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歷史的源與流:籍貫與出生地:你是哪裏人?_登記_戶籍_高門》 尋找中國歷史的源與流:籍貫與出生地:你是哪裏人? “萬變”之長河,“不變”之中國。歷史學家、複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講述中國歷史的血脈精神,在興衰、傳承與變遷中,尋找中國歷史的源與流。 如果我們把古代中國比作一個像人體一樣精密龐大的協作系統,那麼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經中樞。漫長的中國歷史就是在它們互相影響、互相磨合的過程中延續和發展,生生不息,成就了我們今日的中國。 秦始皇統一以後在全國實行戶籍登記制度,所以每一個百姓都必須在住地登記戶籍,在戶籍冊上面登記。我們現在看到的西漢的實物,比如在居延出土的漢朝的木簡上,有的就很明白地寫著某某人、某郡、某縣、某裏、幾歲、身高幾尺幾寸、相貌特征等,這就是當時戶籍上的內容。 戶籍還分為不同的種類,不同的身份要登記在不同的戶籍上,比如當官的人有官籍、商人有商籍(市籍)。秦朝規定商人本人登記商籍,連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要登記在商籍,這個身份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如果離開住地沒有辦手續,就稱為“脫籍”。如果你到了外地合法登記,可以把戶籍寄在那裏,稱為“寄籍”。流亡、逃亡或者在天災人禍中遷移了,等到秩序恢複以後必須重新落籍,這樣才能成為合法的居民。或者到原籍重新登記,或者在新居住的地方登記。但不是人人都可以登記的,要符合一定的條件。 在正常情況下,古代絕大多數人的戶籍所在地就是他的居住地,因為在農業社會,一般情況下人口遷移是很少的。再加上安土重遷的觀念、宗族觀念,所以即使因為天災人禍不得已外遷,只要有可能,人們還是會返回故鄉。今天我們講的籍貫,也就是當時大多數人的居住地。但是也有些特殊情況,比如說流動人口,當官的到首都或者其他地方當官,經商的、行醫的,少數人會離開自己的戶籍登記地,但是他們的戶籍基本上還是保留在原地的,不是隨便到哪裏就可以在當地登記戶口的。 有些特殊地區,比如漢朝的首都長安,是不允許遷入戶口的。即使在長安當了高官,要是沒有長安戶籍的話,退休以後,或者被免官以後就得回到原籍,官員在長安出生的子女也必須跟著他們到原籍去登記戶籍。盡管他們子女的出生地是長安,子女甚至根本沒有到過家鄉,但是還不能在長安落戶。 邊疆地區也是嚴格控制的,到那裏服役的或者派駐去的將士,一般服役期滿也要返回家鄉。所以在“居延漢簡”上見到的那些到邊疆服役的人登記的內容都是家鄉的郡、縣、裏。 到了曹魏時實行九品中正制,由朝廷派出專門人員——不同等級的“中正”,由他們來選拔評薦人物,評成九品。根據什麼標准呢?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世、家庭出身;第二部分是行狀,就是表現。所以首先要把不同的家庭、家族,按照它們的地位、聲望、影響分成不同的品,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個人的表現,綜合起來給一個評價,評定一個等級。而後由官方根據等級來任命或者提拔。由於家世部分占了主要的地位,所以中正評品的結果逐漸區別出一些高門以及寒門,而後選拔人才、提升官員主要就在高門中間,寒門往往沒有機會。門第高的就出高官,有的人生下來就有地位。而寒門出身的人即使表現優秀,很突出,卻始終進不了高層。 門第當然與姓氏有關,姓王的、姓張的。但是這樣的姓氏很普遍,為了分清楚是哪裏的家族、哪裏的門第,必定要與籍貫聯系在一起。所以高門不是僅僅姓張姓王,或者是某某人,而要與籍貫合在一起,指某地的某姓。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這些都是高門,又如陳郡謝氏、滎陽鄭氏、清河崔氏,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高門。