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的根在大陸,我們一起喝高鐵奶茶去台灣》 發現新奇文化19:03小時候我生活在福建最南端的一座島上,這裏就是東山島。一座與台灣有深切歷史淵源的小島。從小在沃角村生活就聽大人們經常談論跟台灣有關的事情,記得90年代初大陸的發展相對比較落後,關於海上的天氣預報的廣播其實我們老一輩的都是拿收音機收聽台灣的電台,娛樂也是聽那邊的欄目。可能大家會很奇怪為什麼是聽那邊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都講閩南話。台灣那邊的廣播欄目基本都用閩南話播報,我們的腔調一致,文化一樣,說話可以聽懂這裏面的梗,在海上打魚生活基本是比較枯燥的,所以老一輩都人手一台收音機。記得初中的時候我跟著我們家漁船去台灣海峽捕魚,在海上跟台灣漁船碰面還經常打招呼,有時候甚至會交換一下吃的喝的。也經常看到我們村漁港停有台灣漁船在那躲避台風天。我還有個台灣伯伯也回來過,90年代那時候大人們都說台灣人“錢淹腳目”大概的意思就是很有錢,當時給我包了個200多的紅包,那時的200元確實是不少。所以在我的童年記憶裏根本不知道台灣和大陸還是分離狀態。 東山島南門灣 東山島沃角灣 東山島沃角村後來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時候還是小學有一篇課文是餘光中的《鄉愁》“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通過語文老師的解讀我才清楚了台灣和大陸沒有統一。但在我生活中給我的感覺是兩岸民眾和文化一直連結在一起的沒有分開過。 餘光中《鄉愁》比如說東山關帝廟是台灣眾多關帝廟分靈入台的祖廟,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關系。明永歷18年(1663)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撤離銅山歸台灣,寧靖王朱術桂特地在王府內建造了從銅陵關帝廟分靈過台灣的關帝廟,廟宇仿效銅陵關帝廟形式建造。清康熙23年(1683)水師提督施琅率師複台後,官兵們把“銅陵關帝廟”香火分布台灣。 每年農歷五月十三關帝聖誕期間,東山縣皆舉辦關帝文化節,每次文化節,台灣的各大關帝宮廟以及大陸的湖北當陽、河南洛陽、山西運城等地的關帝廟以及世界各地研究關帝文化的專家學者,皆組團到東山參加盛典。 東山關帝廟 東山關帝廟1995年1月,東山關帝廟神像從東山港出發,直航抵達台灣,並在台灣全島巡遊達半年之久。台灣《中央日報》報道說:“東山銅陵關帝廟主神關聖學帝君應邀出巡台灣,引得島內數十萬信眾爭相膜拜,全島轟動。 東山關帝文化節當然對於台灣比較信奉的還有媽祖文化。據民間傳說和移民史推論,台灣最早創建的媽祖廟--澎湖天後宮所供奉的媽祖神像,是在元至正十八年(1281年)從湄洲分靈去的。如果以此為起點,迄今為止,閩台兩地的媽祖文化交流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施琅是在台灣倡導媽祖文化的重要歷史人物,他不但奏請康熙皇帝賜封媽祖為“天後”,還主持了不少媽祖廟的修建,比如重修澎湖天後宮(台灣最早的媽祖廟,建於1281年)、將從湄洲恭請的護軍媽祖聖像永駐鹿港天後宮(目前台灣最大的媽祖廟)供奉、將台南寧靖王府改為媽祖廟,稱“大天後宮“這些媽祖宮廟都成為現代台灣媽祖文化發展的重鎮。 台南大天後宮台灣很多政治人物祖籍也都在大陸,你比如謝長廷他的祖籍就在東山島銅缽村(寡婦村)。我們老一輩的大人們經常看台灣的新聞,每次到選舉的時候不分藍綠大家都要去廟裏拜拜。這也等於在拜祖先保佑嘛。 台灣謝長廷到東山島銅缽村祭祖 題字《德厚追遠》落葉歸根人心所向,至於台灣回歸祖國懷抱也是時間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實現坐著高鐵、喝著印有阿裏山姑娘形象包裝的奶茶去看外婆的澎湖灣和心心念念的日月潭。 《台灣文化的根在大陸,我們一起喝高鐵奶茶去台灣》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台灣文化的根在大陸,我們一起喝高鐵奶茶去台灣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