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故地臥牛城,正說左雲歷史、沿革那些事兒》 本地資訊創作者,優質創作者 當時武州縣東靠大同市、西臨右玉縣、南連山陰縣、北接涼城縣(內蒙)、西南有馬邑(今朔州市)。相傳漢宣帝後宮美女王昭君出塞時,曾在武州縣城暫住短留,今蹄窟嶺有她的馬蹄痕。然而,這僅僅是傳說而已。後因武州縣城殘破,在漢元帝竟寧元年遷移於白羊城舊址(今城東五裏的古城村)。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建立了新興郡,郡府設在今忻州市,下設定襄縣(今左雲,平魯,偏關等地)。魏晉時期,仍屬新興郡定襄縣。 北魏都城在大同時,為京城直接管轄之地,都城遷到洛陽後,仍舊改置武州縣。縣城在今舊高山村,屬恒州代郡管轄。隋開皇三年,改恒州(大同)為雲內縣,左雲為雲內縣西境,屬馬邑郡。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在臨陽(今左雲雲西)設置定邊軍。唐武宗會昌年間,把定邊軍改為定邊衛,衛城在舊高山,隸屬於雲州。後唐石敬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左雲地亦歸契丹(五代時稱遼)遼興宗重熙十三年,把雲州衙門設在舊高山,管轄雲中西部一帶地方。 元時撤銷雲中,為大同屬地。明太祖洪武四年,在左衛設置大同都衛,重修白羊城(今古城)。洪武二十五年,在左衛設置鎮朔衛,今右玉,平魯地區皆附屬在內,並築鎮朔衛城(今左雲縣城)。四面用磚包城,周圍十裏有餘,城牆高三丈五尺,濠深二丈,設南北西門三座,東面因傍山崗不便設門。北城門橫額“控朔”,外額“永安”;南城門橫額“拱辰”,外額“永綏”;西城門橫額“靖遠”,外額“永清”,南關外門額“望恒”。東面雖沒設門,但建一樓以利眺望。 鎮朔衛設指揮使,統兵五千餘人駐守。明永樂七年,把鎮朔衛改為左衛,屬大同鎮。英宗正統十四年,把長城外的雲州川衛並入左衛,名左雲川衛。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軍路經左雲川衛,作短暫停留。直到清順治,康熙年間仍為左雲川衛,隸大同府。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征厄魯特噶爾丹師,於十二月初十從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到左雲川衛,住生員範澎宅,十一日遊雲岡石佛等。清世宗雍正三年,撤衛改縣,把左雲川衛改為左雲縣,隸朔平府,府址在今右玉縣,府下設一州四縣(朔州、馬邑縣、左雲縣,右玉縣、平魯縣),口外歸化城亦歸朔平府管轄。當時的左雲縣境東至雲岡堡,西至漢塔鋪,南至吳家窯,北至寧魯堡,西北至陳家窯,東北至助馬堡、拒門堡。 民國初期,廢除了府、州,改為道縣,左雲縣隸雁門道,道治大同。民國十四年撤雁門道後,左雲直屬山西省。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八日倭寇侵占左雲後,隸晉北自治政府,一九三九年九月改為晉北政廳。一九四三年一月改大同省公署,左雲仍歸其管轄。先後稱大懷左縣(大同、懷仁、左雲),左右涼縣(左雲、城、右玉),大豐左縣(大同、豐鎮、左雲)、左右縣(左雲、右玉)。一九四五年九月成立雁北行署,左雲隸雁門行署五分區專署。 一九四七年屬綏蒙區。一九四八年三月左雲再次解放,先後隸晉綏邊區五分區專署、山陰中心縣。四九年十月劃歸察哈爾省雁北專署。一九五三年察哈爾省消,左雲劃入山西省,隸山西省雁北專署。一九五八年左雲、右玉兩縣合並為左雲縣,隸晉北專署。一九六一年晉北專署分為雁北、忻縣兩專署,左雲、右玉仍分為兩縣,隸屬山西省雁北專署。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區撤銷,左雲歸大同市管轄至今。 《白羊故地臥牛城,正說左雲歷史、沿革那些事兒》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白羊故地臥牛城,正說左雲歷史、沿革那些事兒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