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滅掉日本,劉伯溫拒絕了,他說的話至今都還可以值得深思》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學派的典型思想,掃清八荒,平定天下,也成了中國古代男性的最高追求,也是古代帝王的至高追求。 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都在為廣闊的領土而征戰一生,當然,有時隨著領土的擴張,戰爭性質也會發生變化。 早在元朝時期,成吉思汗在兵臨中原的同時,竟將蒙古鐵騎的爪牙伸到了國外,統一戰爭變成了侵略戰爭,廝殺聲甚至傳到了伏爾加河和波斯地區,長時間瘋狂的對外擴張之後,元朝也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之中領土的巔峰時刻。 相比於“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後續建立大明的朱元璋也有這樣的想法,國家統一之初就想要滅掉日本,但卻被自己的“智囊團”劉伯溫拒絕,當時劉基所說的話到現在依然值得深思。 朱元璋的發跡與統一 其實朱元璋作為一個皇帝,在戰爭決策方面能夠聽從臣下的建議,和他早年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不同於其他的帝王,朱元璋的帝王之業是從社會最底層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 他出生於元朝末年,昔日成吉思汗的輝煌已經不複存在,荒謬的統治之下引發了連年的天災,曠日持久的饑荒對朱元璋的家庭沖擊很大,隨著父母的早亡,致使朱元璋舉目無親,由於當時年齡尚小,所以只能靠乞討勉強為生。 就這樣,朱元璋加入到了龐大的難民潮流之中,四處輾轉,要過飯,當過和尚,堪稱嘗盡了人間疾苦,一段時間之後,大元的朝政已經出現了崩潰的局勢,天災所迫,各地農民起義四起,在同鄉的邀請之下,朱元璋也加入到其中。 從軍之後的朱元璋依然是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他人手下效命之時盡心盡力,戰功顯著,很快就成為起義軍中的領導者,手下權力也越來越大,隨著和陳友諒水上的主力決戰,元朝的最後一道防線被攻破。 隨後在劉伯溫的輔佐之下,朱元璋開始掃清中原地區的殘餘勢力,四面八方逐漸形成了統一,最終大明朝建立,朱元璋也是順利的登基稱帝。 日本問題與劉伯溫的反對意見 對於當時的中原來說,天下大局重回漢人統治,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朱元璋一統江山的強大實力也讓周邊國家聞風喪膽,諸如朝鮮等國紛紛在大明建立之後前來朝拜,力求和這個新生的強大王朝搞好關系。 但唯獨日本不同,面對和自己隔海相望的明朝,日本不但沒有選擇示好,反而接連挑釁,甚至遠渡重洋騷擾我國沿海居民,這種行為惹怒了剛當皇帝的朱元璋,於是先派去可朝臣與日本交涉,主要是闡述兩國關系的問題。 但日本方面完全不吃這一套,將明朝派去交涉的使臣全都殺掉不說,還加大了騷擾的力度,這便直接將兩國的關系發展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朱元璋直接糾集重兵,整理船只,整裝待發,發誓要滅亡日本,朝臣見狀紛紛上前勸阻。 當時的朱元璋怒火攻心,無視群臣,強要發兵,此時劉伯溫進言勸諫,言日本雖小,但目前的狀況不適宜出戰,站則對己不利,還在氣頭上的朱元璋得知是劉伯溫來勸,便很快冷靜了下來,因為他深知劉伯溫內心的雄才大略。 另外,對劉伯溫,朱元璋是非常尊重的,他能登上皇帝寶座,劉伯溫的幫扶功不可沒。 早年的劉伯溫曾為元朝當官,當時正值農民起義初顯,位卑官小的劉伯溫心系天下,勸諫官員應當堅持剿賊平叛,不可為求安穩選擇招安。 但當時元朝的官僚已經腐敗不堪,為求自保對叛軍頭子許諾重金將其招安,沒過多久就再度引發叛亂。 劉伯溫見朝臣不聽己言釀成大禍,最終選擇辭官返鄉,過上了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最終還是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請下再度出山,統一過程中為朱元璋屢獻奇策,許多戰役也是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建國之後,為了維護朝政的穩定,劉伯溫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考慮較為全面,對劉伯溫所表現出的種種才華,朱元璋都是看在眼中的,所以在其反對進軍日本的時候,朱元璋才虛心下問,求其原因。 不宜動兵的原因所在 劉伯溫反對進攻日本,並非大明的軍隊不能將其征服,而是當下國家所面對的縣市問題實在是太多,首先就是國內的問題,從社會狀況來看,當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天災所造成的影響並未完全消除,現實依舊殘酷。 也就是說,當時國內戰爭剛剛結束,一切都在休養生息過程之中,百姓的生活也在恢複,實在是不適宜進兵,另外,就當時的軍隊而言,出兵日本對生產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因為劉伯溫針對當時饑荒造成的影響,提出了一項政策。 即國內戰爭結束之後,常備軍隊短時間內不再進行戰爭,而是分別駐紮在人口稀少的地區,充當勞動力墾荒屯糧,另外,為了盡快解決饑荒,朝廷還對地方上進行了賑災糧和生產工具的撥調,也就是說,當時明朝的軍隊融入到了社會生產的恢複之中。 