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將在南沙崛起,沖刺商業航天“第一極”》 廣州日報《廣州日報》官方帳號昔日灘塗遍地,今日高樓林立。作為廣州市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肩負著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等多重國家戰略使命。而發展,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命題”。 千億級的航天航空產業正在南沙布局,未來這裏將是中國航天“第三極”,中國商業航天“第一極”,世界最先進的中小型火箭將從南沙走向星空,中國商業航天夢將從這裏啟航。記者從南沙獲悉,南沙產業正從傳統產業邁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商業火箭、智能船舶等先進產業,產業“蝶變”鋪就“空海地”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灣區創新燈塔”南沙正成為大灣區的“產業擔當”,在星辰大海裏創造未來。 中國商業航天夢將從南沙啟航中國夢,航天夢。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結出碩果。6月17日,無數人仰望太空。這一天,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以來飛天夢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同一時間,中科宇航在廣州南沙區加快建設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該基地首期將於2022年正式投產,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商業火箭將從南沙出發,飛向太空。 “在商用中小型火箭領域,我們實力已超越世界巨頭。中國飛天夢變為現實用了上千年,但我們從跟跑到領跑,僅用了兩年多!”中科宇航(廣州)裝備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毅強透露,南沙制造的商業中小型火箭多個系數世界領先。作為我國海上發射的最早的倡導者,他在走遍全國後最終選擇將全國生產基地落地南沙,面朝大海、交通樞紐鏈接全球是重要原因。“我們正在布局建設專用海上發射船,具備遠洋發射能力,未來火箭下了生產線可直接坐船出海。”南沙還將成為火箭發射的“大腦”,不管火箭去往戈壁還是大海,只需要在南沙總指揮部按下發射按鈕,火箭就會飛向太空。 未來在廣州南沙,一座千億級的航天航空產業集群正在崛起。自今年3月動工後,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這裏將成為集研制、生產、實驗、總裝及測試於一體的固體火箭生產基地,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中科宇航作為鏈主企業進駐南沙,也吸引了上下遊產業進駐。隨著明年年底基地落成,這裏將雲集眾多上下遊企業,將推動南沙集聚空天飛行器研制、總裝總測、宇航動力、衛星研制等高端裝備制造資源,能夠牽引測控運維、發射服務、關鍵部件等上下遊企業構建全產業鏈集群。 未來在南沙或將崛起一座“中國太空城”,遊客可以隔著玻璃幕牆參觀火箭生產線,可以近距離看著火箭一聲號令下騰空;衛星影像可實時共享,市民可以在少年宮、博物館、商業區的大屏幕上實時觀測到途經廣州上空的衛星影像……在楊毅強的描畫中,中國商業航天夢的藍圖在廣州徐徐展開。“我們有信心,這裏將成為中國航天‘第三極’,中國商業航天‘第一極’。” 打造大灣區海洋科研攻關“新地標” 中國夢,海洋夢。向海而興,“濱海新城”南沙不斷深耕海洋經濟板塊。 3月20日國內排水量最大、性能最強的海洋綜合科學考察船在南沙簽約;6月8日全球最大的火車專用運輸船在南沙雲交付,6月18日國內首艘智能半潛船在南沙命名交付……這些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智能船舶為我國“大國重器”榜單再添新成員,將由南沙啟航,駛向深藍。被視為大灣區海洋科研攻關“新地標”的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海洋實驗室海洋科技支撐平台正在建設。“實驗室選擇落戶南沙,是看中了南沙的濱海環境和生態發展理念,這與實驗室在島嶼島礁可持續開發研究、大科學裝置建設等方面的需求相契合。”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南方海洋科學和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介紹,依托天然氣水合物鑽采船、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等大平台、大裝置,實驗室將聚焦8大海洋科學前沿基礎研究,發展7大海洋高新技術研發方向。這裏將建成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發基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海洋高科技產業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買全球、賣全球”大通道在南沙開啟。南沙努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港,南沙保稅港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進一步推廣功能集成度最高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2020年12月,南沙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至14.85小時、1.7小時,同比壓縮53.30%、50.75%,遠洋貨物快速進出。 如今的南沙正瞄准打造廣深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到2025年全區海洋產業產值力爭達630億元。 百年科學城引領科技創新 中國夢,科技夢。走向“深藍”的廣州海洋產業,最終依賴的是腹地強大的科技實力。 在如火如荼建設的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工程,承載的是打造廣州“百年科學城”的目標。大手筆、高站位,南沙科學城規劃總面積99平方公里,將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 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南海所、植物園等10多家中科院系科研機構已經啟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在加快建設,一大批重點圍繞深海、深空、深地等領域的科研院所已在南沙形成集聚態勢,還將協同中新廣州知識城,串聯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等關鍵節點,合力打造廣州科技創新軸。 百年科學城建設號角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智能網聯汽車、第三代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經在南沙蔚然成風,從工業重地到科創高地,南沙已經實現了快速變道。 依托南沙科學城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南沙科學城正加強與多地聯動,打造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南沙正著力建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高地,攜手大灣區城市群共同吹響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號角。 成果:GDP增速連續“領跑” “全產業鏈招商”成為南沙加快匯聚全球創新產業的重要原因。從招商引資入手,南沙區聚焦全產業鏈招商,搭建好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平台,高質量引進培育產業主導型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加快補足產業發展核心要素,為企業、人才在南沙投資興業營造優質產業“朋友圈”、“生態圈”,吸引未來產業龍頭紛至遝來。 北有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節能環保、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日趨成型,南有海洋科技、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與健康、港航物流等海洋經濟未來產業帶加快建設,南沙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換來經濟發展強勁動力。 10.5%、7.1%,這是過去兩年南沙GDP的增速,GDP增速連續兩年領跑全市。 回顧整個“十三五”,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近兩位數增長。 同時,產業發展離不開南沙軟硬環境的全面提升。南沙對標國際一流標准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改革“南沙樣本”,全力創建國內首個國際化人才特區,加快南沙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一大批高精尖特人才匯聚南沙。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新的征程,南沙正揚帆起航。在今年廣州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南沙被“點名”95次,次數位列11個區第一。在近日南沙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今後五年全區GDP年均增速10%左右,總量力爭達到3000億元。同時還將推動科技創新、現代產業、智慧城市十大工程投資4062億元。 南沙在下一個五年中向著“灣區創新燈塔、改革開放標杆、全球服務樞紐、未來城市典範”的目標穩步前行。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董業衡、耿旭靜 通訊員 南宣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曉宜 《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將在南沙崛起,沖刺商業航天“第一極”》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將在南沙崛起,沖刺商業航天“第一極”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