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樓閣深巷,茶園戲台美食,成都石橋古鎮正重現往日繁華》 中小學教師這是當年碼頭的情形《清實錄·乾隆朝實錄》記載:改嘉定議裁之州判,駐簡州石橋井。民國期間在石橋設立安橋保。民國十九年(1930年),石橋井改稱為石橋場;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建制設石橋鎮,這個名字沿襲至今。千裏沱江河流經四川四大古鎮,流到石橋鎮這個地方,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在這裏流淌得極為平緩,成為來往商船停靠的優良碼頭。加之這是從前老成渝公路必經之地,歇腳打尖是最好不過之處。南來北往的客商在這裏歇息交易,給這裏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繁榮。 這是舊時的街市情形青磚黑瓦飛簷,依稀能見當年風采你在石橋鎮隨便走一走,總是會看見一些很有特點的舊式房舍。以前這裏有很多各省的會館,都是青磚黑瓦的大院落。比如下面這樣的院落,那是遍布大街小巷。周傑倫有一首歌,叫《東風破》,裏面有句歌詞: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今天,從這些斑駁著歲月的牆體,我們似乎也能看見當年的車水馬龍。 在陝西街對著楊柳溝的街口,我們看見這樣一座青瓦飛簷的樓房。盡管牆體剝落嚴重,但是依然無損它往日的氣派。這是一座三層的單棟樓房,結實的屋梁,青色的瓦,屋簷屋脊雕鏤著精致的花紋。它們經住了上百年風雨的沖刷侵蝕。它的名字叫關帝廟。以前裏面擺放著很多菩薩。香煙嫋嫋。後面還有院壩,樹木。後來做過糧食倉庫。 臨街的閣樓,別有洞天的深巷在石橋鎮,你隨處可見這樣的深巷。你走在每一條街巷,兩邊都是木板的店鋪一類,不少店鋪上面是臨街的閣樓,估計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陽台。中式的窗戶,用竹竿撐起,你想想西門慶被一根竹竿打到腦袋的那種窗戶應該就明白了。或者古裝戲裏坐在樓上飲茶進酒,可以看街上鬧熱的那種閣樓,就會有立體畫面了。 在這樣的街巷,不時會有一條窄巷,一眼望去極為幽深。裏面卻是別有洞天。裏面很有可能有幾進院落。院落可能不大,有一方“天井”透出深邃遼遠的天空。往往這些院落裏都會有水井。有些院落會很大,裏面多半會有後花園什麼的。裏面花草樹木都少不了。你站在這樣的巷口,可以任意馳騁想象,會不會是魯迅的百草園,抑或是蘇軾的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歷史,故事,傳說,尋常煙火,都在裏面了。 茶館酒肆,樓台戲院既然是商貿中心,來往要地,哪裏少得了茶園子和戲台子。石橋幾乎每條街都有一個規模較大的茶園。臨街一個鋪子,裏面幾十上百把椅子,頗有點陣勢。川西一帶常見的那種竹椅木桌的茶園,燒水是老虎灶,上面一排甚至兩排長嘴水壺。逢場趕集尤為熱鬧。有規模一點的會有唱戲的。還有下棋玩長牌的,聊天擺龍門陣的,熱鬧至極。 有茶園也少不了戲台子。當然主要是唱川戲了。戲園子和戲台都不大,中式的院落,擺滿竹椅木桌。常常表演些《花田寫扇》、《白蛇傳》、《柳蔭記》、《禦河橋》、《燕燕》、《紅梅贈君家》等等劇目。鼓、鑼、嗩呐一響,高腔一起,似乎整座小鎮都可以免費聽戲了。台上的表演得熱火朝天,台下的悲喜交加,台上台下,氣氛融為一片。 石橋掛面,和糖油糕簡陽一帶,坊間有這樣的說法:簡陽的包子,石橋的面。即是指石橋掛面。這曾經是朝廷貢品,也是人民大會堂贈品。出現於宋代,現在是中國十大掛面之一。用料考究,專門的面粉、井水、精鹽,工序考究。精細如絲。清湯最好。加以骨頭湯、雞湯之類,撒點蔥花,再有點雞蛋,就是絕好的美味了。這是石橋鎮百姓逢年過節做生必備美食。因為它細長順滑,又有“順口溜”一說。吃一碗,又爽口,又吉利,心滿意足。 除了“貢品”石橋掛面,凡到石橋鎮必嘗的一種小吃叫做“油糕”,分兩種。一種面粉制成,紅糖作餡,工序講究,酥香柔軟,入口化渣。所以現在能做得地道的,只有石橋鎮一家,你在簡陽其它地方不僅不地道,幾乎看不見。另外一種是糯米做成的,中間是綠豆紅糖作餡,它的特點在香脆。工序要求與和糖油糕不同,相對容易,所以簡陽到石橋,幾乎是早餐必備。這兩種油糕其貌不揚,但是味道絕佳,都要現做現吃才可口。 百年老鎮,滄海桑田,它的變化讓無數土生土長的人萬千感慨。依稀尚存的老建築似乎依然等候企盼,在時光中,以不舍的姿態,等候著風采重現的一天。在全面推進成都“東進”戰略之際,簡陽市搶抓東進歷史最佳機遇,加快建設“三新簡陽”、創響“四張名片”步伐,石橋古鎮迎來了煥發青春的節點。強烈希望那些承載著歷史的建築,能永遠留在那片土地上,笑看青山依舊,江水東流。友情提醒:到石橋古裝最好是自駕,有高速公路,也可以坐公交大巴,坐高鐵的話要從簡陽站再坐公交,回頭到石橋。總之都是很方便。 《青瓦樓閣深巷,茶園戲台美食,成都石橋古鎮正重現往日繁華》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青瓦樓閣深巷,茶園戲台美食,成都石橋古鎮正重現往日繁華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