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秦始皇刻意隱瞞的歷史:神秘的昌平君》 有書歷史y萬象大會年度MCN代表賬號01昌平君為何許人也?親愛的書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共讀《秦謎》的第三樁疑案——表叔之謎。從秦王政十年嫪毐之亂呂不韋被免,到統一天下的秦王政二十六年,整整十六年時間,秦國朝廷丞相一職史書上沒有記載。這一時段,秦滅六國政局動蕩,丞相缺失應該不為所信。為了偵破這宗歷史疑案,作者做了大量的追蹤推理,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是相國呂不韋、昌平君和昌文君,呂不韋是商人出身不懂帶兵,真正領兵平叛的應該是昌平君和昌文君,兩人必定是地位僅次於丞相的嬴政心腹重臣。平定叛亂之後,呂不韋受牽連被貶,另兩位功臣的下落史書沒有交代,作者高度懷疑二人之一接替了呂不韋的丞相職務。帶著這個疑問,作者在大量古籍文獻中進行大海撈針般篩查,先後發現以下重要線索。 “昌平君,楚國公子”“史書上沒記載名字”。“楚國的熊悍有同母的弟弟熊猶,負芻及昌平君都是熊猶的庶兄”。“昌平君,楚國的公子,做了丞相,以後遷徙到郢陳”。根據“楚公子”“楚悍庶兄”“做了丞相”幾個關鍵點和破解出土文物銅戈、丞相狀的古文字,作者對昌平君身世作歷史學的“鑽探調查”,得出如下結論:昌平君,本名熊啟,既是楚國公子,也是秦皇室宗親,論輩分是子異的表弟,也就是嬴政的表叔。昌平君自幼在秦國長大,23歲隨著子異登基進入政界,26歲躋身輔助幼王嬴政的大臣之列,成為楚系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35歲接替呂不韋任丞相,46歲免相出京,遷徙到郢陳。02遷徙郢陳的原因位高權重的昌平君到底犯了哪條律例,為什麼被“遷徙到郢陳”呢?“荊軻刺秦”失敗後,嬴政受到刺激,秦國舉兵攻占燕國。這時,韓國、趙國已被收編,嬴政籌劃把下一個攻擊目標定為楚國。朝庭君臣多次組織會議討論攻楚方案,史書唯獨沒有記載右丞相昌平君的言論和態度。想來理由很簡單,楚國是昌平君的祖國,他是楚考烈王的庶子,當時的楚王負芻是他的庶兄弟,身為秦國丞相的楚公子處境應該是非常尷尬和微妙的。 秦國滅韓三年後,韓王安從新鄭被遷徙到郢陳,這件事成了新鄭暴發大規模反秦叛亂的導火索。叛亂被鎮壓,韓王受牽連而死。郢陳是楚國故都,這時,嬴政急需一名得力幹將過去,一方面為新鄭之亂和已故韓王善後,一方面安撫人心穩定該地區動蕩不安的局勢。以上是嬴政外派昌平君的目的之一,目的之二,嬴政趁機將昌平君從權利中心排除出去,為滅楚清除障礙,也利於建立聽命於自己的新政權。“秦王政二十年年,韓王居住在郢陳”“秦王政二十年年,韓王死。昌平君來到這裏,有敢死隊跟隨。”可見,嬴政派昌平君去郢陳,實屬當時複雜國際形勢下一箭雙雕的上上策。03起兵反秦的合理猜想昌平君雖然是秦國的高官貴胄,可是秦史對他的記載少之又少。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來郢陳,秦王政二十三年,他再一次在史書出現,“楚國將軍項燕立昌平君為楚王,在淮南起事反秦。”其間的秦王政二十二年,史書空白。在《白起王翦列傳》中,為交待王翦隱退後複出牽出一個小片段:二十二年李信攻打楚國,楚軍大敗,就在這時,李信不可思議地掉頭攻擊秦國領土內的郢陳。一支楚軍尾追不舍,一舉大破李信部隊,李信損兵折將而歸。李信為何突然進攻郢陳?郢陳發生了什麼?秦史對這些一概不提,秦政府隱瞞的這段歷史到底發生了什麼?秦始皇究竟想隱瞞什麼?在史學家看來,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郢陳出現了叛亂。這時正好是昌平君到郢陳第二年。只要補上昌平君起兵反秦,這段歷史就一清二楚了。秦王政二十三年,老將王翦複出,統領六十萬大軍二次攻打楚國。秦軍一部包圍郢陳,久攻不下。秦軍大部所向披靡,攻入楚國首都,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淪喪,國王被俘。國家不可一日無主,昌平君被楚軍大將項燕擁立為新的楚王,在淮南領導秦國軍民繼續抗秦。秦王政二十四年,《秦始皇本紀》紀事如下:“王翦、蒙武攻打楚國,楚軍大敗,昌平君死,項燕自殺。” 《被秦始皇刻意隱瞞的歷史:神秘的昌平君》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被秦始皇刻意隱瞞的歷史:神秘的昌平君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