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歐洲高估了美國的力量,卻低估了的力量》 史海殘雲國際關系學在讀博士,優質創作者作為一名在1994年,以駐華記者身份來到北京生活的外國人,幾十年間,他幾乎見證,切身體會了這個泱泱華夏大國的飛速崛起。他常常發自內心地感歎:中國這些年為全球創造了許多驚喜。澤林在審視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聯系時,也同樣關注到了國際“霸主”,美國對於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國度的虎視眈眈與步步緊逼。甚至,美國政府與時任總統采取了,一系列可以稱之“卑鄙”的手段來進一步封鎖我們的“成長”。澤林知道:在美國令人嘩然的霸道行徑背後,意味著其往日榮光不再,以及中國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歐洲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我們和美國,更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與中國的關系,想必,這就是弗蘭克·澤林此番話真正含義吧。 被低估的中國力量如果說,西方世界對於我們的初印象是什麼,可能定格在了《馬可波羅遊記》裏記載的:那是一塊神秘而物產豐富的東方大陸。彼時的中國,是無數商人向往的寶地,而拿破侖也因為與英國商人幾次交談,從而得出結論: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當他覺醒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之顫抖。但是歷史的發展卻回應了拿破侖的後半句——“感謝上帝!讓他一直沉睡下去吧”。無數商人漂洋過海想要拜訪這頭“雄獅”,他們帶來的工業革命的產物,在乾隆帝眼中卻成為了不足為奇的“奇技淫巧”。那一刻,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才開始意識到,清朝還停留在自我封閉的小農經濟中。 一百多年前,西方資本主義靠堅船利炮就輕易地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甚至,當時很多中國人為了躲避戰亂,不惜跨越重重阻隔移民到了西方大陸。也就是在那一瞬間,歐洲人對於中國的印象瞬間崩塌,從先前的崇拜與向往跌落到了蔑視與鄙夷,他們看不起那片東方大陸的一切,更看不起在他們土地上卑微求生的華裔移民。正如今義務教育裏的歷史課本上記載,蠻夷之地的蠻夷之人,這誇張且令人憤恨的印象就根深蒂固留在了很多西方人的腦海裏。久而久之,即使新中國成立70餘載,很多歐美國家人群的潛意識裏,中國似乎還是那個屈辱的近代史裏落後的中國。 事實上,一味的貶低與輕視並不能阻止中國的發展與騰飛,如果西方世界不以發展的眼光去正視這個蘇醒並且強大的國家,將很難在國家關系中看清自己的位置。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已經躋身國際大都市的行列,中國也徹底打破了“弱國無外交”的場面,想要聽取中國聲音的國家也紛至遝來。 在2020年,這個注定坎坷又不凡的一年裏,中國作為疫情“吹哨人”,以及成功抗疫的優秀榜樣更是刷新了歐洲各國對於中國的腐舊的觀念。今年7月,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部署的全部完成與正式開通,更意味著我們國家在尖端技術領域已經走在了各國前列。中國也在不經意間,驚豔了世界,想必,我們在國際的談判桌上,也開始擁有話語權。而歐洲各國也開始考慮,該如何進一步取得與中國的合作與共同發展。 被高估的美國實力中國必定會在很多領域取代美國,弗蘭克·澤林堅定不移地認為。他在中國二十多年的生活中,深深地感到:“僅約500年的西方霸權即將結束。自從哥倫布意外發現了美洲以來,西方就一直制定世界遊戲的規則。現在,全球平等的世紀開始了……”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從這句作為美國上一任總統的特朗普的競選口號中我們就不難看出:美國,已經失去了往日“不可一世”的輝煌。 正如弗蘭克·澤林所言:歐洲高估了美國的力量。雖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他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卻忽視了其對於新生的市場經濟的損害,例如1997年的金融危機還令不少人記憶猶新。但是美國並沒有吸取教訓,他在金融經濟上的一意孤行,讓本土經濟最終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而一旦有社會矛盾發生,最明顯的後果也直接體現在了經濟矛盾上,就比如今年的疫情就是最好的體現:公司股價下跌,裁員導致失業人數變多,進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負擔…… 美國領導人的財力遠遠超過其自身的政治才幹,這是很多人都能看到的。因為其一直提倡的民主制度,最終也會發展成為金錢政治服務的規章制度。他們在世界的談判桌上宣揚和平與正義,而自己的街頭卻每一刻都在爆發恐怖主義事件;他們光鮮亮麗的強大背後,是無法直視的深淵與黑暗。美國政治家似乎從不考慮自身的不足,他們總以“世界第一”來自稱,甚至強迫歐洲國家來認同這些觀點。但是,一場措不及防的疫情就讓美國陷入了經濟危機的困境,歐盟才意識到,他們還是高估了此時此刻的美國。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崛起“……中國人不想征服我們或打敗我們。但他們希望變得和以前一樣重要,想要話語權。” 弗蘭克·澤林清楚地認識到了這點,往後,也會有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因為,相比較於美國的每況愈下,中國正在以穩健的腳步發展壯大自己。而不同於美國的是,中國的外交合作始終秉持著共贏的原則。中國的技術不再是落後的,而中國的技術也一直都是共享的。合作交流,經驗分享,技術公開,都是中國在國際上收獲贊美之聲的大國之擔當。歐洲人意識到了:中國如今已經崛起,他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可以深度合作的夥伴。過去幾十年裏,中國人市場,西方有技術;如今,中國人也有了技術,這種微妙的變化讓歐洲開始變換思路,也在尋求新的合作方式。 小結:如今,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中國想要尋求平起平坐,而我們也深諳“求生”之道:不是向所謂的“大國”屈服,而是要發展屬於自己的技術,擺脫依賴。弗蘭克·澤林曾經發表文章稱:美國打壓中國技術企業是為自己國家踢了一個烏龍球。近幾年內,在中美貿易戰中,我們看到不少中國企業面對美國的打壓,反而倒逼了自己的技術革新。我們應當堅信自己也是有實力的,堅信沒有誰能阻止中國的崛起的。 《德國專家:歐洲高估了美國的力量,卻低估了的力量》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德國專家:歐洲高估了美國的力量,卻低估了的力量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