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登月前的冷戰太空爭霸:美蘇兩位宗師級大佬隔空鬥法(上)》 誇父逐星空肯尼迪正是這場號召美國人民支持登月計劃的演講,拉開了此後阿波羅七次載人登月偉大工程的序幕!同時,它也使得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爭霸日趨白熱化,在爭奪太空探索的高地中你來我往,高潮迭起!遺憾的是大力推動美國載人登月計劃的肯尼迪總統,卻沒能親耳聽到尼爾阿姆斯特朗的那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經典登月名言。 阿波羅15號讓我們把時間撥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4年的納粹德國中部的諾德豪森,在這裏的兵工廠正加班加點地生產著V-2火箭,大名鼎鼎的V-2火箭可是美蘇太空爭霸的技術起始點,可以說無論是蘇聯的R-7人類首款洲際彈道導彈,還是美國載人登月的重型運載火箭土星五號,都是在它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 納粹德國時期的佩內明德在二戰那個螺旋槳戰鬥機普遍時速六七百公里的年代裏,V-2火箭能憑借5馬赫的時速依靠慣性導航飛行320公里,攜帶著將近1噸的炸藥直接從德國打到英國本土,妄想依靠V-2火箭翻盤的納粹德國,在1944年瘋狂生產了6000餘枚V-2火箭,萬幸的是納粹大勢已去,盟軍攻入了德國本土,V-2火箭停止了對英國的狂轟濫炸。 V-2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情報部門都得到了情報,即納粹德國的V-2火箭生產研發基地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德國東部專門用於研發的佩內明德,另一個是專門進行批量生產的德國中部諾德豪森。原本根據雅爾塔協議,蘇聯將會接管這兩個地區,但是意識到V-2火箭的重要性,1945年4月,美國人專門組織了大批諜報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發起了一場代號為“回形針”的計劃,那就是搶在蘇聯人到來之前,搜刮V-2火箭相關的技術圖紙資料、生產線設備、V-2火箭成品、零部件等。當時搜刮來的這些東西裝了滿滿300節火車,經由13艘貨輪運到了美國國內。 諾德豪森V2火箭基地當然還有最重要的V-2火箭的設計研發人才,美國的諜報人員到處散布消息,許諾那些參與V-2研發生產的工程師、科學家,甚至是工人以豐厚待遇,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安全保障,邀請他們投誠到美國這邊,這招還真管用,為了自身的安危和生活,大約有2000餘名德國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等連帶他們的家眷一起被帶到了美國,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V-2火箭的總設計師和後續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領軍人物,馮·布勞恩! 被俘的馮布勞恩這位馮·布勞恩可謂是頂著主角光環來到人世的火箭天才!1912年3月23日,馮·布勞恩出生於德國一個帶有王室血統的貴族家庭,其父親是當時德國的農業大臣,優渥的家庭和極好的受教育條件使得他18歲就進入了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並且幸運地得到了太空探索領域的泰鬥,也是他的導師赫爾曼·奧博特的賞識。 馮布勞恩和恩師赫爾曼奧博特在大學期間馮布勞恩系統性地學習了火箭相關的理論知識,並且積極參加導師組織的太空旅行協會活動,憑借著刻苦學習和對於太空探索的莫大興趣,馮·布勞恩僅用4年時間便拿到了博士學位,也就是在22歲就獲得了柏林洪堡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 馮布勞恩兄弟三(中間為馮布勞恩)並且,他的博士論文一經發表就被當時的校方列為機密文件,並引起了德國軍方關注,彼時納粹党已經上台執政,意識到火箭技術在軍事領域的重大潛力,軍方立即邀請他出任德國佩內明德大型火箭試驗基地的技術部主任,這一年馮·布勞恩年僅25歲! 馮布勞恩和恩師隨後的日子裏馮·布勞恩開始領導設計A4火箭,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V-2火箭! V-2發射我們切回主線,二戰後期德國的兩個V-2導彈主要生產研發基地已經被美國人搶先一步搜刮的差不多了,當蘇聯士兵從美國人手中接管過來後發現裏面幹幹淨淨的,什麼也沒給他們留下,但是蘇聯的軍事情報局諜報人員經過刺探知曉了美國人先前的行動,於是他們也有樣學樣,只不過是在整個德國境內散布消息,張貼告示,對於那些曾經參加過V-2導彈生產研發的技術工人、科學家、工程師只要願意加入的,都給予優厚待遇,吃住無憂且發工資,這樣就吸引了一大批不願意遠赴重洋到美國的V-2火箭技術人員,前前後後有大約3000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參與到蘇聯的火箭研發當中。 參與回形針計劃的美國科學家合影但是這個時候,蘇聯還遇到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這麼多德國的火箭專家聚集在一起,沒有一個蘇聯自己人來進行領導是不行的,況且研制的是殺傷力巨大的導彈,於是另一位美蘇冷戰期間的宗師級大佬,科羅廖夫就重出江湖,他被委以重任,成為蘇聯的彈道導彈總設計師,開始帶領數千名德國的V-2火箭參與人員開始了彈道導彈研制工作。 科羅廖夫那麼科羅廖夫為什麼是重出江湖,他之前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雖然比不上馮布勞恩的顯赫家庭出身,但科羅廖夫的家庭在當時那個時代也算是相當富裕了。1907年1月12日,科羅廖夫,全名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出生了,他的父親是一名俄語教師,母親是一位富商的女兒,然而三歲時父母離婚,小科羅廖夫就在富裕的外祖父母那裏生活了,因為母親再婚的對象是一位電氣工程師,加上母親在女子高等教育學校學習,所以潛移默化地科羅廖夫就喜歡學習讀書,尤其是和電器、機械相關的內容。 童年的科羅廖夫關鍵是科羅廖夫從青少年時期就對航天航空有濃厚興趣,16歲時他參加了當地的的航空協會,17歲時就自己設計了一架滑翔機,和馮布勞恩一樣的18歲時他考上了基輔理工學院空氣動力學專業,20歲時轉學到著名的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畢業後1931年進入了蘇聯的火箭研發中心,並且受到了人類航天學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賞識。 