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只在牧野敗了一仗,為何就自盡?殷墟考古後發現其中真相!_周軍_商軍_城牆》 原創 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歷史上的武王伐紂其實並沒有電視劇當中發生過如此多的戰役,反而僅僅只有牧野一場戰役。 更令人疑惑的是,商紂王只輸了這一仗就選擇自盡了,這也不免讓人疑惑,難道這一仗的影響就如此之大?直到千年之後,對殷墟考古,真相才浮出水面,這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牧野之戰,首戰即決戰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進行了隆重的誓師大會,隨後五萬大軍向朝歌進軍,這也預示著牧野之戰拉開了序幕。 聽到周軍集結的消息,紂王慌忙集結軍隊准備迎敵。這一場戰役,紂王集結了十七萬軍隊,而周軍僅僅只有五萬人。 從人數上來講,可以說商軍占據了絕對優勢,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周軍大獲全勝,商軍一路潰敗。因為戰鬥僅僅只持續了一天,商軍就全面潰敗,紂王看著大勢已去,就返回朝歌,獨自登上鹿台,自焚而亡。商朝就此宣布滅亡。 然而在影視劇當中,為了襯托周軍的英勇無畏,在劇中描述的商軍和周軍的戰鬥不僅僅只有牧野之戰,可在真實的歷史上,商軍也就僅僅只和周軍打了一場牧野之戰就宣布滅亡了。所以說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那為何僅僅一場戰鬥,商朝就宣布滅亡了?紂王為什麼不接著反抗就選擇了自焚呢?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肯定是周軍太過於勇猛,外加商軍大部分都是奴隸和戰俘的原因,所以導致牧野之戰,商軍一觸即潰。 歷史上也確實是如此記載,周軍一開始就派遣了幾百名精兵上去挑戰商軍,結果商軍一觸即潰,陣腳馬上就亂了。周武王抓住機會,率領主力部隊直接沖進商軍當中。而商軍中大部分都是奴隸和戰俘,一看局勢不對,立刻就選擇了逃跑。 當時商軍唯一有作戰能力的也就只有少數忠心於紂王的禁衛軍,但面對已經崩潰的軍隊,這些禁衛軍和紂王即使有心殺敵也無力回天,最終只能看著最後一道防線被周軍突破。 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算前線的戰事潰敗了,紂王也完全沒有必要自焚啊,他只需要逃到朝歌,接著死守就行了,畢竟周軍就算氣勢洶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破朝歌城吧? 所以紂王只需要稍微堅守一段時間,等到自己的主力部隊從東南回來,說不定還有和周軍一戰的把握,更何況,就算前線的軍隊潰敗了,朝歌城內依舊有大量的守軍,只要紂王下令,能夠抵禦住周軍的進攻就給予重賞,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商軍還是有希望的。 那紂王為何會在牧野之戰之後就立刻自焚呢?甚至連掙紮都不掙紮一下?難道牧野一戰,直接將紂王打得道心破碎了? 對於這個疑問,直到殷墟考古,才知曉其中的答案。 殷墟考古給出答案 根據對殷墟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人員發現其實當時的城牆基本上都是用夯土構建的。雖然相比較後世的古城牆來講,防禦力很差,可在當時來看,這已經是最好的城牆了。 按照這樣來講的話,商軍只要依靠城牆來和周軍進行消耗作戰,那商朝還真不一定會滅亡。為何商軍沒有這樣做呢?疑惑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考古工作人員,難道是當時的周軍手裏有什麼攻城利器? 隨著對於殷墟遺址研究的不斷深入,考古學家也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 原來當時的朝歌並沒有設置防守用的城牆,所發現的城牆遺址只不過是內部宮城的,這根本就沒有什麼防禦作用。 既然不修建城牆,其他空餘的地方用來乾嘛呢?不可能全部是居民區和皇宮吧。其實除了居民區和皇宮之外,朝歌剩下的土地基本上就只有一個作用——修建墳墓。 比如婦好墓就是在殷墟遺址當中發現的,此外還有大量的墓葬。當時的下葬方式大多是人牲人殉制度,有著不少的祭祀坑,主要可以分為人坑,動物坑,器物坑三大類。 這樣看的話,紂王確實沒有辦法,牧野一戰失敗就意味著朝歌不保了,這也難怪紂王會選擇放棄。而對於周武王來講,牧野之戰也是一場豪賭,五萬周軍已經是自己的全部家當,如果不能做到一擊潰敵的話,那很有可能引火自焚的就是自己。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個疑問沒有被解答。紂王為什麼不選擇放棄朝歌呢?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商軍的主力部隊此時都在東南作戰,如果紂王放棄朝歌,選擇直接去找主力部隊的話,之後說不定還能打回來。為何紂王沒有這樣做呢? 無顏見父老,紂王的悲劇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要知道在那個時候,人最看重的就是氣節。在那個時期可從來沒有出現過棄城而逃的國君,紂王即使昏庸,他還是有點氣節在身上的。 同時他也清楚一個道理,如果自己丟棄朝歌去東南找自己的主力部隊的話,那很有可能發生一件毀自己名節的事情。十七萬大軍打不過五萬周軍,本來說出來就已經很羞恥了,自己作為一國之君棄城而跑就更加丟臉了。就算自己跑到了東南,找到了主力部隊,那他們能接納自己嗎? 本來商朝人就對紂王充滿了不滿,再加上紂王還在政治上對商朝的權貴階層進行了排擠,所以就算紂王厚著臉皮跑過去,人家也不一定認。 為啥這麼說呢?在當時世襲制度的社會背景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由貴族階層來擔任的。而紂王登基之後,提拔了一大批非貴族人才,其中就有在《封神榜》當中有名的黃飛虎。但官職就只有這麼多,那非貴族人才來了,必然會影響到貴族階層的利益。 此外,紂王還大力推行改革,用各種方式讓各族人口開始脫離族群,從而納入到自己的統治,這在當時就觸犯到了各族掌權者的利益。 因為在當時雖然所有的部族表面上都聽命於王,可實際上部族只是表面上奉承王而已,所有的族人是不會聽命於王的,而是聽命於部族,這對於王的統治來講是威脅,但對於部族來講是好事。 而紂王的做法就是將各部族的族人直接聽命於王,而不是聽命於部族。並且只要貴族階層當中有人敢提出抗議,紂王就會立刻用嚴刑處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紂王殘忍的原因。 在如此做法之下,紂王已經將商朝的貴族階層全部都得罪完了,所以他如果跑去找主力部隊,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主力部隊的問責。 而周武王敢直接起兵反抗紂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知道了商朝的其他貴族勢力不會幫助紂王,並且也賭一把紂王不會去找主力部隊。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紂王只在牧野敗了一仗,為何就自盡?殷墟考古後發現其中真相!_周軍_商軍_城牆》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紂王只在牧野敗了一仗,為何就自盡?殷墟考古後發現其中真相!_周軍_商軍_城牆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