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宏觀金融形勢會怎麼樣?(長文預警)》 最近市場非常糾結,2021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所以在12月8號-10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穩經濟”成為了最重要的話題,市場的指數因此從7號開始猛沖,兩三天後又回調。所以整體上看,市場上“唱多”的聲音比較大,但“做多”的動作比較小。 在疫情的沖擊下,全球經濟形成拐點,市場更被政策和情緒主導。2022年的經濟金融形勢仍然延續這個政策+情緒的“後疫情時代的邏輯”。所以,對明年宏觀政策的方向、力度、節奏的把握都會非常重要。 圈內安全 一、宏觀政策:孫悟空畫圈圈 1、政策方向:穩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增長”從來都是党和政府的重要目標,即使現在目標從增長數量轉向增長質量,前提也仍然是增長。而且2022年党的20大即將召開,要對19大以來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對下一個五年進行計劃和展望。 經過2020年-2021年的艱苦抗疫,中國經濟基本面顯示了頑強的韌性,這樣的成績是需要保持的。所以今年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實給明年的政策定了基調——“穩”。 那什麼叫穩呢?最起碼是經濟增速不能下滑太快,各項經濟指標都要比較均衡,不能有系統性風險事件出現。這樣看下來,GDP增速5%會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字。 做一個簡單拆解,假設明年要實現5%的GDP增速的話,消費增速最低要在5.5%-6%之間,投資則要在4.5%-5%的區間內。那6%的消費增速容易實現嗎?說真話是有難度的。 首先是疫情反複,餐飲、酒店、旅遊、展會、交通等等,都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今年教育、房地產等很多行業收入下降的比例也不低,而且房產價值下降較大的家庭也大幅減少了消費支出。 央行降息 2、政策措施I:降息 為什麼降息重要呢?非常簡單,減少居民和政府的利息支出,這些錢就可以用來消費。中國現在居民部門大概有70萬億的債務,房貸占到近40萬億。1個百分點的利率,就相當於7000億的利息支出的減少。 7000億是什麼概念?按照0.6-0.7平均消費傾向,意味著全國消費能增加4000億-5000億左右,這就能帶動消費增加1個百分點,給GDP貢獻0.5-0.6個百分點。 3、政策措施II:增加供給 有些消費不是因為需求不在,而是因為供給不夠,比如說疫情影響的餐飲娛樂等,還有些是醫療教育,不是不想花錢,而是沒地方花錢。所以,增加供給也很重要。 增加供給這個事情對疫情的依賴度就很大。另外,醫藥集采、教培整頓這都是大勢所趨,不可能逆轉。 那麼“降息”呢?首先,央行是有自己的目標的,比如說要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防止“資產泡沫化”。如果降息,那麼央行首先就會擔心資產價格上漲,房價上漲。另外呢,還要防通脹。 前面我說過,今年CPI低是豬肉價格幫忙,但是PPI已經漲到了歷史最高,上遊企業已經日子很難過。明年美國通脹的壓力,PPI往CPI的傳導,還有年中後豬肉價格可能上行的壓力,都會抬高通脹。這讓貨幣政策也“左右為難”,不敢冒然降息。 投資 4、政策措施III:投資。 但相對於三駕馬車來說,消費還算好。今年下半年這麼冷,增速也在4.72%,明年到5%應該問題還不太大。出口呢,一個是在GDP中占比不大,另外2021年基數已經太高,明年想繼續突破也難。 所以,明年的增長主要就是看投資。剛才說了,保5,投資最少要到4.5%-5%。而投資分三塊,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和服務業投資。 4.1、制造業投資 制造業投資增速超過3%有點困難,因為今年受出口暴漲和美國通脹暴漲影響,制造業投資的基數已經非常高,再漲也不夠健康。現在制造業也就少部分企業搞產業升級需要投資,傳統產業都是要去產能,再投資就更加產能過剩。 4.2、房地產投資。 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形下去,房地產投資會是個負數。因為今年的基數是歷史高點(前11個月房地產投資增速是6.3%)。而且政策上也面臨兩難選擇:房住不炒要堅持,房產稅的試點要推進,房產稅試點會讓很多城市二手房市場出現拋售,房產價格下行。 而房產價格下行對於很多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會嚴重挫傷他們的投資積極性。但如果銀行給貸款,房貸同時放,又降息,監管層又會非常擔心出現像2016年,或者2020年類似的房價暴漲。 