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部隊到底有多能打?_大同_我軍_解放區》 原創 1946年10月,大同戰役失利,傅作義命其手下部隊長驅直入,連取集寧、張家口,給我華北野戰軍帶來了重大的損失。 在解放戰爭之初,張家口是當時我軍手上為數不多的大城市,而在失去了張家口之後,傅作義在報紙上刊登了一篇《致毛澤東公開電》。其文章言辭犀利,對我党極盡奚落諷刺,甚至還“呼籲”毛主席及共產党放棄“叛亂”,歸順三民主義。 出於宣傳的考慮,這篇文章一經登出,就立刻被國民党的宣傳機構大肆轉登播報,傅作義也憑此風頭,一躍成為了當時國民党內最“春風得意”之人。當然,在我党這邊,尤其是華北野戰軍中,想要重振旗鼓,找傅作義一雪前恥之人,也不在少數。 在大同戰役中,我軍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傅作義的部隊到底有多能打,竟能夠以弱勢的兵力頻頻出擊,還接連取勝? 大同戰役 1946年春,我党與國民党簽訂了停戰協定,為表尋求和平之誠意,我党還主動讓出了大片解放區,交予國民党軍隊之手。要知道,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党軍隊的主力都在大西南地區,華北、中原等地區只有我敵後抗日根據地堅持到了最後。 這種戰略態勢,對於國民党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毛主席明知這一點,可還是主動讓出了這些地方。然而,我党對和平的追求和期盼,在國民党眼中卻成了軟弱的象征,就在停戰協議剛剛簽訂之後,國民党的軍隊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調動,並對我党各部隊頻頻襲擾。 到6月時分,做好了調動准備的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議,對全國的解放區大舉進攻。在華北地區,國民党軍隊積極運動,對我晉察冀解放區的核心城市-張家口形成了東西包圍的局面。 為了改變當前不利的現狀,在中央軍委的指示下,我晉察冀軍區決定發動大同戰役,攻下大同,打通晉察冀和晉綏兩個解放區。 在前線,原晉綏區的解放軍副司令員張宗遜和來自晉察冀軍區副政治委員羅瑞卿組成了前敵指揮部,統一指揮兩個解放區的野戰部隊。 本次作戰,是中央軍委的指示,但兩個解放區聯合作戰還屬首次,因此難免會有一些戰役上的協調問題。這些細小的問題,也為我軍後來的失利埋下了伏筆。 7月底,我軍完成前期戰役部署,大同戰役正式打響。在外圍戰鬥中,我軍偵察員發現大同守軍的火力基本上集中在東面。 那裏地勢坡度較大,雖然這會給進攻方造成一些困難,但守城方也同樣會因為射界被遮蔽的緣故,無法有效架起火力網,是一個難攻難守的地方。所以,龜縮在大同內的國民党守軍將幾乎所有的重炮都部署在了東側,其餘三面則炮火空虛。 了解到了這個重要的信息後,張宗遜司令員馬上集中了約10個團的兵力,向大同的西側運動過去。同時為了掩護這股部隊,我軍還在大同正面佯裝出一副攻城的態勢,用以迷惑守軍的判斷。 聶榮臻和陳雲 大同戰役打響之後,南京蔣介石很快就收到了閻錫山的急電。原來,大同本屬於閻錫山的地盤,但是此時閻錫山正被徐向前帶領的部隊打的找不著北,根本無法去援救大同。 而大同又是平綏、同蒲線的中轉站,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蔣介石為了確保戰場的主動權,因此便給遠在綏遠的傅作義下令,命他南援大同。 為了激起傅作義的主動性,蔣介石承諾一旦傅作義一旦解決華北問題,便可任其為華北軍政長官,總管華北地區一切事務。在高官厚祿的誘惑下,傅作義果然動心,他連夜召集手下將領,商議救援方案。 傅作義與國民党內多數眼高於頂的將領不同,他用兵向來以謹慎為主,從不貿然進攻,擅於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是非常難對付的一個角色。 傅作義 在抗戰時期,傅作義集團是華北敵後戰場上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其戰鬥力強悍、作風優良,是個連華北日軍都頭疼的對手。 商討一夜之後,傅作義決心不去救援大同,而是轉攻張家口的西翼屏障,集寧。傅作義的理由是,華北地區的八路軍主力(解放戰爭剛開始時,八路軍還未更名為解放軍)現在都集中在大同周圍,按照八路軍一貫的圍點打援戰術,此時貿然過去救援很有可能會陷入包圍之中。 