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楊業的並不是潘仁美,而是另有其人,小說與歷史差距有多大?》 在楊家將演義的故事當中,老將楊業被潘仁美陷害,隨後頭撞李陵碑,壯烈而死。為了救父親楊業、楊門七子一同出征,最後卻只有楊六郎一個人活著回來,結局慘烈。楊家男丁相繼戰死沙場後,佘太君又帶著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出征西夏。多年來,在內蒙的准噶爾地區,一直都流傳著一個十二寡婦在十二年前曾經各守一城的傳說。這傳說所說的十二寡婦,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楊家將裏的十二寡婦。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楊家將是怎麼樣的? 在史料當中,哪些是真的存在,哪些又是查無此人呢?一切還要從楊家將的核心人物楊業開始說起,在宋史當中查有此人,而且還專門為這個楊業單獨列傳。在二十四史當中,除了皇帝之外,大多數的文臣武將都是和別人一起列傳。在三國志當中,連作者陳壽也只是為了諸葛亮和陸遜單獨列傳,這樣可見楊業的地位之重。楊業原本是北漢世祖劉崇一員大將,為北漢戍守邊關效力了三十多年,他能征善戰,立了不少戰功,因此呢還被起了個楊無敵的外號。 公元979年,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了北宋之後,楊業卻仍然還帶著北漢的軍隊守城苦戰,最後是劉繼元受宋太宗所派。苦心勸說,最終才降了大宋。楊業雖然做了北宋的降將,但是受宋太宗的信任,仍然還是紮根邊防。就在降宋後的第二年,楊業就帶著北宋的軍隊抗擊雁門關外的契丹人,那一戰大敗契丹在軍中再一次聲威大振,但是最終楊業還是死在了契丹人的手上。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了三路大軍再一次征討契丹,楊業的西路軍一口氣就拿下了燕雲十六州當中的四州,但是其他兩路大軍卻被契丹人打的潰敗,宋軍不得不回撤。在宋軍回撤的時候,這契丹人卻率領十萬軍隊打起了反攻戰。楊業作為降將在軍中不怎麼受待見,於是受監軍王所激,就主動領了九死一生為大部隊斷後的差事。本來楊業和潘美約定好了,如果說自己失利敗退的話,那麼讓潘美派大軍在陳家谷口營救,但是楊業和契丹人從中午打到了晚上,敗退到了陳家谷口的時候,卻發現壓根兒就沒有自己人的接應。這個時候的楊業手上就只剩下百來號人了。最終負責斷後的所有將士全部都戰死,而楊業也被契丹抓了俘虜。在絕食3天過後,為了捍衛國土了幾十年的一代虎將,就這麼壯烈的殉國了。 楊業死後,宋太宗惋惜不已,免了監軍王的官把潘美也降了三級,不僅如此,連契丹人也敬佩楊業的忠烈,為他在北京的密雲縣古北口修了個楊無敵廟。七子去六子回。這是小說演義當中的一句諺語。在電影忠烈楊家將當中,楊業帶領7個兒子出征之前,佘太君曾經向鬼谷子占了一卦。鬼谷子留下了一句話,當知天命難違,七子去,六子回。宋史記載,楊業確實是有7個兒子的,除了楊二郎楊延玉在陳家谷口一戰當中戰死殉國之外,那其他6個兒子都活得好好的。那小說當中啊,楊門七郎只有楊延昭確有其人,而且也不是楊六郎,而是楊業的長子。楊業的7個兒子,唯有楊延昭在史料當中有所記載。楊延昭雖然說沉默寡言,但是他作戰勇猛,楊業的幾次西征都跟隨作戰,楊業殉國之後。楊延昭就階梯了楊業的位置,繼續在河北沿邊抵禦契丹人,小說演義,把楊延昭寫成也楊六郎其實也是有一定根據的。契丹人認為在北鬥七星當中。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那是他們的克星,就把它看作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於是就稱楊延昭為楊六郎。 到了楊延昭兒子一輩,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楊宗保。但是在正史當中其實是沒有楊宗保這個人的。倒是中楊宗保的兒子楊文廣才是楊延昭的兒子。史書記載,楊文廣起初只是皇帝身邊的一名警衛,後來因為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從此就開始了征伐契丹,抗擊西夏戎馬生涯。聊完的楊門七將,接下來聊聊那些楊家的巾幗英雄。在小說演義當中,楊家有七郎八虎,指的是楊葉的7個親生兒子和一個義子。而楊家十二寡婦則是佘太君和8個兒媳婦以及3個孫媳婦。穆桂英掛帥十二寡婦破陣,這些巾幗故事在歷史中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很遺憾,沒有的。歷史上真正有記載的楊門的女將只有一個,那就是佘太君。佘太君原本折,叫折賽花,後來因為覺得姓氏當中的折不太吉利,就改成了佘。折姓在這個姓氏當中比較少見。在唐宋時期大多都都是將門豪族。而佘太君的祖上也是豪門望族,鎮守邊關近三百年,威震天下。 不過佘太君也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流之輩,十五歲嫁給楊業,楊業在外打仗的時候,佘太君就組織府裏的丫環、傭人習武,陪著楊業一起守了四十多年的邊關。公元1010年,佘太君去世,享年七十七歲。提到楊家將,那就繞不開潘仁美這個人物,小說演義當中,因為潘仁美借刀殺人,直接導致了楊業的死,在民間還被罵了一千年。歷史上其實並沒有潘仁美,其原型呢是潘美,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與楊業約定的那個潘美。而且讓楊業慘死的主要責任也不是潘美。潘美在史書上是一個為人耿直、脾氣暴躁,又不善專營的人,他的能力在楊業之上,是北宋的開國名將之一。 在明代著作廣名將傳中收錄的一百名將中,潘美在北宋排第四,而楊業卻沒有入榜。要為潘美正名,最關鍵的就是要還原陳家谷口那一戰的真實經過。當時潘美是主將,楊業是副將。另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監軍王侁。在北宋時期,監軍是個臨時安排到戰鬥部隊當中的一個官名,一般呢是由皇帝身邊的宦官擔任。這個職位既不是副職,也不是主官,但是卻有監督和轄制的權力。可以這麼理解,王的這個監軍,雖然說沒有調派軍隊的權利,但是卻有殺主帥的權利。陳家谷口之戰那一日,潘美最初確實是依照和楊業的約定,和王侁一起率兵在陳家谷口。但是等到了當天上午的巳時,缺乏作戰經驗卻大權在握的王侁,就讓潘美帶兵離開了谷口。雖然說潘美曾經制止王侁退兵,但是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宋史中對於這件事情的記載為:“潘美與王領兵列陣於谷口,自寅至巳,王侁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裏”。 從史實來看,潘美和楊業的立場是一致的。楊業之死的主要責任應該在監軍王侁。從後來宋太宗的處分來看也是這樣。潘美受降職處分,而王生則被撤職、發配。盡管歷史與傳說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楊家將忠孝仁義的精神卻得以流傳千年。 《害死楊業的並不是潘仁美,而是另有其人,小說與歷史差距有多大?》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害死楊業的並不是潘仁美,而是另有其人,小說與歷史差距有多大?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