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0

細菌在空間站會發生什麼變化?毒性繁殖變強?破壞設備嗎?


2020年11月02日 - c20小編 朵麥科技 
   
朵麥科技

據英國媒體報導,為了觀察細菌應對地球大氣上方的惡劣環境的方式,太空人把取自英國德文郡比爾村一處海岸的普通細菌放在國際空間站的外面。這些細菌竟然在國際空間站外惡劣的太空環境中存活了553天。一年半後科學家在檢查時發現,很多細菌仍然活著。現在,這些倖存者在米爾頓·凱恩斯開放大學的實驗室里繼續繁殖。

美國NASA詹森航天中心的研究小組與Tulane大學的微生物毒性專家聯手進行了一項研究。將可導致人類罹患胃腸炎的沙門氏菌放在微重力環境中,希望能以此來發現細菌在空間站最初的幾個小時裡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為檢測這些經微重力環境誘導的細菌的毒性,專家用其來感染實驗鼠,實驗結果卻讓人不寒而慄。幾天之後,實驗鼠的肝臟和脾大量出現的細菌量是正常值的10至27倍。據計算,殺死一半實驗用老鼠所用的微重力環境下生長的沙門氏菌的劑量,僅僅是正常重力環境下的1/5,而細菌毒性發生了如此巨變,僅僅用了10個小時。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學土壤系的研究人員發現,國際空間站上生存著大約20多種細菌和微生物,可能會對太空人和太空站上複雜的電子設備和儀器造成威脅。為了研究這些微生物和細菌的性質及破壞性,研究人員研製出了從空間站收集細菌群的特殊採樣器。在太空人返回地面前,通過採樣器將空間站上的細菌和微生物樣品帶回地面進行研究。當研究人員將空間站上的細菌放到地面合成材料上進行觀察時發現,一個月的時間內,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可以將聚酯纖維「咬斷」;三個月內可以將鋁鎂合金「吃掉」。研究人員對從空間站帶回的一小塊聚合纖維板觀察後發現,細菌和微生物對它的破壞相當嚴重。

「和平」號空間站是1986年2月20日升空的,它是集前蘇聯第一代、第二代太空站的經驗建造的第三代太空站,是世界上第一個多艙太空站。在升空以後「和平」號曾先後接待過12個國家的100多位太空人。2001年3月23日,「和平號」終於走完了15年的坎坷路程,帶著它創下的無數成就從地球軌道上消失了。研究發現,當年的「和平」號開始運行一年後,大量細菌群就開始出現了,在其運行的10多年間,共發現了20多種細菌和微生物,其中有12種真菌、4種酵母菌和4種細菌,總共有68個真菌種群和26個微生物種群0000-1「和平」號空間站。在比「和平」號升空時間晚的國際空間站上也同樣發現了微生物種群,雖然與「和平」號上的有所區別,但種類數基本一樣。

太空飛行器中存在的微生物確實已經釀成了一些麻煩:2003年,細菌堵塞了國際空間站內3套太空行走服的冷卻泵,太空人不得不使用穿脫更為麻煩的備用服裝完成了太空行走。造成這一問題的細菌生活在作為冷卻液的水中,研究人員對空間站的水樣進行分析後曾發現,空間站自身冷卻系統內細菌數量增加的速度遠比預料的快。



  

行星間生物入侵的危險其實是雙方面的。人類擔憂外星生物隨太空飛行器從天際飛來,但是是否想過飛往火星的人類探測器可能攜帶了地球上的細菌,對月球、火星等形成污染?面對外太空不可抵禦的吸引力,人類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