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飛行之王,科學家研究多年,還沒有完全弄清楚蜻蜓的奧秘》 靚仔講知識飛行之王:蜻蜓地球上現存的昆蟲,經過三億多年的進化,早已具有驚人的飛行能力。其中,認為最為人所熟知的應該是蚊子,盡管我們對蚊子十分厭惡,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這種昆蟲飛行技術的確很強,而且它們在許多情況下,都能以非常靈活的飛行動作輕松地逃脫我們的“魔掌”。不過,蚊子們還有個揮之不去的“噩夢”——蜻蜓,一種肉食性昆蟲,蜻蜓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就是蚊子,據昆蟲學家統計,蜻蜓捕食蚊子的成功率高達90%以上,這足以證明蜻蜓的飛行技術遠勝於蚊子。事實上,蜻蜓的飛行技術可以說是自然界中最高水平的,正因為如此,它們也被稱為飛行之王。 蜻蜓的飛行技巧到底有多厲害?它的飛行速度可高達每小時50公里,比大多數昆蟲要快得多,它們能在高速運動中迅速地靜止下來,並平穩地懸停在空中,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懸停變為高速飛行。而且,蜻蜓在飛行過程中,還能進行沒有任何征兆的“急轉彎”,在追逐獵物的過程中,其瞬間加速度可超過9 g,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它們的捕食成功率。蜻蜓的飛行方向可以是空中的任何方向,你沒有看錯,它是任何方向,無論是下還是上,左還是右,甚至它也可以直接倒飛。 此外,蜻蜓可以一次性飛很遠的距離,很久以前就有人觀察到它們能夠穿越印度洋遷徙到非洲,2016年羅格斯大學生物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有一種薄翅蜻蜓能夠橫跨太平洋,飛行距離可達6440公里。如果從來沒有見過蜻蜓,那麼我們很可能不能想象自然界中會有昆蟲,它們的飛行技巧如此之高。所以,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盡管科學家對蜻蜓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仍然沒有完全弄清它的奧秘,但還是有許多收獲,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蜻蜓的秘密蜻蜓是飛行領域的王者,它有四個巨大的翅膀,它們的翅膀非常輕薄,最薄處的厚度不到2微米,放大後可以看到,蜻蜓的翅膀有一個特殊的網狀翅脈結構,其“主脈”是一個四邊形的網絡,而“次脈”多是五邊形和六邊形,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結構使蜻蜓的翅膀具有很強的韌性。上面的圖片是科學家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蜻蜓翅膀的顯微結構,我們可以看到蜻蜓翅膀表面布滿了納米的圓柱狀結構,當空氣通過翅膀表面時,這些圓柱狀結構不僅能直接影響流體動力學,而且使蜻蜓的翅膀有很好的疏水性,不易沾染水和灰塵。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幾年裏,“顫振”一直是人們在飛行器領域的一個大難題,所謂“顫振”,是指飛行器的機翼在氣動、彈力和慣性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有害的振動,這種振動在飛行過程中越快,“顫振”就越強,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機翼斷裂。像蜻蜓這樣巨大的翅膀,理論上也會發生同樣的“顫振”,但事實上蜻蜓根本沒有受到“顫振”的威脅,這是為什麼?通過對蜻蜓翅膀前緣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被稱為“翼眼”的增厚區域,這一區域能有效地消除蜻蜓高速飛行時的“顫振”。後來的日子裏,人們便模仿蜻蜓,在飛機的機翼上也添加了類似的構造,從而一舉解決了“顫振”的難題。據研究顯示,蜻蜓的每只翅膀都有獨立的肌肉控制,它們也能旋轉,也就是說,蜻蜓在飛行時能分別控制前後翼的傾斜角度和振幅及頻率,通過不同的相位差,就能滿足不同的飛行要求。 比如,蜻蜓的後翅比前翅高4分之1圈,它就能獲得巨大的升力,使後翅在空中平穩地懸停,當後翅比前翅提前90度,它就能獲得巨大的推力,這樣它就能高速飛行,當所有的翅膀都同步時,它就能在某一方向上獲得最大的推力,這樣它就能實現“急轉彎”,並且當所有的翅膀都停止振動時,蜻蜓就能進入滑翔模式,科學家們認為,滑翔模式是蜻蜓能夠進行超遠距離飛行的秘訣。總結飛蛾卓越的飛行技術無愧於“飛行之王”的頭銜,而且他們也是我們人類最好的老師,盡管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飛蛾的奧秘,但科學家們對它的研究從未停止過,期待著在不遠的將來,飛蛾也能像蜻蜓一樣在空中飛翔。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裏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贊、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 《蜻蜓,飛行之王,科學家研究多年,還沒有完全弄清楚蜻蜓的奧秘》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蜻蜓,飛行之王,科學家研究多年,還沒有完全弄清楚蜻蜓的奧秘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