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造反時占據清朝大半江山 最後為什麼輸了》 明末清初,有這麼一個人物,他生於將門之家,喜歡騎馬射箭,而且聰明過人,這個人就是吳襄的兒子吳三桂,吳襄也就是祖大壽的妹夫,因為有了祖大壽,吳襄和吳三桂才有了強大的靠山。事實上,很多人對於吳三桂看法並不好,對他了解的人都了解,他曾經兩次叛主,而且十分狡猾,最後還起兵造反。 吳三桂的一生 那時候,年幼的吳三桂在父親和舅舅的教導之下,每日勤學知識,刻苦練武,最後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還不到20歲,吳三桂就中了武舉。自那以後,他便跟隨著自己的父親和舅舅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1629年,己巳之變爆發,清太宗皇太極還使用了反間計,袁崇煥也因此被疑心病很重的崇禎送進了監獄。袁崇煥被捕之後,關寧軍也因為被當作奸細遭到了辱罵,後來還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最後心灰意冷,連祖大壽的號令也不聽,直接向東奔去,頭也不回。1631年,原本吳三桂的父親是要率領大軍前去支援自己的妹夫祖大壽,但是卻在中途逃跑了,為此,吳三桂落得了被削職的下場。 第二年,吳三桂的父親官複原職,20歲的吳三桂也開始了遊動作戰。幾年來,吳三桂出色的表現,很快就受到了欣賞,才26歲的他就當上了副總兵,27歲便坐上了寧遠團練總兵的位置。1640年,吳三桂在夾馬山與清軍發生沖突,戰鬥中,吳三桂把自己的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拼死與敵人血戰,由於清軍的勢力也十分的凶猛,吳三桂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部解決,所以最後兩敗俱傷。1641年初,眼見清軍開始逐漸把錦州包圍,為了保證士兵的糧食供給,吳三桂等人開始了一系列的商討計劃,准備冒險一試,從其他地方運米。 ▲影視劇中的康熙皇帝 1644年初,明代基本上要宣告滅亡,這時候苦苦掙紮的,明代把吳三桂當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因為在關外的吳三桂手握重兵。當時朝中的很多大臣都一直在上表,希望崇禎能夠下聖旨,讓吳三桂回京保衛京城,後來,崇禎下了聖旨,命令吳三桂火速回京保衛北京。吳三桂收到聖旨後,整軍連夜出發,但是即便他速度再快,他也趕不上明代滅亡的速度,因為在吳三桂回京的途中,便聽到了北京淪陷的消息,並且崇禎也自殺了,這個消息讓吳三桂頓時悲痛不已,有點不知所措。 此時的吳三桂,覺得自己失去了依靠,但是她並不甘心做一個平凡的人,所以便開始另尋新主,從那以後,他便開始在政治勢力之間來回流竄,主要目的就是想找一個強大的靠山。那時候,李自成了解吳三桂沒有了靠山,便想讓吳三桂歸降於他,吳三桂雖然有投降李自成的念頭,但是一直在猶豫不決中,據說後來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親人都在李自成的手上,所以為了保住他們,吳三桂才不得不答應他。 ▲影視劇中的康熙皇帝 由於從年初開始,李自成就一直在戰鬥中獲得了勝利,所以一時間就被這些沖昏了頭腦,並不清楚當時軍事對峙的嚴重性,他認為,自己只會打勝仗,別不識好歹的帶兵出征,直奔山海關。吳三桂在得到這個消息以後,為了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清軍的到來,連忙派人以投降之意在三河縣迎接李自成的大軍。後來,吳三桂徹底投降清代,還被策封為平西王,但是即便 如此,他跟清政府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畢竟吳三桂之前是明代的人,而且肯定還跟明代的一些殘餘聯系著,再加上吳三桂還有自己統率的部隊,所以,即便當時吳三桂徹底降清,清政府也沒有完全信任他,只是表面上對他優待有加而已,政治上,還是對他有所防範,軍事上就更不用說了,很多時候都是利用吳三桂跟李自成的恩怨,讓他率兵出征。後來,吳三桂親自率領大軍將李自成的餘部給平定了。 1645年,清政府將吳三桂從前線調回,讓他去出陣錦州,清政府的意思,吳三桂再明顯不過了,他了解自己不能再想著之前的故主,否則,這就是對自己不利的,於是他便決定一心一意向清政府效忠,還反複表明自己的忠心。兩年後,吳三桂在清政府的調動下入關,並且與李國翰鎮守漢中。他為了表達自己對清政府的忠誠,對那些抗清的起義軍趕盡殺絕,吳三桂的行動,清政府也看在眼裏,清政府了解吳三桂的心思已經開始逐漸轉向新政府,並且也堅定了下來,所以便開始重用他,於是在1651年,清政府便下了命令,讓吳三桂和李國寒一起入川去將張獻忠義軍的餘部給剿滅,短短幾年的時間裏面,吳三桂為清政府立下了不少功勞,最後,還將桂王永歷政權給打倒了。 ▲影視劇中的吳三桂 吳三桂和清政府產生了矛盾 原本以為吳三桂會一直為清政府效力,忠心不二,卻不曾想,後來因為一些事情跟清政府發生了矛盾。1659年,雲南被吳三桂攻下了,兩年後,吳三桂又率領大軍將桂王給解決了,不得不說,在打仗方面,。事實上,在這十幾年裏面,吳三桂確實為清政府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所以清政府也越來越信任他,不再對他像之前那樣一直控制在手裏。