這些高門長盛不衰,而寒門要想變成高門幾乎沒有可能。 在高門中間還有差別,有些門第簡直是高不可攀。因為這樣講究門第,就形成了一種“郡望”(某一個姓氏最高貴的門第出在哪個地方)。比如唐朝皇帝的祖籍是隴西,稱隴西李氏,隴西就成為李氏的郡望。宋朝皇帝趙匡胤祖籍是天水,稱天水趙氏,天水成為趙氏的郡望。由於高門、寒門注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這很難輕易被改變。所以有些不是高門的人就千方百計想通過偽造家譜或改變籍貫,達到攀上高門、偽裝高門的目的。因為家譜不容易被篡改,要在高門的家譜中把你的名字寫上或改成你的名字是不大可能的。但改變籍貫就比較容易。比如王氏,本來就是個大姓,各地都有。如果能將籍貫改成太原或琅琊,雖然進不了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的家譜,以後就有了機會,近支攀不上也可以攀遠支。如果與高門大族的籍貫不同,絕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這種做法自然瞞不過官方,所以在南朝,朝廷經常專門組織人去查有關的戶籍記錄,稱為“揭發巧偽”,就是揭發這種弄虛作假的手段。 從魏晉到隋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籍貫與門第是緊密結合的。 因為籍貫就是戶籍登記的地方,又與一個家庭、個人可以獲得的權利和必須承擔的義務結合在一起。比如說征收賦役,有勞役制度的時候服勞役,官員家庭享受免役特權,都是根據戶籍登記。 科舉制度也與戶籍和籍貫有密切關系。科舉是有名額的,秀才、舉人這一級是把名額分到各個地方,到了進士這一級才是擇優錄取。由於各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差異很大,而科舉的名額,特別是基層的名額,還要講究平衡,所以實際上各個省之間的差異就非常的大。比如江蘇,到明清時經濟文化發達、人口密集,分攤給江蘇的名額不可能太多,所以每百萬人的舉人名額只有雲南平均指標的十分之一,貴州的四分之一。 又如海峽兩岸,福建的漳州、泉州這一帶錄取的名額就比較少,但是建府不久的台灣相對來說名額就比較多。所以福建漳州、泉州有一些人把戶籍遷往台灣,目的就是高考移民,同樣的成績在漳州、泉州考不上,到台灣就有可能考上,並且完全合法。 也有人走捷徑、打擦邊球,就是“冒籍”,冒用對自己有利的地方的戶籍。比如清朝著名的史學家趙翼是今江蘇常州人,常州這個地方人才多、要求高,競爭激烈,名額緊。他正好有叔父在北京、天津一帶經商,雖然沒有正式籍貫,可以報商籍。就像我們現在招商引資,給有些商人、企業家在本地報一個戶籍。他就投奔叔父,因為叔父的商籍掛在天津、北京,他就去那裏考試,並且參加順天府的鄉試,考取了舉人,接著又考上了進士,並且在殿試中被皇帝圈定為探花——全國高考第二名。如果他在常州,未必考得上舉人,沒有舉人資格就不能考進士。 有些人就完全是冒充一個籍貫,要是被發現,不但要撤銷已考取的功名,而且要治罪。所以冒籍考試成功以後,籍貫就不敢再改回來了。 明朝朱元璋實行衛所制度,在衛所裏登記戶籍的軍人及其家屬,都屬於軍籍,世世代代不能改變。對軍籍有種種限制,有些人為了考科舉,為了做其他事,就想辦法把戶口掛在民籍,就得冒籍,這當然是違法的,查出來可以治罪。為了核對有的人到底是不是軍籍,朝廷還專門派人到南京後湖,那裏儲存著明朝每十年編一次的戶籍,稱為黃冊,去查原始檔案,作為根據。 籍貫看來只是個人戶籍所在地的記錄,但由於不同時期戶籍有不同的含金量,連接著不同的權利和義務,人們往往會選擇不按照實際情況登記籍貫,籍貫也包含了太多的特殊因素和歷史故事,這是我們在學歷史的時候必須注意的。 點和 說說你的看法 ↓↓↓ 《尋找歷史的源與流:籍貫與出生地:你是哪裏人?_登記_戶籍_高門》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尋找歷史的源與流:籍貫與出生地:你是哪裏人?_登記_戶籍_高門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