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朱元璋駕崩,同年浙江出生一小男孩,後為明朝續命200年》 1398年朱元璋駕崩,同年浙江出生一小男孩,後為大明續命200年 冥冥中自有天意,1938年6月24日,開創了一代王朝的霸主朱元璋駕崩,同年的5月13日,經世名臣於謙在浙江出生。 於謙的一生,是大明帝國歷史上的一抹亮色,可與日月爭輝,是他抵禦外敵使明朝避免了分裂成為第二個南宋。 身陷囹圄不改其志,堅持原則兩袖清風 1421年,於謙二十四歲時中進士,被任命為山西道監察禦史。後來奉命巡按陝西,就曾上書朝廷,彈劾山西、陝西的邊鎮官軍,隨意擾民,破壞了邊防前線的安定。皇帝派人去調查,逮捕法辦了一些違法軍官。由於於謙的剛直和處處以國事為重,因而得罪了一批當權的權貴,特別是太監王振對於謙更是恨之入骨。 正統十一年(1446年),於謙以山西、河南巡撫的身份到北京奏事,薦舉他人代理自己的職務。王振便借機指使党羽誣告他這是因為“長期得不到升官,所以任意推舉他人自代,以發泄自己的不滿”。於謙因此坐了三個月的牢。後來,山西和河南的百姓和官吏紛紛聯名上書保釋,王振被迫釋放於謙,把他降為大理寺少卿,後來由於山西、河南官民的請求,才又恢複其原職。 社稷蒼生轉危為安,錦繡河山去而複還 1449年春天,兩千瓦刺貢使來到北京,王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一反過去對瓦剌有求必應的常態,下令核實瓦剌的實際貢使人數,又削減貢馬價的五分之四,結果引起瓦剌的不滿。七月,瓦剌的太師淮王也先分兵四路進攻明朝的邊境,也先親率主力進攻大同。大同的守軍和朝廷派出的四萬援軍,相繼戰敗。 邊境戰敗吃緊的消息傳到北京,王振乘機鼓動英宗禦駕親征,自己想借機渾水摸魚,冒濫邊功。匆匆准備兩天後,就帶著五十萬大軍和一百多位文武大臣出發了,結果可想而知,一路敗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土木堡地勢高,無水源,被瓦剌軍圍困後,人馬饑渴。瓦剌軍乘明軍移營就水,陣勢動搖之機,突然襲擊,明軍陣勢大亂。英宗率親兵突圍未成,為瓦剌軍隊俘虜,王振被痛恨他的明軍部將所殺。 土木堡的敗訊傳到北京,舉朝震驚,百官張皇失措。有人甚至主張遷都南京,以避瓦剌的兵鋒。兵部侍郎於謙挺身而出,主張固守京師。皇太後任於謙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北京。為穩定人心,全力抗敵,於謙與朝臣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繼位,是為景泰帝,即明代宗。也先挾持英宗,直逼北京城下,以英宗的性命相要挾。於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粉碎了也先的陰謀。 於謙調22萬大軍分布於京師九門之外,他親自率兵在德勝門外,然後關閉各城門,以示決戰之心。面對瓦剌軍的全力進攻,於謙率軍民奮力抵抗,擊斃萬餘瓦剌軍。也先挾英宗敗走。於謙所領導的北京保衛戰,取得輝煌勝利。也先失敗後,於公元1450年八月放回英宗。 小人奸佞皇帝昏庸,一代忠魂萬民共挽 英宗歸來之後,居皇城南宮,稱太上皇。公元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太上皇依靠朝臣石亨、徐有貞以及宦官曹吉祥的支持,發動政變,史稱“奪門之變”。英宗再次當上皇帝後,而且馬上就逮捕了於謙。這是為什麼呢? 根本原因是於謙組織了堅決抗擊瓦剌的鬥爭。英宗被俘以後,他希望明朝和瓦剌講和,能把自己贖回來。於謙堅決進行抗擊瓦剌的鬥爭,對英宗的要求一概置之不理,使他在瓦剌軍中吃了不少苦頭。他對於謙恨之入骨,這當然是意料中的事。 在行刑時,英宗因於謙有功,怕殺了他對自己的名聲不利,有點猶豫。奸臣徐有貞慫恿說:“不殺於謙,複辟就沒有理由了。”英宗於是下定決心,斬於謙於市。 於謙被害的消息傳出後,天下婦孺,無不為之哭泣,認為這是一樁冤案。指揮同知陳逵感於於謙的忠義愛國,不顧個人的安危,收殯了於謙的遺骸。過了兩年,於謙的女婿朱驥把他的靈柩運回家鄉杭州,葬於西湖三台山麓。 於謙在北京保衛戰中舍生取義甚至深深感動了與其政見一直不和的李賢。於謙被冤殺後,李賢默默隱藏鋒芒,挑起徐有貞、石亨內鬥,並將這些人一一擊倒,最終還了英雄清白。 於謙的冤死雖是因奸臣蠱惑,但上位者更不應聽信讒言心胸狹隘,最終造成一代忠臣命喪費盡心血保衛的城池之前。 《1398年朱元璋駕崩,同年浙江出生一小男孩,後為明朝續命200年》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1398年朱元璋駕崩,同年浙江出生一小男孩,後為明朝續命200年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