還不如采用“圍魏救趙”之計,趁著解放區八路軍兵力空虛,集中兵力攻占我解放區城市,逼迫我軍主力回援。 從傅作義的部署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善於爭取戰場主動權的指揮官。 張文舟、張宗遜、彭德懷和徐立清 我軍主力部署在大同周圍,其真實目的的確就是吸引國民党軍救援大同,然後進行伏擊。可是傅作義並沒有上當,反而去主動攻擊我解放區城市,這一下倒是出乎了我方的預料。 失利 9月初,傅作義的手下董其武集結了三萬多人的部隊,從綏遠出發,僅用四天時間就突破了我軍的數道防線,到達集寧城下。 此時,董其武麾下共有三萬多人,而我軍守衛集寧的部隊卻超過四萬。如果我軍能夠據城死守,拖到大同戰役結束,再合力消滅傅作義部隊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但是,我軍卻在此時犯了個致命的錯誤。 董其武 聶榮臻元帥在分析了戰場敵情後,認為董其武部隊機械化程度高於我軍,一旦董其武攻城不利,可能會就此逃跑。為了能夠留下董其武,我軍決定主動放開城門,誘使敵軍進來,再圍而殲之。 我軍放開大門,董其武部果然按照我軍設想的那般,主動進入了集寧。在董其武部隊進城後,我軍立刻按照預案進行合圍,可意外在此時發生。 此時的華北野戰軍畢竟是由晉察冀和晉綏兩個解放區的部隊臨時組成的,在戰場協同,統一調動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結果就是導致部隊沒能按時進入預定位置,讓董其武有充足的時間構築陣地。 集寧戰役中,雖然我軍在兵力上占優,但是火力卻遠不如國軍,尤其是缺乏重武器。因為我軍進入戰場的時間比預定時間晚了接近十個小時,失去了戰役的突發性,董其武早就做好了火力部署,只等我軍來攻。 我軍在連續進攻了數天之後,也沒能擊垮董其武的防禦陣線,還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一場本該是據城死守的戰役,打到現在卻成了攻城的一方,這實在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包括傅作義。傅作義在得到了董其武肯定能夠頂住我軍進攻的答複了,他立刻派出了另外兩路大軍,進攻我解放區的卓資和涼城兩地,繼續給我軍施加壓力。 9月12日左右,傅作義的援軍距離集寧只有一百多公裏,而董其武的防線雖然搖搖欲墜,但也能維持住戰線而不崩潰。 此時,考慮到我軍的傷亡情況,聶榮臻覺得就算消滅了董其武,我軍肯定也擋不住傅作義的援軍。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13日夜晚,我軍趁著夜色撤出了集寧。 集寧失守後,我軍在大同同樣也不好過。雖然張宗遜司令員主攻的方向已經是大同守軍的防禦弱點,但是我軍一來缺乏重火力,無法砸開厚重的城牆。 二來缺乏攻城的經驗,許多戰士仍舊沒能從遊擊戰的思路轉變過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軍主力始終還要盯防著孫連仲和傅作義的國軍,無法放開手腳攻城。 時間進入到9月中旬,大同戰役已經持續進行了一個多月了,雖然大同的國民党守軍死傷過半,但是我軍卻始終攻不進去。當集寧戰役失利後,我軍攻打大同的主力的側翼就敞開在了傅作義的面前,在此緊要關頭,張宗遜司令員不得不下令部隊撤出戰鬥。 由於大同沒能攻打下來,國民党軍便由此認為我軍的戰鬥力不堪一擊,根本不是國軍的對手。因此就在大同戰役結束的同時,另一個壞消息傳來,鄭洞國率領七個師十多萬人的部隊已經從東北戰場趕過來,並立刻投入了對我解放區的攻擊。 毛主席和傅作義 此時的我軍經過了兩個多月的連續作戰,部隊都已經疲憊不堪,而且主力還未回來,此時解放區內兵力空虛,根本無力招架鄭洞國十多萬人的進攻。至9月28日,承德失守,我軍華北地區的核心城市張家口,此時已經有三個方向都暴露在了國軍的槍口下。 大同、集寧戰役的失利,讓我軍遭受了解放戰爭開始以來最大的損失。然而此時的華北野戰軍還來不及總結戰役失敗的教訓,聶榮臻心裏明白,無論是鄭洞國,還是傅作義,抑或是孫連仲,此刻他們的目光一定都在盯著張家口。 而在失去了集寧和承德之後,我軍已經失去了守住張家口的條件,為此,聶榮臻不得不下達撤出張家口的命令。 逆轉 我軍主動放棄張家口,是本著存人失地的原則,保存有生力量,留待日後再戰。可無論話怎麼講,張家口的淪陷,的確就是我軍的失敗,而且是一大慘敗。據戰後統計,在整個大同、集寧戰役期間,我軍殲敵一萬餘人,己方的損失卻超過了五萬。 