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3

別一提江油,就只知道吃肥腸!


2020年3月13日 - c23小編 愛旅遊的哆啦 
   
愛旅遊的哆啦

▲ 四川江油吳家後山,晨霧中的辛夷花海。

哪吒、李白,喜歡吃肥腸嗎?

柔軟的微風拂過,吹皺了涪江的一汪春水。黛青色的花苞,醞釀了一個冬天,一夜間砰開了笑顏。清泉從石頭上淌過,樵夫與耕者,將畫屏裝點。繁嫵的景致,從天堂跌落到江油的春天。

▲航拍太白公園,涪江貫穿而過。

並非是春天偏愛江油,而是江油驚艷了春天。當涪江六峽的眉目變得舒展,竇圌山的身姿也愈發飄逸。江油,這個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小城,在每年的春天,按時甦醒,懷揣無邊詩情,就著一碗肥腸,兀自錦繡了千年。



  

▲江油大康鎮,去愛情谷的路上,望向雲霧繚繞的星火村。

最難的蜀道,最美的風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自富饒的成都平原,一路向北,大地褶皺隆起,繪出悠長純凈的線條,涪江自山谷湧出,將淺翠山色、微青野草攬入懷中,江油,恰好嵌在這片山水之間。

▲ 江油地理位置。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山」,江油的群山,春山如笑,明秀背後,卻有著「溫柔一刀」的奇險。由東嶽峰、飛仙峰、神斧峰三座高峰組成的竇圌山,若神仙繡成的天然屏風,聳立在川西平原的北沿,而在屏風背後,則別有洞天。

▲竇圌山,李白曾在這裡留下「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的千古絕句。

三座涇渭分明的孤峰,遠觀清雅爽朗,行至腳下,卻只有微弱的一線天光。愈是詭怪神秘的秘境,愈發能勾起人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然而想要登上竇圌山,自古以來,只有東嶽峰的一條小道。踏上這條青石板小路,輕易間你便和當年寫下「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的李白,有了心意相通之處。

▲竇圌山冬景。

「自古一條道」的竇圌山,只是蜀道在江油的一個縮影。作為古代中國最繁華的兩個地區,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間,隔著千山萬仞,明修棧道也好,暗度陳倉也罷,無數人想要將這兩個地方串聯。

▲從竇圌山遙望武都鎮。

蜀道的修建,是慘烈的,正如李白說的那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在多條蜀道中,相較於官方認定的金牛道,自隴南,經文縣,過江油,直通成都平原的陰平道,地勢更加險奇,風景也更為優美,除了生活在當地的氐族、羌族等少數民族,幾乎人跡罕至。世上萬物,總是如此弔詭,越是無人問津的事物,往往在關鍵時刻,會成為舉足輕重的關鍵。恰也是這條被人忽視的陰平道,變身為三國時期蜀漢滅亡的黃泉路。

▲江油關。

根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63年,占據關中、中原一帶的魏國,意欲攻打占據天府之國的蜀漢。經過多方思量,魏將鄧艾將目光鎖定在陰平道上山環水繞的江油關。面對「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鄧艾以身犯險,「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在江油的養馬峽稍作休整,即刻出發,一路攻破涪城、綿竹,直取蜀漢。

為什麼詩人、隱士都偏愛江油?幼年的特殊經歷,總是刻骨銘心。論及蜀道的險絕,李白的《蜀道難》無人能出其右。論及原由,除卻天資超凡難以自抑的才氣,和他孩童時,與家人經蜀道來至江油也不可謂不相關。

▲李白紀念館少年李白像。

在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前,他青澀的少年時光,都是在江油度過的。「天寶羅漢粉竹樓,紅岩夜雨臥牛石」,這句流傳在江油青蓮鄉的民謠,正是李白在江油生活的寫照。

▲粉竹樓,坐落於李白故居隴西院的後面,相傳是李白胞妹李月圓住過的地方。

故鄉的匡山,是李白隱居讀書的去處,天寶山下的小溪,見證了李白磨杵成針的深思;隴西院的粉竹樓,則是李白兄妹情深的寫照;自粉竹樓向東,有一汪綠中帶黑的井池,據說是李白題詩洗硯的地方。在李白的筆下,雨中的江油,「古岫披雲毳,空庭織碎煙」,雨後的江油,則是「萬里舒霜台,一條江練橫」。秀麗的竇圌山,「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隱逸的匡山,「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閒適的田園風光,宛若桃花源一般。

