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非得用數人頭這種殘忍的方式,才能鍛造出強大的軍隊?》 《鹽鐵論》"之有爵祿,非升平之興,蓋自戰國始也"。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政權,若是想讓士兵死心塌地的為你效命,那麼必須得拿出足夠的誠意。 春秋時期,大都是世卿世祿制度。一個人的祖上是什麼級別的武官,那麼傳到他這裏還是如此。 不論此人的能力是否配得上這個爵位,或者功勞已經超出了這個爵位,都無法再向上或者向下流動。因此,社會固化非常嚴重。 此外,他們知道殺一個人也是那樣,殺十個人也是那樣,沒有多餘的賞賜,因此不必要費心竭力的去殺敵。而從秦到清,為什麼古代戰場上得用"數人頭"的招法,才能戰鬥力爆表呢? (一)、商君改革秦兵制,虎狼之師自此始 倘若如此下去,軍隊的戰鬥力永遠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魏國率先提出改制,倡導"食有勞而祿有功"。 緊接著,吳起又在楚國提出"使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絕減百吏之"。隨後趙國,燕國,齊國等國家都紛紛效仿。但是改革最徹底的,當屬秦國。 以人頭定軍功,以軍功定爵位 商鞅帶著他的滿腔抱負,來到了丞需變法的秦國。他先是徙木立信,重新樹立起秦國政權在百姓中的威望。而後又推行了一系列關乎國計民生的政策,其中有法律,有經濟,當然也少不了軍事。 商鞅提出"有軍功者,各以率受"。從那開始,血統和門第,不再是成為人上人的唯一途徑。士兵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 此外,又倡導"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那些寸功未立的宗室貴族子弟,不可再屍位素餐,坐享俸祿。當然,也正因此,他得罪了很多朝野大臣。 那些祖祖輩輩靠種地耕耘為生的慘淡百姓,也可以憑借軍功來獲得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爵位。他們又有了生的希望。 而如何判定一個人的軍功,取決於他殺敵數量的多少。在戰場上根本無法統計,所以商鞅提議,每殺一個人就將其人頭掛在脖子上帶回來。 "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殺的人數之多少,決定士兵們能獲得的品級有多高。如果能在一場戰役中,連殺五人,那麼可以役使五家。當然,每五個人為一隊,若戰死一人,其他四人會受到牽連。 但也可以將功折罪,一人戰死,須殺敵一人。二人戰死,須殺敵二人,以此類推。當然,獲得爵位時,必須要扣除這些折罪的數目, 大同小異的數人頭 斬首是為了與軍功爵制度相掛鉤,主要的目的是看戰士們在戰場上殺敵的多少。因此,不一定非要用斬首來統計。況且,割下人的頭顱,繁瑣異常。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很有可能會倒在斬首的過程當中。 因此,後世進行了一定的改進。《說文解字》"馘,軍戰斷耳也"。在漢朝年間,很是流行以割掉敵人左耳的方式來確立軍功。 一來,古人以左為尊,如此可消滅敵人的氣焰;二來,可以有效的防止有人用同一敵人的兩只耳朵冒充的情況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戚繼光,在領導戚家軍抗倭時,也用了這種方法。不過他是用在了自己人身上,倘若有人行軍打仗時掉隊,那麼就會被割下左耳。此外,也有人用割鼻子,來確立軍功。 春秋時期,這是一種羞辱人用的極刑。而薛舉反唐時,就喜歡割掉唐軍的鼻子。其實,到了宋朝以後,大規模的兵團作戰多了起來,對於士兵的機動性也有著更強的要求。 所以,很多時候軍事主官是不提倡以此來確立軍功的。比如萬歷朝鮮戰爭時,李如松就曾嚴令禁止士兵割倭寇的頭顱或者耳朵。 (二)、多勞多得,激發士兵的戰鬥意志 秦國靠著軍功爵制度,創立了一只令六國聞風喪膽的軍隊。其他國家雖然也有此制,不過都不如秦國的嚴謹且統一。 商鞅為了騰挪出更多的爵位給士兵,也得罪了秦國的各方勢力。最後,落得一個五馬分屍的 車 裂下場。那麼,為何非得用數人頭這種殘忍的方式,才能鍛造出強大的軍隊? 升遷有道,報國有門 在此制度創立以前,士兵們不知道為誰而戰。春秋戰國禮崩樂壞,沒有絲毫的道義可言。既然並非為了正義,那就只是充當統治者的戰爭機器。 他們本身對此是非常排斥,試想,一個人什麼好處也得不到,就一昧的支使他去拼命,即使其不得已上了戰場又能如何。 