駕駛滑翔機的科羅廖夫(左一)在這位授業恩師的教導提攜下,1936年年僅29歲的科羅廖夫就出任了列寧格勒的蘇聯噴氣推進研究所總工程師,並且受到了當時蘇聯元帥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的信任和支持。 蘇聯元帥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但是人生的旅程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1937年間蘇聯的大清洗運動中,科羅廖夫被下屬舉報占用國家資金用於火箭研發,因此鋃鐺入獄被發配到西伯利亞古拉格集中營進行勞改。一直到了1942年因為蘇聯被德國打的節節敗退,研制大威力的軍用火箭迫在眉睫,這才想起來遠在西伯利亞的科羅廖夫,因此他又被放出來參加軍用火箭彈的研制工作。 被捕入獄時的科羅廖夫緊接著就是到了我們前文所說的,科羅廖夫重出江湖,開始在1946年擔任蘇聯的彈道導彈總設計師,帶領著德國的一大批火箭專家人才在V-2火箭的基礎上研制出了蘇聯的第一款彈道導彈。講到這裏冷戰期間進行太空爭霸鬥法的兩位主角:科羅廖夫和馮布勞恩,都已經出場了,他們各自在二戰結束前的成長經曆各位都有了初步認知,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兩位宗師級的大佬都進行了哪些精彩的“鬥法”!基本上科羅廖夫對陣馮布勞恩的太空競賽“鬥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科羅廖夫大發神威,接連拿下多個人類探索太空領域的第一榮譽!二戰結束後到了1948年,在將V-2火箭的技術消化吸收後,科羅廖夫帶領蘇聯的導彈設計團隊研制出了R-1彈道導彈,它的射程從V-2火箭的300多公里增加到了600公里,隨後又有了改進型的R-3彈道導彈,這時候的R-3可以說已經脫胎換骨,它的最大射程達到了3000公里。 R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可是科羅廖夫並不滿意,因為在1955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宣布美國將在兩年後的“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而蘇聯高層也向科羅廖夫下了死命令,趕在美國人之前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但科羅廖夫就考慮的更長遠,他考慮研發一種更大射程,更大推力的火箭,它足以把原子彈打到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戰略威懾的同時,還能夠把人造地球衛星送到地球軌道,甚至可以把衛星送到月球軌道。於是1957年R-7火箭應運而生,它的最大射程為8800公里,火箭全長34米,彈徑3米,自重280餘噸,作為彈道導彈時可以攜帶3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打到美國本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洲際彈道導彈。 R-7發射當然,R-7火箭作為運載工具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並不是簡單的拆卸掉火箭的彈頭,換成衛星就完事了。實際上,原本是洲際導彈的R-7設計之初是可以攜帶將近1噸重的核彈頭,但是蘇聯研制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經過多次調整,自重都超過了1.3噸,所以如何將它它推送到近地軌道就是一件頭疼的事情了。再加上,R-7火箭實際上到了1957年8月21日的第三次試射才成功,這個時候距離前文美國人所說的1958年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 R-7火箭這個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科羅廖夫團隊創造性的想出來了“以小博大”的方法,既然重達1.3噸的衛星裝不上去,那我就裝小一點的啊!反正火箭的載重早晚會提高,現在重要的是先拿下第一的名頭,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極大優越性!於是,科羅廖夫團隊將衛星上的各種儀器設備進行簡化,僅僅保留了衛星的溫度測量和電波發射功能,很快就研制出只有不到100公斤的小衛星,並且為了保險起見還一次性造了2顆一樣的小衛星,做個雙保險,哪個發射成功了就宣布哪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斯普特尼克1號緊接著在1957年10月4日,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由R-7火箭改裝而成的運載火箭搭載著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順利地飛向高空。這顆人造地球衛星叫做“斯普特尼克1號”。 斯普特尼克1號打鐵需趁熱,“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成功不足1個月,它的兄弟另外一顆一摸一樣的人造地球衛星被發射到預定軌道,它就是“斯普特尼克2號”,大家所熟知的第一位在宇宙漫遊的小狗“萊卡”也在上面。值得一提的是那個重達1.3噸的大衛星也在半年後的1958年5月發射升空並進入了預定軌道工作。接下來的科羅廖夫勢如破竹,取得了一系列的光輝成績: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1959年1月2號。 蘇聯月球1號探測器成功將人類第一名宇航員送了上太空,尤裏加加林駕駛著人類首個載人飛船東方1號繞著地球漫遊一圈,1961年4月12號。 尤裏加加林成功發射第一顆金星探測器“金星1號”,1961年2月12號。成功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1號”,1962年11月1號。成功將人類第一名女性宇航員瓦蓮京娜·弗拉基米羅夫娜·捷列什科娃送上太空,1963年6月16日。 瓦蓮京娜·弗拉基米羅夫娜·捷列什科娃可以說這一時期蘇聯的太空探索在科羅廖夫帶領下是節節勝利,每個重要節點都是把美國摁在地上摩擦。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的另外一個大佬馮布勞恩在幹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繼續閱讀阿波羅登月前的冷戰太空爭霸:美蘇兩位宗師級大佬隔空鬥法(下)。 《阿波羅登月前的冷戰太空爭霸:美蘇兩位宗師級大佬隔空鬥法(上)》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阿波羅登月前的冷戰太空爭霸:美蘇兩位宗師級大佬隔空鬥法(上)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