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地球6500萬年前而滅絕,哺乳動物抓住機遇》 探究世間奧秘優質創作者持續了近200萬年一場暴雨從2.34億-2.32億年前的某一天開始,它改變了地質地貌,使曾經統治地球的動物和植物遭到了破壞,新生物種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迅速增強,其中恐龍就是其中的代表。眾所周知,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在6500萬年前而滅絕,哺乳動物抓住這一機遇,在大約1000萬年的時間裏迅速崛起,迅速占據了主要的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占據了恐龍曾經居住的生態位置。 在此之前,中國地質大學的科學小組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證實了持續了兩百萬年的那場持續了兩百萬年的大暴雨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三疊紀劃分為早三疊世、中三疊世和晚三疊世,在晚三疊世出現的這一時期,溫暖濕潤的氣候使暴雨持續時間高達兩百萬年,徹底改變了地質地貌及生物特征。 三疊紀持續了大約5千萬年,它是在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後開始,並在第四次大滅絕後結束的。據信,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是地球上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超過98%的海洋生物和96%以上的陸生生物相繼消失滅絕,比如比較著名的三葉蟲和二齒獸。在三次大滅絕之後,處於主要生態位的物種相繼滅絕,那些頑強生存的物種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期。此時正是地球各大板塊聚集的時候,形成了一塊塊統一的大陸,叫做盤古大陸或泛大陸。看起來大地遼闊,各個物種都能開疆擴土大好的前程,但地球卻迎來了一個極端的氣候。地殼是一塊面積巨大、水汽循環不能到達中心的大陸,這也導致了盤古大陸的幹旱和炎熱,周圍還有更多水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陸也“分久必合,分久必分”,辛梅利亞大陸開始與盤古大陸逐漸分離,在經過兩百萬年的暴雨之後,海水進入大陸內部,季風氣候帶著大量的水汽進入大陸。盤古大陸的紅土被沖入周圍的海洋,科學家們發現,這是深海地質中的“濕漉漉的年代”。 兩百萬年的暴雨對恐龍和其他物種有什麼影響,科學家並不清楚,但是從發現的生物化石中知道,暴雨前恐龍化石只占到脊柱動物化石的5%,暴雨後占到90%。在這場持續了兩百萬年的暴雨中,恐龍成為了地球之王,此後的近一億六千萬年裏發展繁衍了下來,徹底地占據了地球的空間和資源。卡爾尼期洪積事件也使許多物種滅絕,當然也有一些物種乘機崛起,三疊紀早期,它們只生活在盤古大陸南部邊緣,但在那次暴雨之後,它們迅速崛起。 《小行星撞擊地球6500萬年前而滅絕,哺乳動物抓住機遇》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小行星撞擊地球6500萬年前而滅絕,哺乳動物抓住機遇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