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西寧衛,是西北邊防要地》 明代的西寧衛,是西北邊防要地。有明一代,對西寧衛的經營建設,可謂一直不遺餘力。尤其明代中期以後,蒙古勢力穿越河西走廊,循環出沒青海湖地區,並進犯隴右。 河、湟、洮、岷一線,歲無寧日。朝廷先後以重臣彭澤、楊一清、王瓊、王憲、鄭洛、田樂等經略青海,政治、經濟、軍事,至萬歷後期。 青海動蕩一個世紀之久的“海寇”之患總算大體得以平息,但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已在動蕩中風雨飄搖。 當農民大起義的風暴席卷我國大地時,明代的西北重鎮——西寧衛亦被摧毀,明王朝經營青海二百餘年遺留下來的許多棘手問題,只能留待入主中原的清王朝解決了。 唐代詩人杜甫《兵車行》中的名句:“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曾使得青海給人留下陰森可怖的深刻印象。 然而,地處黃河上遊的青海地區卻是我國早期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裏的古文化遺址星羅棋布,豐富多姿,尤其是古代青海獨有的“卡約文化”為世矚目,引起學術界重視。 揭示了青海原始先民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很早以前,羌人就開始活動在這一地區,“古西羌所居,謂之湟中”。 之後,匈奴、鮮卑、月氏、吐蕃、吐穀渾、党項、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先後在這裏縱橫馳騁,演示過繪聲繪色的歷史畫面。 而統一的中央王朝對這一地區的重視、開發和經營,早在秦漢之際,即已開始。西漢趙充國率兵萬人屯田湟水流域,東漢繼之而建屯田三十四部。 公元八世紀中葉,安史之亂爆發,唐軍東撤,吐蕃勢力全面進入甘青,三大藏區之一的安多藏區開始形成。宋初時隸屬於西夏。 公元十一世紀初,為吐蕃所據,建都青唐城(今青海西寧市),吐蕃唃廝囉政權是少數民族割據青海的最後一幕。 兩個世紀之後,成吉思汗率西征軍回師攻克西寧,蒙古鐵騎席卷河、湟、洮,岷,安多地區成為蒙元大帝國的直接統轄區。 元以章造駙馬為寧濮郡王駐守西寧,設吐蕃宣慰司於河州(今甘肅臨夏市),形成統治安多並進而控制衛藏的軍政格局。 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雖然控制著中原、江南和閩廣等地,但元朝殘餘勢力仍然相當強大。元順帝北走上都時保存了完整的政權機構和一定的軍事力量; 四川仍由封建地方割據勢力統治著;雲南為元宗室梁王所控制;東北地區有元丞相納哈出率領的20萬大軍駐紮於山西雲州(今山西大同市)的忽達隨時准備進軍北京; 分守陝、甘要地的張良弼、孔興、脫列伯等各擁兵不下萬人,與元順帝遙相呼應。更為嚴峻的是,一大批元末軍事將領尚擁數十萬重兵,他們的軍事力量並未受到致命打擊。 他們希圖憑借華北、西北廣闊的疆域與明朝軍隊對抗,繼而東山再起。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故元軍事力量就是各擁兵數十萬分別盤踞在山西的擴廓帖木兒與陝西的李思齊。 對於明廷來說,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存在,無疑給明王朝統一全國造成巨大威脅,因此能否戰勝以擴廓帖木兒為首的元末殘餘,直接決定了新王朝的命運。 面對強大的故元地方割據武裝和複雜局勢,朱元璋一面集中兵力,出秦晉,取西安,直搗擴廓帖木兒大本營; 一面出兵居庸關,追擊北走大漠的元順帝,以盡快實現我國的政治統一。為此,明朝軍隊與故元武裝在秦、晉、關、隴等地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戰役。 洪武元年(1368年)太原戰役後,擴廓帖木兒僅以十八騎逃至大同,後又從太原輾轉退居甘肅鞏昌(今甘肅隴西縣)。 二年(1369)二月,大將軍徐達派副將軍常遇春、馮勝渡河趨陝西、元將張良弼退守慶陽(今甘肅慶陽市),以冀與擴廓帖木兒、李思齊等相互聲援。 三月,徐達率大軍進占奉原路(今陝西西安市),元守將退守慶陽。此時常遇春攻克鳳翔。盤踞在關中地區的元太尉、樞密使、全陝西軍務的李思齊自知不敵,不戰而退,率部眾十餘萬人逃奔臨洮(今甘肅臨洮縣)企圖西入吐蕃。 至此,曾活動於秦晉一帶的故元軍隊基本上退守到甘青境內。明軍又兵分兩路,一路並趨慶陽,直攻張良弼所部,一路由右將軍馮勝率領,跟蹤追擊李思齊於臨洮城下。 李思齊見大勢已去,率眾投降。慶陽會戰以後,故元軍隊或投降明軍,或者被殲滅,但擴廓帖木兒部並未受到重創,元氣猶在。 擴廓帖木兒趁徐達等主要將領奉詔回南京參加常遇春喪禮,明軍主力暫時南撤之時,率所部及搜集流散餘軍共計十餘萬,活動於關隴一帶,試圖重新控制西北。 三年(1370年)三月,徐達再次西征,在安定州(今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大敗元軍。李思齊、張良弼、張思道、擴廓帖木兒等故元勢力的相繼敗潰。 標志著故元軍在關隴地區的徹底瓦解,也為明軍大舉進入隴東的道路基本鋪平,趁勝繼而向西、南,甘、青一帶挺進。 明軍攻克臨洮後,立刻將河、湟、岷、洮一帶的藏區劃入勢力範圍。說明元吐蕃等處宣慰使何鎖南普、鎮西武靖王卜納分率所部相繼歸降鄧愈,並給以優厚待遇。 鄧愈率兵占領循化、貴德,明朝勢力自此開始進入青海東南部地區。洪武四年(1371年)蒙古族人故元甘肅行省右丞朵兒只失結歸附明朝。 