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歷史文化“密碼”之零陵文廟》 紅網紅網官方帳號零陵文廟始建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初為縣學,建在黃葉渡口、愚溪橋的左側,後移至城東。元至正二十年(1360)毀於戰亂。明洪武三年(1370),零陵知縣馬裕在城南重建,但城南地勢較低,雨季來臨時瀟水水位暴漲,多次被淹。為避水患,弘治三年(1490)再次將縣學遷到了城北。嘉靖二十四年(1546),再次遷往城東,因由湖南巡撫的參與並親自選擇地點,所以這一次縣學建設的規模要比之前大很多。 據康熙《零陵縣志》載:“創建先師廟,前為左右東西廡,又前為戟門,下為頖池、為檔星門,廟左為明倫堂,下為二齋,曰興賢,曰育才,為儀門。門外有青雲橋,又前為儒學門。殿右為名宦祠,為鄉賢祠,殿後為啟聖祠,為敬一堂,左為教諭。廨右為訓導,廨明末毀於兵火”。可謂規模宏大,充分體現了明代地方官員對於零陵文化發展的重視。在嘉靖二十四年的重修後,文廟日漸衰敗。清代順治十四年(1651),零陵知縣劉方至於原址重建,康熙八年(1669),知縣吳志灝對其進行了一次修繕,此後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縣王元弼、雍正四年(1726)知縣劉尚質、教諭徐源舒先後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繕或重建。乾隆四年(1739),知縣徐錫仁改遷到縣署後方。但因此地地勢較低,濕氣較重,故乾隆四十年(1775)在知縣黃九敘等人的主持下遷回城東舊址附近高地。 此次重建奠定了零陵文廟現在的規模格局:正中為大成殿,殿後稍偏西的位置為崇聖祠,殿前為東西兩廡,兩廡前正對大成殿的為大成門,左右兩側的戟門為檔星門,西南側有泮池。戟門再往左前則是名宦祠、孝子祠和節婦祠,右前方為鄉賢祠和明倫堂,明倫堂後為教諭署。後隨著時間流逝,文廟日漸損壞,嘉慶八年(1803),知縣李清英等人對文廟進行了一次大修,翻新正殿、兩廡,各處窗扇;對戟門進行改建,崇聖祠居中重建。道光元年(1821)重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因大殿和兩廡門牆損壞倒塌,在縣中紳士的倡議下再次重建,這次重建曆經多年才完成,但未改變文廟的大體格局,只是將位置再次向北移動了數十步(即今日文廟的位置),使其規制更加完備。晚清文廟建制完備,時至今日又經過了百餘年的曆程,現僅存大成殿及東西兩廡,總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零陵文廟建築風格獨特,無論是在建築表現手法上,還是在裝飾構件表達的具體內涵方面,都滲透著鮮明的湘南民族個性風格,尤其是將古代廟宇建築傳統作法與永州地方民族建築的技巧不露痕跡奇妙的融於一體則更是難能可貴。現存於零陵文廟的眾多石雕中,許多是屢次遷移之後保存下來的明代石雕作品。 另有多處木刻石雕,內容十分豐富,有傳統的龍鳳造型,有反映古代歷史的人物故事,有體現民俗風情的山川風物,還有別出心裁的地方掌故;工藝手法多姿多彩,有陰刻、淺浮雕、圓雕、堆塑,還有鏤空雕刻。更令人叫絕的是,漢白玉浮雕雲龍石柱和漢白玉五龍禦路石,圖案結構繁縟複雜,互相纏繞,卻整體輪廓分明,形象栩栩如生,可謂精美絕倫,實非能工巧匠之大手筆不能為之。而其圓雕石作,獅的威武,象的笨拙,人物、花卉、儀仗、生活圖景的寫實手法,看似隨手而來,實是得之於心。它們共同構成了一組石雕藝術的長廊,表現了卓越的藝術價值,凝聚了永州零陵人民獨具匠心的聰明才智。(作者劉輝 系零陵區文物保護中心) 《永州歷史文化“密碼”之零陵文廟》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永州歷史文化“密碼”之零陵文廟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