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會戰:扭轉蘇聯敗局,為何一場戰役就令德軍元氣大傷?》 WarOH協虎歷史領域愛好者歷來只要發生戰爭,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最受傷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家園被毀,城市被炸,失去親人,成為戰爭的犧牲品。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德國納粹和意大利、日本組成的法西斯聯盟,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痛,因為這場戰爭犧牲的人民和戰士不計其數。而希特勒又被稱為戰爭魔鬼,為了擴張德國人的生存空間,提升本國的經濟實力,不惜發動戰爭,占領與德國接壤的國家和土地,以及豐厚的能源。也因為周邊的小國家忌憚德國的軍事能力,希特勒不費一兵一卒就占領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許是因為之前的侵占太順利了,德國開始覬覦蘇聯這個擁有2000多公里的領土大國。蘇德戰爭初期,納粹德國一路打了不少勝仗,為何卻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元氣大傷?德國發動這場戰役,到底是何目的?這場戰役為什麼會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一、德國侵略蘇聯的目的——政治和經濟希特勒野心很大,利用德國兵力強大、武器先進的優勢一路侵占了歐洲14個國家,將南斯拉夫、匈牙利等都變成了自己的附庸品。盡管戰績頗豐,但希特勒並不滿足,妄想一統歐洲,隨後又快制定了“巴巴薩計劃”,准備快速解決掉這個歐洲境內最大的障礙國——蘇聯。希特勒侵略蘇聯,除了想霸占小麥和石油這些稀缺能源,還有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希特勒的偏執的政治思維,妄圖在政治和經濟上控制蘇聯。究其原因,大致分為這幾點:首先,希特勒妄圖統一歐洲。在戰爭狂魔希特勒眼中,只有德國的血統才是正宗的歐洲血統,其他國家都需要被清洗。何況蘇聯是打通英法的必經之路,蘇聯這個民族血統不優秀,需要德國的日耳曼民族血統去拯救。其次,蘇聯擁有2000多公里的廣袤土地,橫跨亞歐兩個板塊,而且擁有數量龐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對於德國這樣的能源稀缺的國家,蘇聯就是塊香餑餑,侵占了蘇聯,不僅可以利用這些豐富的能源供應自己國家的重型機械,還可以擴展外貿資源,賺其他歐洲小國的錢。這樣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自然要發動戰爭搶到手。 最後,源於希特勒的戰略規劃,想要占領英國,必須經過蘇聯。先統一歐洲,才能統一世界。所以蘇聯這場戰爭,是非打不可。按照希特勒的計劃,分三路從北方、中央和南方同時入侵,企圖先占領列寧格勒,計劃用3個月的時間完全占領蘇聯。據史料記載,希特勒針對蘇聯的侵略計劃,堪稱獨家定制,蘇聯不同於以往的歐洲小國,工業發達,地大物廣,小麥和石油豐富,占領了列寧格勒,就能保證充分的石油供給,以此控制蘇聯的政治和經濟。對之後攻占莫斯科和基輔這兩個城市百利而無一害,利用蘇聯的的原料供給,從而解決德國遠程運送燃料的一大難題。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自德意日發動發動法西斯戰爭以來,殘酷的戰役不少,但是傷亡率和血腥程度都比不上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長達199天,從1942年的夏天打到了第二年的冬天,雙方損傷人數高達200萬,其中還包括大量蘇聯民眾,餓死和凍死的士兵更是不計其數,可見這場戰役有多艱難!斯大林格勒戰役初期,希特勒還使用了調虎離山的兵法,明面上進攻莫斯科,實際將主要兵力集中攻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這個“藍色行動”的計劃,目的就是奪取蘇聯的石油產地和工業重地。戰役初期,斯大林也一度以為希特勒領導的納粹意圖攻擊莫斯科,直取俄羅斯的首都。所以當時的蘇聯紅軍主力都布置在莫斯科附近,誰曾想莫斯科只是希特勒放出的煙霧彈,德軍一路攻占了頓河、頓巴斯地區,直指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這個藍色行動,打得蘇聯措手不及,也因為蘇聯高層的誤判,導致了蘇德戰爭初期, 德軍一路取勝,而蘇聯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趨勢。 其實希特勒制定計劃時,就懂得白占領一座城市並不能影響到整個國家,相反還會像拿破侖那樣最終失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政治上摧毀蘇聯人民的紅色信仰,經濟上占領他們的能源,這樣才能完全拿捏住國家的命脈。所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這兩座城市,堅決不能落入敵方手中。一旦被敵方攻占,斯大林格勒城中的250萬平民將性命不保,還會切斷蘇聯士兵的補給線,最後的結果就是彈盡糧絕,困在城中被迫成為德軍的俘虜。對蘇聯民眾來說,這場戰役只能贏不能輸,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役,更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對此,斯大林也將蘇聯紅軍的最高統帥由華西列夫斯基上將換為朱可夫。 為了這次戰役,希特勒早就開始征募士兵,從自己國家和匈牙利、西班牙等附屬國共征集了52個師,還對進攻蘇聯的南線兵力進行撤番重組,整編成了A、B兩個軍群。德軍先對學校、醫院、電力等重點地方,進行輪番轟炸,使整個城市瞬間陷入癱瘓。蘇聯紅軍的伏爾加河供給線接連遭遇輪番轟炸,食物和彈藥無法運送,導致120萬蘇聯平民死於饑荒。1941年12月,保盧斯奉命執行4天之內拿下斯大林格勒的任務,保盧斯采用坦克等重型機械進行火力狂轟。隨後,整座城市變為廢墟,坦克無法繼續發揮作用,雙方進入相持階段。這場戰爭打得異常焦灼,朱可夫更是制定了巷戰戰略,帶領民眾奮死抵抗。隨後朱可夫集結兵力對德軍展開大反攻,最終蘇聯紅軍從3個方向包圍了滯留在城中的27萬德軍,這場戰役以德軍投降,蘇聯戰勝結束。三、最後結果這場戰役後,德軍主力部隊大受損,元氣大傷。加上戰線拉得太長,補給不到位,戰場上由主動出擊變成了被動挨打。更嚴重的是,德國士兵開始質疑希特勒的動機,漸漸失去信心,銳氣大減。尤其是保盧斯投降後,德軍內部矛盾四起,剩餘的北線德軍更是消極抗戰,失敗已是必然。 這場戰役之所以稱為二戰的轉折點,是因為雙方實力懸殊,蘇聯民眾頑強抵抗,讓世界各國人民看到殘暴的納粹党是可以被戰勝的,極大地增強了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決心。當然了,保家衛國是正義之戰,正義終將勝利!文/向陽而生參考資料:1、《被誤讀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高強2、《致命錯誤——希特勒的第45號訓令讓德軍兵敗斯大林格勒》,董利雄、吳巍3、《德軍兵敗斯大林格勒原因探析》,蔣鏘 《斯大林格勒會戰:扭轉蘇聯敗局,為何一場戰役就令德軍元氣大傷?》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斯大林格勒會戰:扭轉蘇聯敗局,為何一場戰役就令德軍元氣大傷?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