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華夏文化龍脈之地,遠古的氣息依然猶存,是一塊風水寶地》 尋遊記旅遊達人,優質創作者【摘星台詠古】黃龍山頂看黃龍,黃龍披綠綠龍黃。盤古故裏尋盤古,龍背梁頭頭背龍。神道嶺旁有神道,通山大道道山通。摘星台上無星摘,空留石台台留空。在陝西的北部有一座小縣城叫黃龍縣,因境內黃龍山而得名。黃龍山,古稱梁山,據說大禹治水以前,梁山橫跨陝西山西兩地,大禹鑿開龍門後,把梁山分成兩半,在山西的部分叫呂梁山,在陝西的部分叫梁山。黃龍縣被譽為陝北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陝西的一葉肺"。 在人們的記憶中陝北大地應該是溝壑縱橫、黃土龜裂、漫天黃沙的樣子。其實那只是陝北留給大家在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短暫片段,具考證在古代的時候陝北大地都是林地蒼翠,滿目青山、天高藍天的景象,如今更是漫山遍野的青翠。黃龍山山高林密,其主峰是今天的神道嶺,向東延伸的一條支脈,是韓城、宜川、黃龍之交通要沖,古稱“大梁山”。 具古籍《詩·大雅·韓奕》載:“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說的就是林木茂盛高聳的大梁山,當時大禹曾在這裏生活,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疆土範圍廣袤修長,浩瀚海洋風光綺麗,大道通天伸向遠方。說的就是今天的包括黃龍山在內的一個區域,在古代,位於高山之巔寬廣的通天大道稱之為神道,神道嶺因此得名。 黃龍山梁川相望,溝壑縱橫,山頂最高點的海拔是1783米,其中心位置就是神道嶺。站在山頂遠望這裏山巒疊嶂,森林茂盛,這裏的歷史文化淵源就像秦嶺一樣源遠流長,傳說盤古死後就埋葬在黃龍山裏。在上古時候這裏就是華夏文化龍脈之地,綿延了數千年遠古的氣息依然猶存,是薈萃人文的一塊風水寶地。 相傳遠古時,這裏四周都是汪洋大海,黃龍山就像一條修長的島嶼蜿蜒在海面之上。在這裏樹木蔥鬱,鳥獸成群猶如人間仙境。突然之間,梁山周圍的大海消失,原來是島嶼的地方卻真正成了山脈。千古神道嶺,難解其神奇,舊時的神道嶺為名副其實的古代關隘要塞之地。今天,曆經滄桑的神道嶺正向遊人傾訴昨天的一幕又一幕的故事。 神道嶺是黃龍山生態旅遊開發的主要景區,山戀疊嶂,林草豐茂,樹木種類繁多,天然植被率高,森林覆蓋率高達87%,是金錢豹、褐馬雞、金雕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於此地,被譽為“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寶石”。這裏文化底蘊深厚,曆代文人騷客吟詩詠歌,留下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主要景點有摘星台、曬經山、趙廉墳傳說、獅子溝奇觀、乾坤灣水上樂園等。 行走在神道嶺,就好像人走在天際一樣,沉醉於神道嶺美麗的景色。攀登到高處登上觀景台,舉目四眺群山,真有杜甫筆下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有詩人描寫神道嶺:“站神道嶺之巔,四周的山峰巳覺眾小低矮,方圓的天際如傘垂沿接地。朝與圓月東西觀望,湖光與山色上下對峙。遠山霧靄蒸騰,近水彩虹當空。給人一種天人合一,人間與仙境同生共舞之感”,這就是從遠古走來千古神道嶺的滄桑。 神道嶺從古到今都是關中地區通往陝北的門戶要塞,古代道路遍布山中縱橫交錯,山頂之巔視野開闊,自然而然成為當時的軍事要地。在明朝萬曆年間,當地守軍在神道嶺的制高點建立了軍事瞭望台,取名“摘星台”。清朝和民國年間都對摘星台修葺和擴建,從現在保存的殘垣斷牆之間,仍然依稀可辨當年軍事防禦設施之雄偉。在天氣晴好時,站在摘星台上可可以遠遠望見黃河。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新修的高速路馬上就要通車了,如今的神道嶺已經失去了古代交通要道的地位,然而當年的繁榮依稀回蕩在山間的小路之上,人們穿梭期間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轉眼之間只有四周叢林蒼鬱的環境是真實的,神道嶺這道山嶺把厚重的歷史和純淨的自然串聯在了群山之間,留給人的只有“黃土高原一葉肺”的美譽。 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的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樂。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世界不只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我看,我聽,我的閱曆就更豐富了。——三毛喜歡加個關注,敬請期待更多精彩。(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這裏是華夏文化龍脈之地,遠古的氣息依然猶存,是一塊風水寶地》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這裏是華夏文化龍脈之地,遠古的氣息依然猶存,是一塊風水寶地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