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可我軍不僅沒能拿下大同,打通晉察冀和晉綏兩個解放區的聯系。反而還丟了張家口、集寧、承德、涼城等大片地區,整個華北地區的形勢因此陷入了極為惡劣的情況。 張家口失守後,國民党軍繼續追擊我軍,反被我軍打了幾場漂亮的伏擊戰,因此又縮了回去。可是,此時的幾個小勝仗,完全不能彌補之前的損失。 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後,我軍轉移到了淶源,聶榮臻親自向全軍下達命令,要在此地召開大會,總結此次戰役中失利的教訓。 在總結大會上,聶榮臻率先站出來,主動承擔錯誤。他表示:“張家口的失守,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沒能全盤指揮好部隊,還低估了傅作義部隊的戰鬥力。” 在大同戰役期間,傅作義的加入可以算是決定性的一筆。若不是他兵分三路,連取集寧、涼城,我軍也不會在後來如此被動。而傅作義之所以能夠擊敗我軍,取得勝利,其實主要還是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對於我軍來說,此時解放戰爭剛剛開始,華北野戰軍是由原來的晉察冀和晉綏以及其餘一些小解放區的部隊臨時合並而成,部隊之間缺乏溝通配合,指揮層級不夠明確,往往令從多出,這直接影響了我軍的戰鬥力。 聶榮臻元帥說自己指揮不好,其實也是被形勢所拖累,在當時的條件下,他的命令根本無法有效的傳遞到各支部隊去。 反觀傅作義部,經過了抗日戰爭的洗禮,傅作義的嫡系部隊紀律嚴格,層級分明。董其武被我軍包圍之後,傅作義能一直跟他保持有效溝通,告訴他援軍何時到來,這才讓董其武雖然被我軍包圍,但卻始終有信心可以堅持下去。 除了指揮體系以外,傅作義本人的指揮水平也是相當高明。作為晉系名將,傅作義的用兵正奇皆備,配合得當,即擅於火中取栗,也能有意想不到的偷襲。在聶老總還在指揮集寧戰役時,傅作義還有另外兩路軍隊早已准備好,而我軍卻絲毫不知。 在戰後的總結中,我軍基層指戰員們還提出了另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那就是傅作義部隊的武器裝備與國軍大不相同。 傅作義嫡系部隊裝備的沖鋒槍,是他自英國采購的斯登沖鋒槍,這種槍的槍管因設計缺陷,很容易發熱。 而槍管發熱導致的結果,就是這種槍射出去的子彈都因高溫融化成不規則狀,一旦我軍戰士中槍,往往就會因傷口感染而被迫截肢,這導致我軍戰士在不了解情況下而吃了大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傅作義部隊與常年躲在大後方的國軍不同。他的“七路半”稱號是其在敵後戰場與日軍真刀真槍拼出來的,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百戰部隊。這也是傅作義雖然兵力不占優勢,卻還敢分兵與我軍交戰的底氣所在。 古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解放軍並不是天生就能打勝仗,我党的指戰員們也是在戰爭中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解放戰爭並非一日之功,也並不是由一兩場戰役的勝負就能夠決定的。 我軍的一大優點,就是擅於在戰爭中學習。雖然華北野戰軍在大同、集寧戰役中吃了大虧。但是在總結了失敗教訓,完善了指揮體系,加強了各部隊間的協同訓練後。在往後兩年的華北戰場上,我軍通過一場一場的勝利,又把本來惡劣的局勢慢慢掰了回來。 1948年8月15日,張家口解放,在失守僅僅兩年之後,我軍又重新奪回了這個地方。4個月後,在聶榮臻和林彪所率領的華北、東北兩大野戰軍的合圍下,傅作義出城投降,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歷史兜兜轉轉,曾經的敵人轉眼間又成了戰友,而當傅作義再見聶榮臻和毛主席時,卻沒有了當初占領張家口的意氣風發。#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傅作義部隊到底有多能打?_大同_我軍_解放區》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傅作義部隊到底有多能打?_大同_我軍_解放區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