所以,政策面目前非常猶豫。再加上今年下半年以來,市場波動較大,等市場穩住、銷售回暖、現金流回暖、資產負債表改善,再去拿地,這個得等很長時間。即使一切完美恢複,轉正也差不多要下半年了。 這樣全年算下來,增速很可能是負的,能保持0就不錯了。 基建投資 4.3、基建投資和服務業投資 制造業加上房地產,這是我們投資的一半江山,按照3%和0%算,那投資這塊要實現4.5%-5%左右的增速,就只能靠基建了。也就是說,基建投資和服務業投資,無論如何要到8%以上的水平,才可能完成我們的增長任務。 8%是個什麼概念呢?可能很多同學對這個數據沒有什麼概念,我給你講一下。 先看相對值。 2019年中國基建投資的增速是3.33%,2021年前11個月我們的基建投資增速是-0.17%。這意味著,即使在房地產稅試點極其溫和、降息、貨幣寬松、疫情相對穩定等各種理想條件下,基建要達到前兩年的2-3倍,就要大搞基建。這其實跟我們的政策是不太兼容的。 再看絕對數。 現在基建投資接近18萬億,再增加8%、10%,大約就是19、20萬億。好,現在又碰到問題了,這麼多錢從哪裏來? 理想做法是財政出錢,像美國就是財政發債出錢,央行買財政的債務。問題是,我們的財政是有硬約束的,今年的財政赤字3%,預算內的資金現在就剩了1萬多億,相比20萬億的資金需求只能算毛毛雨。期待明年兩會上對財政赤字率有太大突破也不現實,畢竟是收官之年,“穩”字當頭。 那還有專項債呢? 理論上沒錯,但專項債是要求回報的,而且對項目用途也是有要求的,現在哪裏有這麼多好項目?今年的專項債額度都沒花光,剩了數萬億。此外,地方隱性債也是嚴格控制的對象啊。降杠杆的背景下,城投債、地方融資平台這都屬於“圈圈之外”的行動。 錢從哪裏來? 5、天秤座困境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要穩經濟,必須穩消費,穩投資。 穩消費得降息,放松監管,但這和當前的部分政策目標有沖突;穩投資得拼命上基建投資,但是預算內資金沒有,很多專項債用不上,而地方政府借債要承擔的壓力很大(利率高,項目不賺錢,地方隱性債務要清除)。 各種約束下,基建要發力,就變得中氣不足,這也是市場沖高兩天後又回落的原因——興奮勁過了,就想著“錢從哪裏來”的問題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還記得小時候看《西遊記》,裏面有個情節,孫悟空護送唐僧取經,路上去化緣,不放心師傅和兩個師弟安全,畫了個圈讓他們坐在裏面,千叮嚀萬囑咐說,在圈中穩坐可保無恙,倘若出圈,風險極大。 2022年的宏觀政策,也正是這般“孫悟空畫圈”,就這麼個方寸之地,很考驗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智慧。 先低後高 二、宏觀經濟:前低後高 1、政策方向:先抑後揚 用最長的篇幅講完了2022年政策上的“孫悟空畫圈”,現在對明年宏觀經濟的判斷也就出來了,“前低後高”。 為什麼呢?正因為是在“圈裏”動作,所以動作開始的時候總是會非常小幅度,試探著來,看市場啥反應,既定的政策目標也不肯輕易放棄。但是房地產躺平,基建發力的資金約束在,疫情不出清消費很難上來,這就會讓經濟下行的趨勢沒那麼容易“掉頭向上”。 隨著時間推移,數據偏冷的情況會逐漸讓政策動作加碼,3月的兩會可能會有較大點的政策調整,然後到5、6月,可能就必須政策加碼,保證全年增速在5%左右。 希望 2、資本市場:面對複雜,保持希冀 說到這裏,有的同學估計急了,這是不是明年資本市場沒指望了?非也非也,這就是宏觀的奧秘之處,絕對不可以用靜態眼光來分析。 資本市場是預期導向的,對嗎?經濟不好,市場會有政策寬松的預期,政策放一點又不多放,對資本市場來說,反而不算壞消息。要是一下子放完了,就叫“利好出盡”(當然,基本面不好也不能說是好消息)。 前兩年我一直用“花開花謝”給資本市場做比喻,今年還是沿襲這個傳統。2022年的資本市場大概率是“冰山雪蓮”,在寒冷的氣候中顫巍巍的,小心翼翼地開,開出來也很脆弱,文藝點說就是“面對複雜,保持希冀”。 從近期的各類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的漲跌幅,你會發現,首先,真正差的是漂亮50和滬深,像中證1000、創業板、中證500今年的表現其實蠻好。2022年這種分化的局面應該會繼續保持。 其次,行業指數也是冰火兩重天。有14個的行業漲幅超過10%,5個行業跌幅超過10%。2022年的行業趨勢和2021年更可能是延續而不是反轉,比如“交易通脹”。 但是,前期漲得過多的行業需要非常謹慎,反而是今年漲得不太多的行業,比如考慮到外部國際環境的複雜尖銳性,比如考慮到基建要上猛藥的可能性,反而可能會有更多機會。 《2022年,宏觀金融形勢會怎麼樣?(長文預警)》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2022年,宏觀金融形勢會怎麼樣?(長文預警)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