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太空的聲音》 國際在線國際在線官方帳號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魏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值得一提的是,表現抗擊疫情主題的歌曲《堅信愛會贏》音視頻此次也搭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月球。人類一直在嘗試用聲音信息的方式對太空進行探索和交流,而太空中的中國聲音也越來越清晰、豐富。太空中的中國聲音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一曲悠揚的《東方紅》樂曲也隨之在浩瀚太空奏響,宣告了中國進入航天時代。50年來,一顆顆衛星、一枚枚火箭、一艘艘飛船,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邁向世界航天強國的曆程,也將更多的中國聲音帶向太空。 2007年,我國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搭載包括古琴曲《流水》在內的30多首樂曲飛向太空。在到達繞月軌道後,“嫦娥一號”於距地球38萬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這一組由全國人民選出的歌曲。2008年,周傑倫作曲並演唱、方文山作詞的奧運歌曲《千山萬水》曾伴著“神舟七號”遨遊太空。 “嫦娥一號”奔月成功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航天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介紹,由於聲音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傳輸,這些聲音實際都是借助無線電波進行傳輸的。“因為聲音是一種機械波,機械波的傳播需要傳輸介質,比如說空氣或者水。但是太空中是沒有這樣的環境的,所以在太空中聲音本身是不能傳播的。聲音如果要傳回地球的話,需要采用無線電的通訊方式。要先將聲音轉換成無線電波,然後再將無線電波轉傳輸到地面。反過來的過程也是一樣的。” 2008年9月27日16時50分左右,神七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監控大屏幕上,拍到航天員翟志剛手持五星紅旗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的一組照片 除了科研目的,將聲音送上太空也是航天知識、太空知識科普的一種重要方式。今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八一03星。八一03星也叫太原號科普衛星,它最大的特點是搭載了“孩子的聲音上太空”大型公益活動芯片,芯片裏存儲了孩子們的歌曲、朗誦、寄語等, 孩子們可以通過地面接收裝置收聽到自己在太空中的聲音。“本來我就對航天很感興趣,參加這次活動之後,我的熱情更加高漲,更加堅定我的人生目標,要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此外,聲音還承載著人類對外星文明的探索。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出發,離開地球,開啟了漫漫太空之旅。“旅行者1號”上攜帶了一張銅質磁盤唱片,這張唱片記載著地球人用55種語言的問候。 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普通話、粵語和吳語。 旅行者1號楊宇光介紹說,目前飛離太陽系最遠的探測器就是“旅行者1號”,它攜帶的唱片通過了特殊設計,可以在宇宙中長時間保存。雖然目前看來這種對地外文明的探索方式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也代表了當時人類對未知世界的珍貴探索。“這個其實是一種聲音的儲存。那麼這種聲音的儲存實際上就是說它是為了將來人類如果說一旦探測器能夠被地外的遙遠的智慧生物截獲,那麼有可能就是說代表人類的一種問候,傳達了人類的信息。” 《遨遊太空的聲音》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遨遊太空的聲音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