還不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去上陣殺敵,如此一來,軍隊的戰鬥力怎能頑強。 而像斬首這樣的行為雖然有些過於殘忍,不過卻能使大家自願的上陣殺敵。待在家裏,一輩子庸庸碌碌,守著那點土地,根本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而數人頭背後的軍功爵制度,讓他們知道了為何而戰。能夠促使其產生對爵位,對俸祿,對封邑的渴望。人都是有貪欲的,都是追求上進的,在那之前他們沒有翻身的機會,而這項制度給他們創造了機會。 只要自己足夠勇敢,足夠拼命,就能夠給家人帶來榮華富貴。即使自己有朝一日,戰死沙場,那家庭最起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非常值得的。 同時,"不別親疏,貴賤",讓那些來自底層的士兵,能夠昂首挺胸的做人,他們再也不用忍受貴族們的頤指氣使。 捆綁起來的利益共同體 在數人頭這項方式及其背後的軍功爵制度出現以前,士兵就是士兵,將領就是將領。任憑士兵再怎麼驍勇善戰,仍舊無法改變他的境遇。而且,他們大都家徒四壁,也根本不在乎是否亡國滅種,那與他們沒有關系。 這些人享受不到一點的利好政策,不論統治者是誰,都沒什麼兩樣。而自從有了這項制度以後,他們的心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會帶著巨大的貪欲,無比英勇的頑強奮戰,矢志不渝的以殺死敵人為最終目的;其次,他們有了能夠享受社會資源的資格,再也不是如螻蟻般的小人物,所以每場戰爭都必須抱著必贏的心態。 倘若秦國輸了,那自己也就完了。若是為他國所統治,那麼自己已經享受的或者將要享受的待遇,都會頃刻間化為灰燼。如此一來,普通的士兵與國之間,就形成了統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三)、生如螻蟻,施以宏圖之志 這種數人頭的方式,其實與科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此二者,都是讓固化的社會階層得以流動,讓王朝能夠有更多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的注入進來。 而那些久居高位的世家大族,因為沒有能力,就會經受不住考驗,他們的位置,也將讓給那些新晉者。不論是對國還是對統治者,都是有很大的好處。 選賢任能,鍛造訓練有素之軍 這套制度是有完整體系的,並不是單純的殺多少人,就能夠有多少爵位。畢竟國家的財力有限,土地也有限。 所以,必須想出既能激發戰鬥力,又可以節省開支的方法。以秦國為例,它五人為一伍,又形成了連坐機制。 如此一來,大家就會拼了命的保護自己的戰友,以免他們戰死。若是戰死了,更能讓其他人鬥志昂揚,不為戰友報仇,也要為自己的命運前途著想。同時,又以將功補過的方式,讓更少的人能夠得到爵位,如此一舉兩得。 同時,這種制度影響的不僅僅是軍隊。那些有識之士,只要有能力,不用在乎出身,也可以得到重用。 比如李斯還有蘇秦,張儀等人,都不是出自於高貴之家,可都能身居高位。正是因為軍功爵制度,打破了傳統的貴族世襲制,讓寒門子弟也有了晉升的空間。 有利有弊,禍福相依 首先,這種制度必須依托在國家強大的基礎上。如若出現衰敗跡象,國庫沒有餉銀,根本無法滿足給所有士兵們都分配爵位,俸祿。如此一來,承諾得不到兌現,國家的威信就會大打折扣。同時,還有可能會激起叛亂。 其次,很多時候都會發生搶人頭事件。畢竟,一個人頭實在是太過珍貴,它直接和自己的利益掛鉤。而且,在戰場上很容易混淆誰殺了多少敵人。如此一來,同軍之中,大打出手的現象時有發生。 戚繼光想出了一個辦法,專門派一隊人馬負責收集敵人頭顱。士兵們只需要安心打仗即可。不過,這種現象並沒有得到緩解。 再次,敵人很有可能會利用士兵們貪功心切的心理,用極少數人引誘他們入坑。如此一來,很容易造成傷亡。 正因這種種弊端,以數人頭的方式來確立軍功的情況,到了明朝晚年就不怎麼流行了。 結語: 數人頭它是與軍功爵掛鉤的,士兵們為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廝殺。礙於條條框框的限制,他們又不得不保護戰友,如此一來,大家就能團結一致,共同殺敵。這樣的軍隊,比起那些世卿世祿國家的軍隊而言,很有優勢。 《古代為何非得用數人頭這種殘忍的方式,才能鍛造出強大的軍隊?》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代為何非得用數人頭這種殘忍的方式,才能鍛造出強大的軍隊?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