戴白色氈帽,騎兵頭戴鐵盔,這個穿著在戰場上的辨識度實際上是相當的高,所以我在山海關大戰的那一章中說:在山海關戰場上應該不會存在分不清吳三桂關遼軍和大順軍的情況。 什麼叫作“重布”呢?其實就是用好多層厚實的棉布縫在一起然後壓實,這種原理其實類似於納鞋底,多層織物對冷兵器的砍擊能起到相當好的防禦效果《明史流賊傳》曰“綿甲厚百層,矢炮不能入”。實際上使用這種織物甲的不只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南明野史》記載“關有才(孫可望部將)等見(李定國軍)衣甲皆皂,又有捷取字號,則以為清師從天而下,遂跨馬而逃”李定國部在使用皂甲,在陝西反正的王永強部也是“衣皂甲,持棗枝(長棍)”這很明顯也是一種織物甲,唐十三鎧中就有所謂的“皂絹甲”,本質上應該和李自成部所用的織物甲差不多,而根據關有才的反應來看,清軍應該也在使用類似的東西。 這東西也並不是李自成軍隊的原創,類似的東西可能唐末就有,這就是紙甲,在宋明兩朝大行其道,當然紙甲並不是活糊幾張紙就上戰場,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寫了紙 甲的制作方法““紙甲,用無性極柔之紙,加工錘軟,疊厚三寸,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濕,銃箭難透”茅元儀在《武備志》中言“今擇其利者,步兵性有緝甲,用緝不等。若紙綿俱薄,則箭亦可入,無論鉛子。今需厚一寸用綿密輯,可長至膝”《新唐書列傳三十八》記載“商表處山東寬鄉,置備征軍,凡千人,襞紙為 鎧,勁矢不能洞”可見這種鎧甲的防禦力。 在明清時期,還有一種和這種織物甲相似的,卻更為簡單粗暴的防具:滾被。 什麼叫作滾被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大棉被《明季南略》記載鄭軍“有滾被二人;滾被者,用一大棉被厚二寸,一人執之,雙手有刀。如箭至,即張被遮候;箭過,即卷被持刀滾進,斫人馬足”厚二寸的大棉被可以有效抵禦敵軍的箭矢和刀劍以及輕火器的攻擊。但是大順軍穿在身上的綿甲卻沒有這種能力,據記載,大順軍士兵身穿厚百層的棉甲,可以有效抵抗對方的刀砍,但卻經常被清軍硬弓近射一箭射個透心涼,這便是棉甲不如鐵制鎧甲的地方。所以,大順軍中也有為數眾多的鐵甲《明史紀事本末》中描繪了攻城的大順軍“人戴鐵胄,蒙鐵衣”頭戴鐵盔身穿鐵劄甲的順軍也是相當多的。 《像鞋底一樣的鎧甲,你見過嗎?_李自成_織物_明史》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像鞋底一樣的鎧甲,你見過嗎?_李自成_織物_明史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