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杓鷸10天飛抵》 國際資訊快報 澳洲的東部大杓鷸數量已銳減80%以上 一隻瀕臨滅絕的年輕東部大杓鷸(Eastern Curlew )在它的首次遷徙飛行中,從昆州莫爾頓灣(Moreton Bay)的灘涂飛了約8000公里後,成功抵達中國,引起昆州鳥類愛好者的慶祝,他們還敦促當局加強保護這種候鳥的棲息地。 大杓鷸是世界上最大的遷徙水鳥,在過去的兩年半中,研究人員一直在追蹤這種水鳥的幼鳥,因為它們是在摩頓灣的灘涂附近覓食螃蟹和其他甲殼類動物的。 飛抵中國的這隻水鳥,是被捕獲並裝有微型追蹤器的三隻大杓鷸之一,研究人員因此可以監控它們的運動。 3月中旬,更成熟的大杓鷸向北半球遷移時,研究人員所知的這隻代號為AAJ的三歲大杓鷸仍然落後。 昆州水鳥研究小組的布希(Robert Bush)說,他認為這隻鳥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遷徙。 但是六個星期後,AAJ在夜幕的掩護下開始了它傳奇般的不中斷飛行旅程。 她前過昆州海岸,紐幾內亞中部高原和西太平洋。 起飛十天後,AAJ降落在中國上海東北部寅陽鎮附近的泥灘上。 它將在北部夏季度過黃海沿岸的甲殼類動物覓食。 布希博士說:「令人興奮的是……我對此感到非常激動……有幸遇到這些鳥並照顧它們的健康。」 大杓鷸AAJ的飛行線路 過去30年期間,東部大杓鷸的數量銳減80%以上。 由於大杓鷸通常在5月份飛抵俄羅斯東部的交配地,AAJ的啟程晚極不尋常。 布希博士說:「這是有關年輕東部大杓鷸的一個新發現,也許它們確實比其他年輕鳥類更晚離開,但我們需要研究更多的鳥類才能找到答案。」 在過去的30年中,東部大杓鷸種群數量減少了80%以上-主要是由於沿東澳洲東部的遷徙飛行線路上的泥灘被破壞,這是鳥類遷徙的「高速公路」。 在摩頓灣附近棲息著約1,400名東部大杓鷸,它們是仍存活在澳洲的最大一個大杓鷸群。 摩頓灣被《拉姆薩爾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列為保護區,這是一項保護動物重要棲息地的國際條約。 但是,在海灣南端(靠近AJJ首次發現的地方)升級基礎設施和居民區的開發項目對這種瀕危鳥類生存空間壓力很大。 為此鳥類愛好者和保育團體敦促聯邦和州政府,加強保護澳洲東部沿海灘涂和侯鳥棲息地。 《澳洲大杓鷸10天飛抵》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澳洲大杓鷸10天飛抵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