但是後來,李國瀚開了人世,沒有李國瀚在身邊的吳三桂,便開始了獨任,於是,吳三桂一直處於升官的道路。1662年,吳三桂鎮守貴州,開藩設府,那時候的他官位已經很高了,都說功高蓋主沒有好的下場,所以,當吳三桂的事業上升到頂端的時候,他跟清政府也開始有了矛盾。清政府認為,吳三桂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便開始著手削弱吳三桂的權利,第二年,吳三桂平西大將軍的印信就被收繳了。隨著吳三桂的很多特權都被清政府收繳,吳三桂自然是很不甘心的,為了報複清政府,他便開始擴軍索取軍餉,長此以往,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影視劇中的吳三桂 1673年,尚可喜請求回遼東養老,但是康熙卻想讓他去藩,接著,耿精忠上書撤藩,康熙皇帝也照准了。眼見這樣的形式對吳三桂十分的不利,吳三桂也假惺惺的像耿精忠一樣上書,他的意思,康熙皇帝再清楚不過,其實吳三桂就是想讓朝廷留他,實際上,康熙也了解,吳三桂留與不留,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他造反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康熙不如先發制人,先答應了吳三桂的請求,以此來牽制他。果不其然,在11月份的時候,吳三桂就開始起兵造反,還在全國各地籠絡了不少党羽,他們紛紛響應吳三桂造反,也表示全力的支持,這對於吳三桂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年,嶽州之戰就爆發了。 ▲吳三桂的畫像 吳三桂造反失敗的原因 其實吳三桂的一生,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如果他不造反,可能會是一個很多人都佩服的人物,但是他兩次叛主也是事實,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吳三桂起兵造反的時候,他那時候已經控制了半壁江山,按理來說,他說能成功,可是後來他失敗了,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為吳三桂的大軍沒有充足的後勤供給。要了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供給,特別是持久戰,一旦斷了供給,那即便你再怎麼處於優勢狀態,你也堅持不了多久。吳三桂的大軍兵強馬壯,而且也訓練有素,但是光是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旦被斷了糧,就注定會失敗,所以意識到這一點的吳三桂定下的方案就是速戰速決,避免打持久戰,奈何當時的在外打仗的大軍也沒有聽從吳三桂的命令。清軍也意識到,只有拉長戰線,拖延,吳三桂的大軍再怎麼強大也會被他們耗死,果不其然,最後,吳軍用了這招將吳三桂的大軍主力突破,吳三桂的大軍大敗。 其次是因為吳三桂在造反中途病逝。吳三桂造反,天時地利,所以江南的大片江山,他攻克的十分順利,再加上吳三桂還有很多傑出領導人物的支持與策劃,這些對他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前面我們也提起,吳三桂從小就習文習武,而且還聰明過人,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運氣不好,沒過多久就生了一場大病,還帶著病去打仗,使得病情越來越嚴重,所以在吳三桂去世以後,優勢就逐漸變成了劣勢。後來,即便吳三桂把自己的孫子托付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但是他的孫子的影響力永遠大不過吳三桂,以至於各地的領導人物也不買他孫子的賬,沒有了這些傑出領導人物的支持,所以後來,吳軍的造反失敗也成了必然。當然,吳三桂起兵造反的失敗,也不排除是因為他之前兩次叛主,從而也失去了很多人對他的信任。 ▲影視劇中的吳三桂 總結 雖然很多人對於吳三桂的評價並不好,也不喜歡吳三桂這個人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這個人的確英勇無比,膽識過人,並且當時面對著搖搖欲墜的明代,他也扛起大旗反抗了很久,可以看出他當時對明代的赤膽忠心。對於吳三桂這個人,有的人也說,他為當時雲貴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如果後來不是他起兵造反,或許他真的是歷史上一個流芳百世的人物。壯觀吳三桂這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這一生有著榮華,也有著落魄,既當過受人尊重的大將,也當過受人鄙視的小人,人生百態,基本上讓吳三桂腸嘗盡了。曾經他本來想做明代的忠臣,但是當時的局勢並不容許他做一個忠臣,更沒有給他機會,換句話來說,他最終輸,也是輸給了自己的命運,畢竟他再怎麼神通,他也敵不過天命以及自己的運氣。 《吳三桂造反時占據清朝大半江山 最後為什麼輸了》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造反時占據清朝大半江山 最後為什麼輸了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