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清華博士張明光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堅持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英國文藝複興時期政治家托馬斯·莫爾曾經說過:“人生當中最艱難的,莫過於選擇。”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無論是職業的選擇,還是生活方式的選擇,總會面臨著一些艱難。 2007年十一月,清華大學博士張明光在北京龍泉寺跟父母見面。原本,龍泉寺希望他能夠跟父母“和平解決”其出家的問題。但他跟父母之間的隔閡已深,無法冰釋。第二天,張明光的父母哭著走了。 當年十二月,張明光的父母再度來到龍泉寺,欲對張明光進行勸阻。為了能夠讓孩子打消出家的念頭,其父母不惜下跪哀求。但張明光心意已決,不為父母的眼淚所動,堅持要求剃度出家。耗了三天之後,張明光的父母含淚離開。 次年一月中旬,按照龍泉寺《剃度沙彌正範》上面的儀規。張明光嚴格按照流程,經過主持質詢,辭謝父母恩、長者恩並懺悔之後,接受剃度成了一名僧人。出家的那一日,他的父母沒有前來“送別”。 一、前途無量時選擇“出家” 2007年七月以前,張明光是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學專業碩博連讀的研究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樣一個學霸級人物的未來肯定是不可限量的。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在未來肯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科學家也好,企業家也罷,亦或者是政治家。無論做什麼選擇,相信以張明光博士的“實力”,應該都能做出不菲的成就。這對於普通家庭的父母來說,無疑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然而,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張明光總是在思索人應該何去何從,關於生死、關於人生的問題,在書本上總是找不到答案。直到某一天,張明光接觸了佛學知識之後,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隨著越發深入的研究,張明光就越覺的世間的一切都沒太大的意義。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他的腦海中冒出了出家這個念頭。為此,期間有段時間他甚至想過要放棄自己的博士學位。 就連他當初的女朋友,為了勸阻他去出家,也特意去研究佛學,但最終他們還是分手了。在2007年七月,張明光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來到了北京市龍泉寺為出家做准備。同時,他還將自己的決定打電話告訴了父母。 毫無疑問,這對於一對辛苦將兒子養育成人,盼望兒子能夠出人頭地的父母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事情。畢竟,有著老一輩思想的父母會覺得,倘若兒子出家了,那還如何娶妻生子,還如何傳承下去呢? 為此,張明光的父母兩度來到龍泉寺,為了勸阻他去出家,他們不惜下跪哀求。但對於下定決心要“棄親割愛”的張明光來講,這一切都是自己學佛的牽絆。最終,張明光不顧父母多次勸阻,毅然在龍泉寺出家為僧,成為了“賢清法師”。 二、出家之後心態的轉變 對於兒子張明光的決定,作為父母實在是難以理解。對於遠在河南商丘虞城縣的一眾親戚來說,家族能出個清華博士也是天大的喜事。因而,他們每次見到張明光的父母都會加以詢問,想要知道張明光在哪裏“高就”。 但是,兒子出家當了和尚的事情,他們怎麼好意思說出口呢?若讓那些親戚知道一個前途無量的清華博士出家了,那還不知會遇到什麼情況呢。於是,張明光的父母只能撒謊,聲稱自己的兒子張明光在北京一個慈善基金做義工。 萬幸的是,張明光並非是家中的獨生子,他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但即便如此,對於張明光父母來說,兒子不能娶妻生子,仍是一件無法彌補的憾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明光的父母漸漸接受了兒子出家的事實。2007年張明光出家之後,他的父母又幾次前來看他,逐漸的開始了解龍泉寺的生活情況。隨著父母心態的轉變,張明光自己的心態也開始轉變了。 十二年的時間過去了,對於張明光而言,他已經不像當初那樣“絕情絕義”了。原本,他一開始覺得要深入研究佛學,要出家修行,就是要斬斷俗世的牽絆,要“棄親割愛”。如此,才能找到心靈的歸宿,才能更好的修行。 但是經過十多年的修行之後,張明光才明悟,父母仍舊是父母。盡管他不能像俗世中人一樣,通過掙錢、娶妻生子的方式為父母盡孝,但他可以通過修行的方式來為父母解除煩惱,這樣也能達到盡孝的目的。 以前,出家人一旦出家之後,就徹底與親人父母斷絕關系,徹底告別了俗世。但這種做法很明顯已經不適宜現在社會的現實環境了。因此,出家人再也不能將親恩如山的養育之恩說棄就棄。 對於張明光而言,也是這樣。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倘若出家之後再也不管父母的話,在情理上肯定是不允許的。不過,對於是否後悔出家的問題,張明光表示卻是從來都沒有後悔過。 盡管他的父母對他的前途依舊很擔憂,但他仍舊希望未來父母的觀念會轉變過來。 三、“賢清法師”的現狀 出家後的生活,跟人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有所不一樣。一開始,在寺廟中修行的日子比較清苦一些。頭幾年的時間裏,張明光每日早上四點就要開始起來修行。經過幾年的修行,在佛學研究上有一定的造詣,“抵抗力”有所增加之後,就可以上網了。 經過最初的修行之後,除了對佛學經典進行研究之外,張明光還研讀了儒道兩家的學說。通過系統的學習,張明光還對西方的文化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現如今,張明光已經成為龍泉寺的國際弘法事務執行長以及荷蘭龍泉大悲寺的副主持。 同時,已經成為湖南踐行國學基金會專家的他,還經常利用新媒體進行講座,勸世人向善行善。 2018年,張明光在國學與教育高峰論壇上,為學院講授了《心效能訓練》。在國學授課中,張明光傳授給學員的知識很質樸:每天堅持做正確的事,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如此長久下去,收獲必然會來臨。 此外,除了研究佛學弘法利生之外,空閑時間他還會陪伴自己的父母。多年來,他的父母忙完自己的事情之後,一有時間就會來龍泉寺居住。而每次有時間,張明光都會盡心陪伴自己的父母。對於他而言,這無疑是一種“還不完”的債。 對於他的父母而言,這些年似乎已經看開了。如今,能夠陪伴在自己兒子身邊,未嘗不是一種幸福的事情。 結語: 對於張明光一個清華博士生,不顧父母勸阻而出家的事情。想來很多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難以理解。不要說放在十多年前,即便是現在,這種事情也是違背情理的。因為這種事情,確實會對現有的一些道德觀念產生沖突。 雖然說,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的權力,也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力。但是,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倘若養育自己的父母跪在自己面前哀求勸阻的話,自己能夠狠下心來拒絕嗎?在換一個角度來看,倘若自己的兒女要不顧一切去出家,要給自己斷絕“俗緣”,自己會是什麼表現呢? 站在張明光的角度而言,他是為了追求自身生活的意義而選擇了出家。站在他的父母角度而言,兒子的選擇是一種“不孝”。其中誰對誰錯,實在是難以評說。如此,也難怪有句話叫做“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12年前,清華博士張明光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堅持出家,如今後悔了嗎》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12年前,清華博士張明光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堅持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