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廣東一農民在老虎嶺種果樹,挖出古墓,考古隊:上交就給獎勵_始興縣_韶關_資料》 原創 導讀:始興縣,隸屬廣東省韶關市,位於廣東省北部。春秋時期,這裏曾屬於百粵(越)地,戰國時又成為楚地。西漢五年,設豫章郡置南婪(野)縣,這裏歸屬南婪縣。此地行政區劃歷代更迭,直到孫休永安六年,孫吳為加強對嶺南地區的開發,析南野縣南鄉地置始興縣。始興縣名也是從那時開始的。此外,始興縣是盛唐名相張九齡、明朝戶部尚書譚大初、抗日名將張發奎和數學家朱熹平的故鄉,古稱“粵北糧倉”,今譽“南嶺明珠”。 1987年臘月的一天,廣東始興縣南莊村村民小李一家,要去老虎嶺開山種果樹。想想來年就能有筆大收成,家裏人都乾勁十足。小李把種子和鏟子都帶上,家裏人有背著筐,向老虎嶺走去。天氣還行,不影響種果樹。到了地方,大家把工作以分配,就開始乾活。小李負責挖坑和松土,他忽然挖到塊磚,顏色發紅,上面有他看不懂的花紋。他覺得挺稀奇,就找管這片老虎嶺的好友說這個事,好友說可能是個值錢貨,找個專家看看。 小李也等不及弄完果樹,馬上去省裏找專家。沒想到專家看到磚很激動,說是把磚上交能給一定獎勵,小李這才明白自己挖到文物。專家還說他們組織考古隊去勘察,墓葬可能就在附近。於是,小李帶著考古隊來到挖磚處,考古隊仔細查找起來。不多久,就查明墓葬位置。考古隊在這裏要挖許久,因為這片地小李已經承包,東西又由他挖出。小李常常給考古隊送食物,漸漸就熟絡起來。 休息時,考古隊員告訴小李,他挖到的磚是一種紅色墓磚。這種磚燒成時火候較低,多飾草葉紋和卷草紋,大約長30、寬15、厚6厘米。墓磚除紅色還有青色,青色多是刀磚,飾葉脈紋。小李說:“這麼多講究,花紋我可看不懂呢。” 該墓為長方形單室券頂磚墓,墓頂已經損壞,墓長3.8、寬1、殘高0.75米。墓底鋪人字形地磚一層,除封門用全傳外,其他均用半磚。隨葬品多是些生活用品,有六耳罐、四耳罐、碗、器蓋、石質飾物。奇怪的是,墓中還隨葬有一把鐵刀,鏽蝕嚴重,但基本完整。通常31厘米,刀手回環,刀身最寬處3厘米。考古隊推測可能是墓主生前所用之物,墓主很喜愛這件東西,所以隨墓下葬。 該墓出土陶器、釉色具有南朝末至隋的風格,磚紋上的卷草紋和葉脈紋葉印證這一點。這些與廣東韶關市郊、廣東英德、連陽等地出土同期墓有相似之處。 該墓的發掘,對廣東古代歷史和始興縣地方史提供新資料,也對研究隋朝廣東地區的生產生活、喪葬習俗提供實物資料。還對還原當時社會生活原貌具有重要意義。 文字編輯:暮語圖片編輯:阿七參考文獻《廣東始興縣老虎嶺古墓清理簡報》 《原創廣東一農民在老虎嶺種果樹,挖出古墓,考古隊:上交就給獎勵_始興縣_韶關_資料》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原創廣東一農民在老虎嶺種果樹,挖出古墓,考古隊:上交就給獎勵_始興縣_韶關_資料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