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網絡占卜亞文化在「星象青年」中涌動》 半月談導讀 不要以為迷信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幾年,在各個占卜App、網站註冊的青年數量激增,以「水逆」為代表的占星術語紅極一時。 越來越多的彷徨青年加入網際網路占卜的行列。「心理學+塔羅牌」火熱出爐的配方聲稱能夠「療愈你,不再有苦惱」。 95後為80後「安排」人生 近日,一名通過某直播平台算命斂財的年輕「大師」落入法網。 2018年上半年,80後李某關注到直播分享風水觀點的「大師」高某。大師僅20多歲,但「神通廣大」——算命、請符、驅鬼、轉運、超度亡靈都不在話下。自覺運勢不佳的李某被吸引了。 李某很快對大師敞開心扉,「高大師」對其運勢不佳的解釋是「有先祖的靈魂跟著」,她通過直播向李某念咒語,並建議其在家中供奉一幅水墨畫,以改善風水、調整運勢。 要想使這幅畫轉運有效,必須從大師處購買,一幅畫3888.88元。事實上,這幅畫在淘寶購買包郵才50元。 3年間,高某還利用直播平台結識了另外3人,並以驅鬼、請符、開天眼等名義,騙取錢財3萬餘元、5400元、8600元。 高某在落網後承認,她只是模仿別人算命,咒語是自己編的;「轉運水墨畫」實為網購的印刷品。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占卜的風氣在青年群體中不斷蔓延。一些火爆的占卜微信公眾號粉絲高達數百萬。有的年輕人早上睜開眼,要先查看運勢、黃曆,再安排一天的活動。 看到市場需求旺盛,一些曾經的問卜者也搖身一變,在購買線上課程、讀過幾本相關書籍後自詡為「大師」,開始「療愈」他人。 甚至在個別地方,還形成了「學生算、算學生、一起傳銷賣水晶」的氛圍。水晶因被占卜師賦予「轉運、通靈、守護」等功效,在一些大學生中需求旺盛,通常與占卜等諮詢業務搭配出售。 在一些大四學生的朋友圈,記者發現了「代理價500元降至299元」「周返點15%」等字眼,以及「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先交代理費」等疑似傳銷的做法。 當詢問如何代理水晶時,一名學生代理回復「先交代理費。如果有資源,直接給你升二級代理。否則從三級代理開始做,成為我的下線」。 神婆一年「坑」出一套房 據調查,部分占卜者是心理學在讀生或畢業生,有些是廣告從業者和編劇。他們從事占卜只是因為「來錢快」。以塔羅占卜為例,解答一個問題收費68元,收入不菲,這還不包括銷售「能量水晶」「擊退水逆」噴霧,替人「調頻、做法、通靈」,以及一對一占卜授課等更高價服務的收入。 一名網友發來的與占卜時的對話截圖 在占卜師扎堆的同時,知識付費等內容創業潮,催生出越來越多垂直類占卜App和孵化占卜師的民間培訓機構。 「門檻低,從業者越來越多……有神婆一年『坑』出一套房。」從業者於某說,除少數詐騙金額巨大被公安機關「盯上」,其餘大部分糾紛少有人管。——打造完美人設,購買粉絲偽造反饋。 半月談記者在摸底調查時獲得的某高校女生傳銷水晶的「價目表」占卜師深諳,增強可信度、信任感是誘導問卜者下單的關鍵因素。為擴大客戶覆蓋面,占卜師在微博上買粉絲,買微信號,打造影響力。他們大多還熟練混跡於直播平台、貼吧、社交網絡評論區,為自己打廣告,拓展客戶。 積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開店」。不少淘寶店鋪占卜師單次占卜的月銷量可達四五千;微博平台大量占卜師的粉絲在10萬、100萬以上。——占卜免費,想化解掏錢莫停。新一代占卜師的「套路」並不新鮮。「他們通過預測不祥事件引發你的惶恐。當你問『如何化解』時,就要麼賣你靈器,要麼給你『做法』,變相收費。」於某說。——說好幫我預測未來,給完錢就人間蒸發。「給我合盤時,出現了前後矛盾的說法。」90後問卜者佟某說。向占卜師指出之後,對方大怒,指責她「心不誠」,然後拉黑她微信,錢也不退了。不少占卜師在交流中極其擅長使用「話術」 共情,獲取對方信任。「讓我覺得特別懂我,幫我排解不良情緒。我知道還有人在微信占卜的時候哭出來。」網友南溪說。還有男性占卜師利用了解問卜者性格弱點之便,微信騷擾問卜者,發葷段子,或約見面。遇到這些狀況時,不具備社會經驗的星象青年除了去朋友圈發布「截圖」之外,什麼都做不了。 莫讓占卜成為青年成長蕪雜之地 「不論是小程序,還是App、直播平台,從事經營性服務必須是合法的市場主體,否則就是違法。」天津社會科學院法學院副研究員劉志松說。部分占卜網站、微信連結還安裝「後門」程序進行詐騙,或通過微信斂財後跑路,同屬於違法行為。為何違法卻無人監管?專家表示,目前各方確實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像直播占卜,不僅視頻平台應進行內容審核,網監部門也有監管責任。比起破財,更可怕的是占卜對青年精神層面的暗示和影響。「雖然多數青年對占卜還沒達到信仰的程度,但在『亞文化圈』影響下,它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快、影響廣。」劉志松說。儘管占卜起初只為娛樂,但時間一長就會產生依賴。「世界觀、價值觀會發生扭曲,誤將人生寄託於星宿,而不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因而放棄奮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表示,一些青年的焦慮、不安無處安放,反映了社會、校園提供的心理服務供給不足。「我們需要完善社會心理救助機制,提升青年個體的心理自愈能力,同時藉助網際網路相關監管部門的宣教手段讓他們認識到,通過占卜實現學業、命運的反轉是不切實際的。占卜無法真正消除焦慮,實幹才是破解現實問題的解藥。」祝卓宏說。主編:孫愛東編輯:張婉禕 《迷信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網絡占卜亞文化在「星象青年」中涌動》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迷信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網絡占卜亞文化在「星象青年」中涌動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