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超重比例居第四,專家三招辨肥胖_研究_男性_女性》 河南超重比例居第四,專家三招辨肥胖 記者 王嘉譯 實習生 張馨月 日前,一篇名為《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並發症: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面真實世界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的論文全網刷屏,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進行的最大規模的關於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相關並發症的當代研究。 該研究繪制了一幅數字版的“中國肥胖地圖”,展示了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分布情況。研究顯示,肥胖存在地域、性別差異。 針對報告中所呈現的調查結果,記者采訪了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代謝外科主任胡揚喜、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何麗進行相關解讀。 肥胖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挑戰 肥胖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複發性疾病,是一項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挑戰。 在眾多代謝疾病造成的負擔當中,肥胖“功不可沒”。研究顯示,基於我國超重和肥胖的BMI(身體質量指數),1580萬成年受試者中,超重比例為34.8%,肥胖比例為14.1%。 何麗介紹,肥胖分為原發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原發性肥胖是由沒有明顯病因的機體脂肪組織過多導致,繼發性肥胖是因某種疾病而引發的,如下丘腦性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皮質醇增多症等。另外,還有一些特別少見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如小胖威利病等情況。 “繼發性肥胖的比例只占整體肥胖的1%,也就是說99%的人之所以肥胖,其實和疾病沒有太大關系,自身因素占主因。”何麗說。 談及造成原發性肥胖的原因,胡揚喜解釋,一方面跟高熱量飲食、體力勞動變少等生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跟遺傳基因有關,目前研究發現跟肥胖相關的基因位點有200多個。 胡揚喜介紹,從人的進化史來講,原始社會中人類的基因會從有限的食物中攝取更多的營養並將之儲存起來,避免挨餓,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基因特性,人類才從艱苦環境中得以存活。進入工業時代後,人們大量攝取高糖、高熱量食物,從而導致肥胖率升高。 肥胖存在地域、性別、年齡差異 研究顯示,肥胖存在地域、性別差異——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於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四位的省份為內蒙古(37.1%)、山東(37.1%)、河北(36.6%)和河南(36.6%)。 超重和肥胖男性比女性更普遍,男性中超重的比例為41.1%,而女性為27.7%,男性中肥胖的比例為18.2%,而女性為9.4%。 超重和肥胖比例在不同年齡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差異,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齡”通常比女性小。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至54歲達到峰值(55至59歲保持不變),女性則是在65~69歲達到峰值;男性的肥胖患病率在35~39歲達到峰值,而女性則是70~74歲。 問及以上現象出現的原因,胡揚喜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 從飲食結構上來看,北方人飲食以米、面這些深加工食物為主,攝入的精制碳水化合物較多,這些食物升糖指數普遍較高,更容易導致肥胖;從飲食習慣上看,南方人吃飯時往往先喝湯,這樣會將攝入主食的空間變小,熱量自然減低不易增肥。 “男性更容易肥胖的原因通常與生活或工作中的壓力、情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如飲酒、暴飲暴食以及長期睡眠不足等。”何麗說。 專家教你三招辨肥胖 胡揚喜介紹,診斷肥胖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就是計算體重指數,也叫體質指數(BMI),即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中國人正常的BMI標准在18.5~24kg/㎡之間,24~28kg/㎡之間屬於超重,超過28kg/㎡就可以診斷為肥胖。在總體人群中,BMI近似呈正態分布,BMI在23.5~24.5kg/㎡之間最為常見。 “對於經常健身的人來說,BMI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是不是肥胖,還需測量體脂率。”胡揚喜介紹,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的總重量,占人體總體重的百分比,體脂率越高,說明人體內脂肪的含量越多,反之則越少。體脂率過高會引起一系列的代謝性疾病,除了肥胖本身之外,還會引起肥胖所帶來的並發症。正常男性的體脂率應該在15%~18%之間,女性在20%~25%之間。 飲食不節、久坐少動等諸多因素導致以腹型肥胖為主要特點的代謝綜合征人群劇增。除上述指標外,可以通過腰臀比來判斷一個人是否肥胖以及肥胖程度。腰臀比即腰圍與臀圍的比值,是判斷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標。腰臀比的正常範圍是男性<0.9,女性<0.8。 肥胖作為一種疾病,一旦確診很難根治,盲目跟風減肥只會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胡揚喜建議大家到正規醫院進行科學評估,制定個性化的精准治療方案。 預防肥胖 關鍵在營養均衡、吃動平衡 采訪當天,胡揚喜接診了一位BMI高達41.3kg/㎡的女士。該患者年齡51歲,身高160cm,體重竟達106kg,除罹患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之外,還出現因肥胖引起的骨性關節炎,現今已無法正常走路。 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者最常見的並發症是脂肪性肝病、前驅糖尿病、血脂異常和高血壓,使用中國人的BMI分級,超重者的脂肪肝並發症為49.0%、肥胖者的脂肪肝並發症為81.8%,前驅糖尿病分別為30.7%和36.9%,血脂異常分別為31.3%和42.4%,高血壓分別為20.7%和36.9%,高BMI者往往有更多的並發症。 “肥胖會引起身體各個系統產生相應的並發症。如內分泌代謝系統,肥胖會引起糖代謝出現問題,引起糖尿病;對呼吸系統來講,肥胖會引起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胡揚喜說。 如何預防肥胖和超重?何麗建議,要做到營養均衡、吃動平衡是關鍵。限制能量攝入,尤其是以脂肪和糖的形式攝入的能量;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豆類、全穀類和堅果,比如每天至少攝入400克的水果和蔬菜;進行有規律的身體活動,比如兒童青少年每天要完成6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成年人每周要完成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河南超重比例居第四,專家三招辨肥胖_研究_男性_女性》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河南超重比例居第四,專家三招辨肥胖_研究_男性_女性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