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年齡越大,更可能有生命》 簡介:因為早期形成的行星更可能產生磁場,板塊構造以及具有其他增強生命發展和持久性的特征,所以在銀河系135億年早期出生的行星比在銀河系生命周期後期形成的行星更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銀河裏大部分擁有生命的行星可能在星系歷史裏形成得更早。 根據剛召開的國際地球化學年會,我們發現銀河裏135億年前形成的岩態行星比後期形成的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更大。 銀河系早期形成的岩態行星適合生命生存 銀河裏早期形成的岩態行星比後期的行星更適合為生命提供庇護。 據太空網報道,這是因為早期形成的行星更有可能形成磁場、板塊構造以及其他能維持生命發展的因素。 克雷格•奧尼爾是進行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也是位於澳大利亞悉尼的麥考瑞大學行星研究中心的主任,在該次會議的陳述中,他說:“是否適宜生命居住,板塊構造顯得意義非凡。似乎較早形成的行星上的板塊構造提供了最佳生活環境。而行星重新形成板塊構造的難度太大,可能性幾乎為零。 跨越距離,電腦遠程操作 奧尼爾和他的團隊一起研究銀河裏的外行星,這些外行星是指在太陽系外做軌道運動的行星。 奧尼爾繼續說:“由於相隔位置太遠,我們對這些外行星了解有局限,但是根據已知的位置、溫度以及其他相關的地理化學概念,我們能建立一個模型來模擬外行星發育過程。 奧尼爾團隊把相應參數輸入行星模擬器中,這些模擬器使用的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國家計算基礎設施部所屬的處理器。 板塊構造就好比行星上的恒溫器 總之,研究人員發現,若行星形成時候所在星系相對來說較為年輕的話,就更容易形成板塊構造。而板塊構造工作原理就像一個內置的恒溫器,給行星表面降溫,生命體才能進化。 奧尼爾表示,行星如果沒有板塊構造,就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生命延續。 奧尼爾說:“而且沒有板塊構造的話不會只影響到行星表面溫度,也就是說內核仍然保持高溫,以此阻止磁場發散。如果沒有磁場,行星便會失去庇護,太陽輻射就會破壞大氣層,因此生命會很難維系下去。若行星足夠幸運,能夠待在合適的位置,擁有合適的地球化學特性,形成於合適的時間,就可以孕育生命。” 行星年齡增長,降低質量更小的化學物質的豐度 太空網報道稱,既然隨著星系年齡變大,其化學物質也會發生改變,行星的地理化學性質也由於其形成的時間不同而變化。例如,在一個星系的晚期生命中,超新星一旦爆炸,質量再大的元素最終都會分解,留下質量小的元素(比如氦和氫)漂浮在宇宙中,之後聚合成恒星。 對於太陽系外的生命我們還在持續研究中,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累贅(如板塊運動會帶來地震,引起火山爆發)實際上在銀河裏卻可以作為生命存在的前提,這一點讓人饒有趣味。 相關知識 銀河星系(古稱銀河、天河、星河、天漢、銀漢等),是一個包含太陽系 的棒旋星系。直徑介於100,000至180,000光年。大約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恒星,並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約24,000至28,000光年,在有著濃密氣體和塵埃,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的內側邊緣。在太陽的位置,公轉周期大約是2億4,000萬年。從地球看,因為是從盤狀結構的內部向外觀看,因此銀河系呈現在天球上環繞一圈的帶狀。 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因此可能是在大爆炸之後不久的黑暗時期形成的。在核心約10京的範圍內的恒星形成核球,並有著一或多根棒從核球向外輻射。最中心處被標示為強烈的電波源,可能是個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在很大距離範圍內的恒星和氣體都以每秒大約220公裏的速度在軌道上繞著銀河中心運行。這種恒定的速度違反了開普勒動力學,因而認為銀河系中有大量不會輻射或吸收電磁輻射的質量。這些質量被稱為暗物質。 銀河系有幾個衛星星系,它們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員,並且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行星(英語:planet;拉丁語: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恒星的自轉方向相同(由西向東)。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空間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2040攝氏度)。隨著一些具有太陽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迫切。 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與恒星的相對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006年後被排除出行星行列,2008年被重分類為類冥天體,屬於矮行星的一種)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恒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3年7月12日,人類已發現2000多顆太陽系外銀河系中的行星。 BY: Brad Bergan FY: 魚豆腐魚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行星年齡越大,更可能有生命》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行星年齡越大,更可能有生命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