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的王室起源》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他是中國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渡時期,是一個梟雄和大思想家頻出的時代,是一個社會動蕩,沖突明顯又閃耀著人性光輝和智慧集大成的歷史時期。周朝的社會秩序以三大制度為基礎,即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在西周結束的時候,這個社會秩序就已經到了風燭殘年,無法支撐的地步了。王室分封的諸侯國們開始發展勢力、互相吞並,跨越禮制階級,分享了周王室的地位和榮譽。三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周朝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歷經了蠱戰,七大蠱王家族脫穎而出,終於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並立局勢,社會狀態從春秋混戰的時期,進入了戰國七雄相持的戰國時代。那就是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個國家,史稱戰國七雄。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七個國家的王室家族的來歷,為了讓小夥伴不至於讀著糊塗,我們先來講一下周朝時期姓和氏的差別,姓氏這個詞是從秦漢之後才有的,在中國的奴隸社會時期,姓和氏是宗族概念中分開的兩個概念。姓和氏的分別起源於兩個時期,一個是母系當權的時期,另一個是父系當權的時期。姓是來源於同一個媽媽的所有後人的標志,無論男女都有姓,同一個姓的人就是一家人,彼此不可以通婚。氏是指同姓的大宗族之下,來源於同一個爸爸的所有人的標志,也就是就大宗族的支系。進入父權時期之後,不同氏之間發生權力移交的情況,因此到了後來,氏成為了社會地位的標志。在那個時期,只有家族的男性成員可以繼承氏,女性成員只能擁有姓。因此被奪取權力的氏族因為失去了所有的成年男性成員,因此會失去氏族,變成只有姓的人,也就是平民。這就是“姓分血緣,氏分貴賤”的由來。 齊國的王室家族曾經歷過一次政變更迭,因此齊國算起倆是有兩位始祖的。齊國的前期王室為姜姓呂氏,這一族的來源可太有名了,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姜姓呂氏的公認祖宗是西周太師姜子牙,對,就是封神榜裏負責到處撿屍封神的那個半仙。歷史上出了名的大器晚成的智謀家,軍事家,拿著直魚鉤釣到了周文王的太公望。齊國是姜姓王室的家族地盤,但到了戰國中期,有一個小國家叫陳國,陳國的一個王子叫陳完,這位走哪哪完的王子來自於陳姓田氏,從自己的國家到了齊國來做大臣,後來逐步掌握了權力,將原本的國王流放了,自己取而代之,成為了齊國國君,這就是後來田氏齊國的始祖。楚國的王室家族姓羋,來自熊氏。得益於《羋月傳》的播放,相信大家對這個姓並不陌生。熊氏王族的始祖叫做熊繹。這個人的家族原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仆人,後來周成王即位後,感念這一家人的付出,就在南邊的蠻荒之地劃了五十裏的土地分封給了熊繹。 熊繹在位的時候,沉迷於開山擴疆搞生產,歷經數代人的經營,才有了後來強大的楚國。秦國的王室是嬴姓趙氏,第一位國君叫做秦非子,他和後來的韓非子真的沒有什麼關系哈,單純只是韓非子撞了人家的名字。秦非子是周孝王時期的養馬官,他非常擅長養馬,因此周孝王就將他分封到了秦國,大家看過大秦帝國的應該都有印象。這是個窮山惡水、民風彪悍的地方,為什麼把秦非子分封到這裏來呢?因為這個原本秦國這個地方是周王朝的養馬場。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秦國雖然窮,但是卻兵馬彪悍的原因。燕國的王室是姬姓燕氏,光看這個姓,大家應該就明白了,這是周王室的近親啊!是典型的王族後人。燕國的開國君主是姬奭,也就是召康公。這個人和歷史上的周公旦齊名,當然他們本身也是同輩兄弟,他們還有一個更加有名的兄弟,那就是周武王姬發。韓國的王室是姬姓韓氏,第一位君主韓康子原名叫韓虎,春秋時期晉國韓氏第十位宗主,韓國的出現時間比較晚,它是從春秋時期的第一大諸侯國晉國分裂而來的,同一時間形成的另外兩個國家就是趙國和魏國,史稱“三家分晉”。 趙國的王室細算起來和秦國王室是一家,為嬴姓趙氏。開國君主名叫趙毋恤,史稱趙襄子,左傳中叫他趙孟。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卿。這人的經歷那是十分的勵志,可以總結為“宗家庶子翻身記”,因為趙毋恤的母親地位非常低,他的母親不是中原民族的女子,而是個狄族人,因此地位只有從妾。然而真的是混血容易出天才啊,雖然地位低,但是趙毋恤從小就非常出色,甩家裏其他的紈絝兄弟好幾條街,最後得了父親青眼,成為了家族繼承人。後來又在晉國政權分裂時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了趙國的開國君主。魏國的王室為姬姓魏氏,第一位君主叫做魏駒,史稱魏桓子,又稱魏宣子,他家在晉國分裂時是趙家的盟友加跟班,一路上為了家族利益被裹挾進政權的爭鬥和瓜分,在“三家分晉”之後,成為了魏國的開過君主,這才有了魏國的開始。 《戰國七雄的王室起源》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戰國七雄的王室起源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