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洗澡誤區,你中了幾個?_皮膚_水溫_血管》 這5個洗澡誤區,你中了幾個? 聊健康洗澡前 先回溯下我國洗澡的歷史 對於洗澡,國人是認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這麼說吧,從有文字開始,老祖宗們就認真記錄著“洗澡”這件事,因為,洗澡不僅是為了個人衛生, 而是一種禮儀,甚至形成了一種文化。比如諸侯朝見周天子的“湯沐邑”,秦漢時期的“驪山湯”,魏晉南北朝的《沐浴經》,唐朝的華清池和“浴蘭節”等等,無不透露著我們對洗澡的熱愛。 因為洗澡是真的好處多多,清潔汙垢,放松心情,加點藥物還可以預防甚至治療疾病。 但是, 不恰當的洗澡也會問題多多! 1 切勿水溫過高 對於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來說,泡澡時水溫過高是一種危險行為。隨著熱水沖洗,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擴張了體表的血管,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有可能會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2 切勿溫度太低 突然的冷水刺激不僅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甚至會誘發心絞痛,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在洗澡過程中,如出現頭昏、寒顫等症狀,應縮短淋浴時間或升高水溫,以免發生意外。 3 切勿運動後立刻洗澡 運動後我們的身體還沒有回歸輕松的狀態,血管和皮膚進一步擴張,就會引起其他器官的供血量不足,很容易誘發腦梗塞、腦溢血等疾病。 4 切勿飲酒後馬上洗澡 酒後洗熱水澡,會導致體表血管擴張,大量血液從內髒轉移到體表,腦、心、腎等重要髒器會因此出現缺血缺氧,很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因低血糖而昏迷。 5 切勿用力搓揉 人體的皮膚是一道重要的屏障,能夠抵禦外界的細菌、真菌等。頻繁洗澡容易對這道屏障造成傷害,破壞皮膚的結構。一旦皮膚屏障破壞,皮膚表面的水分容易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皮膚瘙癢等情況。 怎樣洗澡才能又健康又享受呢? 2016年《中國皮膚清潔指南》發布,文中建議,一般情況下每2~3天洗澡1次,炎熱的夏季或喜愛運動者可以每天洗澡。乾燥的地區、寒冷的冬天5~7天1次也行。水溫以皮膚體溫為准,夏季可低於體溫,冬天略高於體溫。沐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如每天洗澡,每次5~10分鐘即可完成。年長者可適當放寬沐浴時間,但不宜超過20分鐘。避免用力搓揉、或用粗糙的毛巾、尼龍球過度搓揉皮膚。 掌握了要點,就不怕洗澡的危害啦,讓我們一起享受沐浴吧~ 客官,洗澡嗎? 《這5個洗澡誤區,你中了幾個?_皮膚_水溫_血管》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這5個洗澡誤區,你中了幾個?_皮膚_水溫_血管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