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選曹操、孫權而選劉備這個弱小勢力?諸葛亮的職業規劃》 當狗容易做人難諸葛亮劇照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 ”,這話是自謙之語,他可從來不是一個耕田務農的普通人。諸葛亮出身琅琊望族,因為父母早逝,全家隨叔父諸葛玄遷居荊州,後來他的大姐嫁給了襄陽望族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他自己娶了荊州名士黃承彥的女兒,可以說諸葛亮和當時荊州上層人士劉表、蔡瑁、蒯良、蒯越等人都有錯綜複雜的姻親關系。所以別看諸葛亮當時隱居隆中,沒有任何官職在身,就憑著人脈關系也是生活無憂的。人選擇工作,首先是生存需求,要賺錢養家糊口,不挨餓了才能去考慮職業發展前景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諸葛亮沒什麼生存壓力,他就是一輩子不出仕,活得也比東漢末年大多數人好,自然就要考慮後兩個因素,穩坐隆中觀天下,為自己選擇一個“好”主公。 諸葛亮劇照諸葛亮隱居隆中的時候,常自比管仲、樂毅這兩位春秋戰國時期的賢才,這裏面其實包含了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和期許。管仲和樂毅的為官崛起之路有個共同特點,都是受到國君賞識,一步登天。管仲是在好友鮑叔牙推薦下,靠才華打動了齊桓公,一躍成了齊國國相,被尊稱為“仲父”,掌一國軍政大權,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樂毅是受到燕昭王賞識,一躍成為燕國亞卿,被委以國政和兵權,進行燕國改革;後來樂毅提出了“與天下共圖齊國”的戰略,被燕昭王任命為上將軍,主導趙、楚、韓、魏、燕五國伐齊,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將燕國推向巔峰。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就是希望找到一個賞識信任自己的君主,一舉掌握一方勢力的軍政權力,而不是在官場上一步一步升遷、熬資曆。再說自我價值的實現。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路豪傑趁勢而起,割據一方,才智之士都在尋找明主,想要一展所學,搏一個錦繡前程。而對於那個時代最頂尖的一小批人來說,追求的就不是簡單的功名利祿,而是要按自己心中的藍圖再造天下,成為江山再次一統的“總設計師”。諸葛亮、荀彧等等都是這樣的人,為了實現理想抱負,連命都可以不要。 孫權、曹操、劉備劇照公元207年,諸葛亮決定出山的時候,天下剩下的勢力已經不多了。益州劉璋懦弱無能,荊州劉表老邁昏聵,漢中張魯、西涼馬騰韓遂不成氣候,能入諸葛亮眼的也就曹操、孫權、劉備了。但曹操、孫權勢力太強,不適合諸葛亮發展,真能滿足他要求的只有劉備。曹操陣營最早是軍事以曹操為核心,曹仁、夏侯惇、夏侯淵等曹氏、夏侯氏宗親為骨幹;行政是以荀彧為核心,潁川士族出身的人才為骨幹;曹操消滅袁紹,平定北方後,又吸收了河北精英,可以說人才鼎盛。另外曹操有“王佐之才”荀彧為他謀劃戰略、主持政務、選拔人才,而荀彧和諸葛亮在才能上是類似的,曹操陣營沒有讓諸葛亮迅速掌權的空間。孫權陣營人才組成更複雜一些,孫堅留下的老班底程普、韓當、黃蓋等人;孫策平定江東時加入的周瑜、張昭等人;公元200年孫權掌權後加入的魯肅,以及大力籠絡的以“吳郡四姓”顧、陸、朱、張為首的士族人才。而且周瑜、魯肅都是出色的戰略家和統帥,沒有諸葛亮發揮的餘地。 劉備和諸葛亮劇照說白了曹操、孫權勢力已經有了相對穩固的權力劃分、完備的人才體系,不可能為了諸葛亮這麼一個新人打破內部的政治平衡,直接讓其占據高位,能力再出眾也不行。而且曹操、孫權勢力本身有進行了多年的發展戰略,船大難掉頭,即使諸葛亮加入後掌握大權,也只能蕭規曹隨,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搞新的一套東西。而劉備陣營內部權力劃分簡單,是劉備的一言堂,方便新人上位;人才匱乏,特別是缺少出謀劃策、制定戰略、總攬全局的人;屢戰屢敗的經曆讓劉備認識到諸葛亮這樣的人對自己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隨著曹操、孫權勢力的擴張,劉備勢力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劉備敢於去賭,也只能去賭諸葛亮能助自己崛起。所以劉備和諸葛亮在隆中深談之後,立馬放權給諸葛亮,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也成了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 劉禪和諸葛亮劇照其實從《隆中對》這個為劉備量身打造的發展戰略也能看出諸葛亮很早就關注到劉備。畢竟中國古代資訊不發達、信息傳播慢,《隆中對》這種具備可行性的長遠規劃光搜集天下各方信息就要不少時間,不可能是諸葛亮臨時想出來的。至於三顧茅廬就是諸葛亮在考驗劉備的心性、胸襟,要確定劉備是不是值得為其賣命的主公罷了。幸運的是劉備通過了諸葛亮的考驗,讓歷史上少了一位隱士,多了一位忠臣與智者的代表諸葛武侯。 《為什麼不選曹操、孫權而選劉備這個弱小勢力?諸葛亮的職業規劃》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為什麼不選曹操、孫權而選劉備這個弱小勢力?諸葛亮的職業規劃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