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學領域的寶藏學者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莊文穎》 身邊24小時瀟湘晨報旗下民生新聞帳號中國對真菌的研究綿延千年我國對於真菌的認識和利用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能夠利用真菌發酵來釀酒;距今1800多年前,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12種真菌藥物,其中茯苓、雷丸、紫芝、木耳等至今仍在沿用。由此可見,中國是利用真菌最早的國家之一。截至目前,我國已知菌物約2.1萬種,已出版的《中國真菌志》記錄我國菌物905屬8873種,是我國菌物物種資源、形態特征、生態習性、地理分布、經濟價值等方面的綜合信息庫,其編研工作仍在進行中。由於真菌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研究也日趨廣泛和深入。中國真菌學領域的寶藏學者在當今真菌學領域中,有一本國際權威的真菌學工具書,叫做DICTIONARY OF THE FUNGI,譯為《真菌字典》,而應邀參與該字典第九版編寫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學者就是莊文穎院士。此外,美國哈佛大學Pfister教授等學者曾以莊文穎的名字命名了一個真菌新屬——文穎盤菌屬。她還是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首位當選的美洲真菌學會外籍榮譽會士的中國籍學者,足見國內外真菌學領域的同行對莊文穎院士學術貢獻的認可。 日前,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科協等部門首次聯合開展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莊文穎被遴選為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真菌於無聲處見真章談起真菌,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起手足癬和胃粘膜真菌感染困擾著我們的健康,不免有些“談菌色變”。與之相反,舌尖上的美味——食用蘑菇同樣也是真菌,它們在密林深處靈動跳躍又香氣撲鼻。還有白酒、腐乳、紅曲、醬等發酵食品和調味品都離不開真菌。然而這些都只是真菌界的冰山一角。真菌種類繁多,是獨立於動物和植物之外的真核生物。盡管我們對真菌的利用已有幾千年,但人類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真菌的歷史並不算長,如何揭示更多種真菌生存和發展的規律,進而獲得利用真菌的知識和技能,最終達到讓真菌這類特殊的生物更好地服務人類,正是全世界的真菌學家們一直苦苦探尋的奇妙之路。專注一生且心系祖國北京中軸線的北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繁茂,鬱鬱蔥蔥。與之遙相呼應的中國科學院奧運村科技園同樣如同生態公園一般幽靜典雅,其中就蘊藏著我國研究真菌學的殿堂——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這也是學生時代的莊文穎內心深處最向往的地方。來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莊文穎,師從著名的菌物學家餘永年教授,餘永年教授是戴芳瀾院士的學生,一生致力於真菌學研究,成果頗豐,他身上那種對於學術研究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對莊文穎的學術生涯影響頗為深遠。 工作能力突出的莊文穎獲得公派出國的機會,傳承老一輩真菌學家鑽研治學的精神,肩負填補我國真菌研究領域當時盤菌分類研究空白的使命。1988年,獲得了博士學位的莊文穎並沒有留戀國外相對先進的科研條件,而是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為中國的真菌學研究貢獻力量。回國後的莊文穎開始把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知識付諸於實際行動中去,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她和她的野外科考團隊踏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克服了種種惡劣的自然條件,采集到了大量寶貴的真菌標本,並把它們帶回了中科院菌物標本館。1953年,戴芳瀾院士和王雲章先生與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標本館,累積了在包括莊文穎院士在內的幾代中國科學家搜集整理的國內外標本資料,來自包括南北極在內的11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34個省份的館藏標本53.6萬份,其規模世界排名第四、亞洲第一。投身這項事業半個世紀的莊文穎院士回望早期簡陋的烘幹標本方式,感慨祖國的飛速發展進步。標本館自1981年對外開放以來,累計向外借閱了標本10萬多份,供全世界學者從事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中國真菌志》的編研得益於這個標本館提供的有力支撐。中國孢子植物志的編研工作是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孢子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主持下,有計劃地編輯出版關於中國孢子植物資源系統性分類的大型系列著作,是中國孢子植物資源的綜合信息庫和系統性分類研究成果的總結。莊文穎院士任孢編會的副主編、負責《中國真菌志》卷冊的終審,同時承擔了多個卷冊的編研任務,開展了大量野外考察、標本采集、分類鑒定和志書撰寫工作。截至目前,由莊院士主編的6卷已陸續出版。《中國真菌志》的編研工作也將在莊院士的帶領下繼續開展,讓我國真菌學研究的火種繼續傳遞。在國際學術領域帶領團隊闖出新天地 莊文穎院士深耕真菌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近50年,發表學術論文280餘篇,SCI收錄刊物中178篇,其中包括對盤菌3個屬的世界專著性研究;主編著作9部,參編9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發表真菌新科1個、新屬13個、新種360餘個。關於SCI收錄真菌學研究的論文,莊院士有一段津津樂道的科研經歷。曾經有人認為,在SCI發表論文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但是莊院士帶領團隊完成的一項科研工作,在僅有的三萬元經費支持下,組織團隊發表了7篇SCI論文。浩瀚宇宙,對生物分類學與多樣性的研究是整個生命科學的基礎,也是人類認識生物,利用生物資源的基礎。有些真菌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但有些真菌卻能挽救人類的生命。真菌學工作者們研究真菌的最終目的是要讓真菌為人類所用。抗生素就是利用微生物研究成果改變人類健康的重大突破。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某些微生物對另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抑制作用,並把這種現象稱為抗生。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揭示出抗生現象的本質,從某些微生物體內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稱作抗生素。抗生素的發現是生物學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其中第一種來自真核生物而被發現並使用的抗生素就來源於真菌。莊文穎院士數十年潛心研究我國真菌系統分類學、物種多樣性與資源可利用性評價,碩果累累。她澄清了部分類群的分類地位和命名問題,發現了許多真菌新分類單元,豐富了人類對於物種多樣性的認知,對我國真菌學研究和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根據莊文穎院士歷時10年對我國子囊菌門真菌中的肉座菌科進行了全面的形態學和系統分類研究,出版了《中國真菌志》第60卷,記錄該科6屬244種,這一著作對世界範圍內該類群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真菌來源產品的全方位開發,真菌的應用從醫療和工業逐步拓展到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靈芝孢子粉、蟲草、灰樹花等的出現體現了真菌應用的拓展,不僅滲透到了養生保健行業,食藥用菌的飛速發展,還成為了我國部分地區脫貧攻堅戰的一把新利器。如今,莊文穎院士的研究重心也開始慢慢拓展,她和團隊正努力將多年積累的真菌資源和基礎性研究成果向服務於國家需求轉化,挖掘真菌資源的可利用性並使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為區別於動物和植物的一大類真核生物,真菌無處不在,形態多樣。它們是一個由強大而古老的生命群體構成的奇異世界,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筆巨大財富,等待我們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盡管中國古代就已經開始利用真菌,但我們目前對真菌的認知相對於真菌這個龐大的群體來說,只是滄海一粟。科學的研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奮鬥;探索未來,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事業。祖國科研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像莊院士這樣求實創新、嚴謹鑽研的科學家,始終向科學深處要答案,把傳承和創新放在心尖,時刻關注青年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成長。年過古稀卻仍舊保持對學科前沿的敏銳洞察力,雖腳步蹣跚但仍保有對真菌學研究和培育新人的極大熱情。這就是莊文穎院士,她笑著告訴我們,如果有來生,她一定還會選擇投身於這份光榮的科研工作中,如今科研條件好了,自己能探索的一定還有很多。【來源:新華社客戶端】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真菌學領域的寶藏學者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莊文穎》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真菌學領域的寶藏學者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莊文穎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