明太祖授以宣武將軍、指揮僉事,後西寧州同知李南哥等在明將寧正的詔諭下相繼降附,明朝照例對他們加官賜爵,以資籠絡。 至洪武七年(1374年)鎮守撒裏畏兀兒地方的寧王卜煙帖木兒也遣使入朝,表示願意歸降。此後明將鄧愈、藍玉等先後兵臨青海各地,或伐或撫,逐漸將青海各族納入了明王朝的統治之下。 明初,洪武六年(1373)將元代隸屬甘肅行省的西寧州改為西寧衛,“又遣西寧州同知李南哥等招撫其酋長。”成為明清以來感情如斯中最顯赫的家族之一,並於明初歸降。 李喃哥的品階遠較各指揮的職位低,理應不會在建置西寧衛的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所以《明史》中的這條關於李喃哥為同知的材料應屬一處失誤。 從《明實錄》看來真正對西寧衛建置起到重要作用的應該是朵爾只失結。宋國公馮勝總兵征甘肅,遂以所部從行。 朵爾只失結歸降明朝較早,有明確的史料記載。概正是因為經常會把兩個大的土司家族並提,從而導致了“以李喃哥為指揮”的失誤。 從地緣上看,明代西寧衛所轄區為東至莊浪衛界三百裏,西抵西石峽,又西出塞外至罕東衛界五百裏,南至黃河三百裏。 北至大通河三百裏,東南至河州衛四百裏,東北至古浪城六百裏至甘鎮一千二百四十裏,至碾伯一百三十裏,西南至塞外安定衛一千五百裏,西北至永昌界六百裏。 在建置上,西寧衛始設之初屬陝西都司。西寧衛作為兼司地方行政的機構對周圍藏族各部也行使監督權。 其中右所治碾伯(今青海樂都縣),其餘左所、中左所、中所、前所及後所均治衛城。碾伯地方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時先設有莊浪分衛,同年改置碾北衛。 明朝設衛所制用以經營這塊“西番”之地。朱元璋在“部伍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建立了衛所制。也就是說,在大的軍事重鎮中要設衛,而在相對勢力較小,又處於次重要的軍鎮中設所。 洪武六年(1373年),改元代西寧州為西寧衛。在當時全國五個行都司中,陝西、四川領有實土衛所,西寧衛屬於實土衛。以朵兒只失結衛指揮僉事,李南哥為衛鎮撫。 百戶所設總旗二,每個總旗下設五個小旗,每個小旗為十人。都指揮使司是地方的最高軍事機構。 明代,在全國共設置十五個都指揮使司,陝西都指揮使司是其中之一,負責今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及新疆部分地區的軍事。 除都指揮使司之外,明朝還在甘州、大同等地另設五個行都指揮使司。 初期的衛所、都指揮使司,皆統屬於大都督府。五軍都督府無權調遣軍隊,軍隊的調遣權直接歸皇帝所有。一旦戰事結束,總兵要歸還將印,軍隊回歸衛所。 碾伯所有正千戶一名、副千戶九名,至嘉靖中期,碾伯所又駐欽依操守一名,萬歷中改為分防遊擊。 西寧衛初設時隸屬陝西都司,後隸屬陝西行都司,同時遙聽治於分巡西寧道(駐甘州)和分守西寧道(駐涼州)。 宣德七年(1432年)升西寧為衛指揮使司,分管軍和民。衛下設有指揮使一員,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各七名,屬下又有鎮撫、經歷、知事各一名。各所設有正千戶、副千戶、鎮撫等職。 明初,明太祖一面以大軍西進,掃除西北地區元朝勢力,一面派專使對甘青地區藏族廣行詔諭。對河、湟、洮、岷這一統治地區的管理成為了平定西北的首要任務。 明朝初期先後設立河州、西寧、安定、曲先四衛,史稱“西番諸衛”。明洪武六年(1373年)設置西寧衛,西寧歷來為湟水流域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為西入青海湖,柴達木及烏斯藏的咽喉之地,因此西寧衛的設置使明朝逐步在甘青藏區樹立政治、軍事地位。 此後,甘青藏區完全被納入了明朝衛所體制的管理與統治之下,可以說西寧衛不僅僅是統治河、湟、洮、岷地區的軍事要點。 其軍事防禦體系促成了西陲安定有序的社會局勢,贏得了河湟流域長達200多年相對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 而且是明朝統治整個甘青藏區的根基,是明朝統治力量向甘青藏區腹地的進一步延伸與發展的基礎,可見西寧衛重要軍事戰略要沖的價值和特殊地理位置的優勢,並對西寧此後的歷史沿承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明代對西寧衛的經營,從歷來學術研究成果來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給人們以多角度的啟發,但在內容上多側重於土官制度、茶馬司貿易制度、僧綱司制度等局部研究。 不難發現上述經營制度基本是在西北史研究、甘青安多藏區研究、明代羈縻衛所研究時的部分涉及,在充分肯定已取得的成就的同時,還應看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這主要反映在對西番諸衛研究的深度不夠,一是對西番諸衛的論著相對較少,而系統研究的論著少之又少;二是選題一般過大,涉及的範圍廣、問題多,難以深入; 三是對西番諸衛中各衛的特殊性方面的探討不足。只有放寬視野,對西寧衛進行系統、細致、深入的研究,才能在這一領域取得更大的成績。 《明朝的西寧衛,是西北邊防要地》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朝的西寧衛,是西北邊防要地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