▲青蓮鎮天寶山山巔的太白樓。

「謫仙人」勾勒的故鄉形象,令人無限神往。作為李白的頭號粉絲,杜甫就曾在詩中寫到:「匡山讀書處,白頭好歸來。」寫下《虬髯客傳》的唐朝道士杜光庭,也曾特意前往李白讀書台憑弔:「華月冰壺依然在,青蓮居士幾時來。」大約是前往匡山尋訪李白蹤跡的人過多,「匡岫賢蹤」,甚至成為了江油的八景之一。

▲青蓮鎮李白故居及村落。

作為文學界的「頂流」,李白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偶像。才情之餘,肆意縱情的性格,也讓李白吸粉無數。這種逍遙超逸的性格,多半和他在江油時「十五學神仙,仙遊未曾歇」有關。現在網絡上用濫了的那句「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就改編自李白十五歲《訪戴天山道士不遇》里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匡山道觀。

作為道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深受道家文化浸染的江油,道觀、隱士,不盡其數。作為傳說中哪吒的故鄉之一,江油對道家的護法神哪吒尤為推崇。在江油,只要有道觀,必然有哪吒的塑身,而且在大陸,只有江油的道觀,將哪吒供為主位。作為江油人的信仰,甚至在清朝時,若百姓遇到疾病,率先想到的不是尋訪名醫,而是祭拜哪吒太子,「邑有供太子神者,凡人戶有疑難症,咸往請之」。



  

▲乾元山山路,乾元山金光洞中住著太乙真人。

對江油人而言,哪吒鬧海、剔骨還肉、太乙真人收石磯娘娘的故事,最是熟悉不過,而《隋唐演義》中出現的城(陳)塘關、翠屏山、乾元山等地名,也都能在江油找到原型。可能這也是為何去年大爆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太乙真人,用四川話配音的緣故。

肥腸愛好者的精神故鄉或許是深受道家思想的浸淫,江油人有著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隨性。在大多數地區,早餐意味著養生清淡,但在江油,早餐的意義,正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一碗肥腸,一碗乾飯,外加一碗飄著蔥花的醋湯,是江油人清早的起床動力。肥腸特有的油汁,在齒頰間漫溢,與香糯溫補的米飯,在唇舌間膠著。最後喝口醋湯,帶走餘留的油膩。待香辣滑脆的肥腸下肚後,沉睡了一夜的肺腑,才算真正醒來。

▲江油人清早起床的動力

在江油,肥腸不僅是早餐,更是一日三餐。各種花式做法,應有盡有,毫不誇張地說,江油是全世界肥腸愛好者的精神故鄉。「不到江油不算到四川,不吃肥腸不算到江油」,色澤油亮的紅燒肥腸,香辣開胃的涼拌肥腸,彈爽有嚼勁的干煸肥腸,辣中帶酸的泡椒肥腸,紅油飄蕩的紅油肥腸,豆花與肥腸結合的叫花肥腸……在江油,組成了一個肥腸江湖。

▲ 江油肥腸及製作過程。

在江油的早餐較量中,唯有米粉可與肥腸分庭抗禮。江油的米粉,多現吃現做,剛端上桌時,還能嗅見稻米的清香。早餐店裡的大鐵鍋,在朝陽中沸騰,經過竹漏勺的「點化」,混沌的米漿幻化成纖細靈巧的米粉模樣。剛成型的米粉,在滾沸的鐵鍋中「冒」上十幾秒,便可撈出盛湯。

▲江油米粉。

新撈出的江油米粉,一般有紅湯和清湯兩種分野。雞湯、筍子、三鮮、豌豆等多種口味的清湯底,讓江油的早餐,多了些清新的味道。而米粉的紅湯,則有著酸辣牛肉,紅燒肥腸等澆頭。如此看來,在江油早餐江湖,還是肥腸的地位,更勝一籌。即便肥腸在江油風頭無兩,但江油沾沾的鋒芒,也並未被完全掩蓋。在做法上,江油沾沾,和樂山冷鍋串串有異曲同工之處。眾多熟食菜品裝入盤中,豬皮、豬肝、土豆、豆卷等各種葷素食材,由牙籤串起,方便食客挑選。

▲江油沾沾,巴適得板!

一家沾沾攤火爆的秘訣,往往不在於豐富的菜品,而是食材旁邊放置的蘸料。蘸料一般有麻辣和不辣兩種選擇,把選好的食材,在公用的蘸料碗裡蘸上蘸料,然後用自己食盤接住,而後仰脖放入口中,一口一個,巴適得很!洒脫恣意,縱情吃喝,這,或許就是江油的最美時光。

▲這便是江油人一天中的最美時光。

- END -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