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肺腺癌術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嗎?_患者_袁氏_療法》 1期肺腺癌術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嗎? 1期肺腺癌術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嗎?肺腺癌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類型,其治療策略多以手術切除為主。對於1期肺腺癌患者而言,手術後的進一步治療是否需要,往往取決於多個關鍵因素。 首先,1期肺腺癌的腫瘤通常較小,直徑不超過3厘米,如果手術切除徹底,並且病理檢查顯示沒有殘留癌細胞,同時淋巴結也未發現癌細胞轉移,那麼術後通常不需要額外治療。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患者可以掉以輕心,因為癌症的複發和轉移風險始終存在,因此定期複查至關重要。 盡管西醫手術在肺腺癌治療中占據主導地位,但中醫在術後康複和防癌抗癌方面同樣具有獨特優勢。中醫認為,手術雖能移除病灶,但也會耗傷機體正氣,導致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一系列術後問題。因此,中醫通過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和治療階段,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旨在促進機體功能的恢複,並有效預防腫瘤的複發和轉移。 在中醫看來,肺腺癌術後患者多表現為氣血兩虛,治療應以益氣補血、養陰生津為主。中藥內服是中醫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選用相應的中藥方劑,如四君子湯、八珍湯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體質,增強其對抗疾病的能力。此外,中藥在緩解手術、放療或化療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方面也顯示出顯著效果,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和疲勞等症狀,通過中藥治療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中醫抗癌的優勢不僅在於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更在於其強調的整體觀念和個體化治療。中醫認為,癌症的發生與發展與機體的整體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治療時應從整體上調理患者的陰陽平衡和氣血運行。同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即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等因素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這使得中醫在抗癌治療中更具針對性和靈活性。 中醫在抗腫瘤方面的理念、方法以及與現代醫學的交融,為廣大患者和醫療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和參考。作為一家特色中醫腫瘤醫院,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自建院以來,一直秉承“用炎黃醫術庇佑炎黃子孫”的大願,堅持以中醫腫瘤治療為本,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不斷提高醫院學術水平和診療能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袁氏中醫腫瘤療法”保護單位、“鄭州袁氏中醫三聯平衡療法學術流派”建設單位、“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項目首批唯一中醫腫瘤醫院,為早、中、晚期患者提供中醫系統方案及健康指導,力求幫助癌症患者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累計診療患者超20萬人次。 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始於嘉慶辛酉年(公元1801年),傳承距今已歷八代兩百餘年,凝聚著袁氏中醫世家歷代先祖臨床實踐的智慧結晶。在袁氏先祖歷代承傳的珍貴秘本《袁世醫方》中,詳細記載了“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的核心理論與用藥精髓。涵蓋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以及實踐臨床的大量內外治方藥、制作技藝,劑型包括湯、丸、散、膏、丹,以及藥酒、藥膳、藥茶、藥醋、藥粥、藥餅等食療方,多達190餘首,形成了一套系統而獨特的中醫腫瘤診療體系。 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治療肺腺癌真實案例分享: 賀某,右肺腺癌,2018年5月28日初診 2018年春節過後,患者因久咳不愈引起家人重視,送醫檢查後2018年5月14日病理報告顯示“肺腺癌”。想過先做手術。但醫生說,開刀只能切胸部這塊,沒什麼意義,未行。後又做基因檢測,查詢有無靶向藥可用,沒有。只得選擇化療,但家屬考慮單化療效果不穩定,隨即配合中醫治療。2018年5月28日到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處求診,邊吃中藥邊化療,持續3年狀態保持穩定,未見明顯不適。2021年1月28日複診一切正常,“在家除了種地,什麼都能做。白天做家務,晚上去跳舞。”2024年回訪近況穩定。 1期肺腺癌術後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而中醫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在肺腺癌術後康複和防癌抗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辨證施治和個體化治療,中醫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恢複身體健康,還可以有效預防癌症的複發和轉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因此,對於1期肺腺癌患者而言,在術後康複階段積極尋求中醫治療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1期肺腺癌術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嗎?_患者_袁氏_療法》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1期肺腺癌術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嗎?_患者_袁氏_療法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