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將負責墾荒的軍隊調往前線,那之前對農業方面的努力將全部毀於一旦,因為農業良性循環是一個相對比較長的周期,需要充足的時間來運營,對於最初的明朝來說,人員就是農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再者,大眾百姓是因為國家政策開始屯田種地,暴動現象減少,如果貿然出兵,勢必會引起群眾的不滿,一方面,當時朱元璋的命令並不是打擊前來騷擾的日本侵略者,而是直接發兵日本領土,這就是侵略戰爭,當年的成吉思汗也是如此。 戰爭本身的性質,也是人民抗拒的原因,再者,外部的作戰勢必需要內部的補給支持,這對剛從饑荒的壓力中看到希望的農民來說無疑是第二次壓迫,所以一旦發兵,勢必會引起國內的矛盾,這對一個新生政權來說是很不友好的。 除了內部的不穩定局面之外,明朝外部依然存在潛在的威脅,我們知道,元朝的前身乃是蒙古族,是由成吉思汗完成統一之後逐漸問鼎中原,也就是說,元朝統一之後,除了中原之外,原本的極北地區依然存在蒙古的遊牧民族和騎兵。 而在朱元璋滅亡元朝之後,除了願意歸降明朝的人之外,依然有不少的元朝貴族逃跑,而多數潛逃者的目的地就是北方大漠,在這裏,依舊存在眾多的少數民族,而沒落元朝貴族的加入或許會成為這些複雜勢力的領導者。 在朱元璋忙於建立國家秩序的時候,北方的複雜少數民族不斷發展,等到朱元璋注意到的時候,這股勢力已經不容小覷,雖然沒有動手,但是潛在的威脅卻已經形成了。 沒人敢斷定這些被滅亡國家的元朝貴族沒有“複國”的打算。 他們知道自己已經不複以往,正面接觸根本不是明朝的對手,這些沒落的前朝皇族需要一個契機,明朝軍隊征討日本之時,極有可能會造成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 其實“不擅長水戰”是中國封建王朝一大顯著的問題,而率兵出海攻打擅長水戰的日本,就需要更多的人馬船只,國內大軍出海甚遠去攻打日本,就會造成國內的空虛,若是少數民族趁此入侵,那明朝多是首尾不能相顧也。 再者,日本乃是一個島國,化身海盜騷擾我國邊疆的,只是日本的賊寇勢力,雖然其國土面積狹小,我們也不能保證即使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依然實現速戰速決。 當時的日本正規海軍,戰鬥力不會弱於這些流寇海盜,如果明朝發兵日本,那麼雙方大軍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對峙,這對明朝來說是很危險的,萬一少數民族趁虛而入而大軍又無法及時回轉,那麼將會是腹背受敵的狀態。 最終的權宜之計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朱元璋在聽完劉伯溫的分析之後幡然醒悟,若不是劉伯溫的提醒,險些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對於一個剛建立的國家來說,在內部存在隱患的情況下應該盡可能不發動對外戰爭。 在與劉伯溫商議之後,針對日本的挑釁重新制定了計劃。 對於來犯之敵,采用沿海駐守的措施,以防守和驅趕為主,避免與其在海上發生沖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誘敵深入之後一並除之,堅決避免全面戰爭。 另外,在國內經濟和農業有所好轉之後,適當抽調軍隊出征北方,通過小規模的戰爭掃清元朝餘孽,穩定其他少數民族的關系,緩和矛盾,下令軍隊在該地常年駐守,自給自足,用武力作為最後一道壁壘避免少數民族動亂。 最後,要想徹底解決日本帶來的問題,必須培養屬於明朝自己的舟船水師體系,一旦水戰裝備成熟,不但能解決遠征的問題,甚至可以與其他諸國進行貿易往來,這便是後來戚繼光抗倭和鄭和下西洋的最初動力。 尤其是後者,到了鄭和時期,明朝的海軍已經到了相當強大的程度,因為這次規模盛大的出海,就是為了炫耀明朝的國力,此時明朝水軍已經有了相當完整的體系,多類型大小船只紛紛投入使用,所載官兵極其家眷達上萬人。 總結 由此可見,劉伯溫確實擁有高瞻遠矚的強大才能,早在朱元璋企圖遠征日本之初,他就已經看到了國內外面臨的雙重問題,並在朱元璋面前詳細分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成功勸說朱元璋放棄征戰。 另外,劉伯溫對來犯的日本侵略者提出了最為恰當的處理辦法,首先揚長避短,日本海盜擅長海戰,明朝軍隊就采取揚長避短的陸戰防禦,利用現成的沿海利益誘敵深入。 在防守的同時注重國家內部的穩定,再者,劉伯溫深知長期防守會處於被動,所以建議大明暗中發展自己的水軍,為以後的完全勝利做出了充足的准備。 劉伯溫話語中所包含的軍隊建設性建議,不僅適用於當時的明朝,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依然值得深思。 參考文獻: 【1】哈恩忠.《明朝海上力量建設》出版【J】.歷史檔案.2015(03):113 【2】何鋒.中國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設考察【D】.廈門大學.2007(08) 【3】俞美玉.論劉伯溫農業思想【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4):80-84 《朱元璋想滅掉日本,劉伯溫拒絕了,他說的話至今都還可以值得深思》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朱元璋想滅掉日本,劉伯溫拒絕了,他說的話至今都還可以值得深思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