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幫 | 出生3小時便頻繁抽搐!北京兒童醫院為48天患兒進行高難度開顱手術_小月_功能_控制》 就醫幫 | 出生3小時便頻繁抽搐!北京兒童醫院為48天患兒進行高難度開顱手術 圖說 / 患兒家屬為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梁樹立送上錦旗 出品 | 健康 作者 | 北京兒童醫院 陳峰 編輯 | 劉家碧 近日,北京兒童醫院通過多學科協作,為一名出生僅48天,體重4.8公斤的嬰兒成功開展高難度的大腦半球離斷術,控制該患兒頻繁發作的癲癇,為更多低齡疑難危重癲癇患兒的救治帶來曙光。 小月(化名)出生3小時便出現頻繁的抽搐發作,於當地醫院聯合使用4種口服抗癲癇藥物及2種靜脈鎮靜藥物仍效果不佳。3月30日,父母帶著小月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就醫,入住新生兒內科重症監護室。 經新生兒內科主任黑明燕、副主任醫師鄭俠、何雯雯主治醫師積極救治,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馮衛星多次會診,排除感染等誘發因素,經頭部磁共振檢查發現,小月為右側大腦半球巨腦回畸形。 圖說 / 患兒頭部核磁共振成像 大腦半球巨腦回畸形是一種神經元移行異常性疾病。人類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如果通俗地比作核桃,腦回相當於核桃中突起的部分,腦溝相當於凹陷的部分,正是因為有腦回和腦溝的存在,人類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從而能處理更多信息。但小月的大腦,腦回變大,腦溝變少變淺。大腦半球巨腦回畸形是比較罕見的腦部先天性疾病,可引起癲癇、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等症狀,無特異性治療方法。 “小月的癲癇症狀十分嚴重,屬於多種藥物控制不佳的難治性癲癇,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帶來癲癇持續發作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通過手術控制癲癇發作,是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法。”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梁樹立會診後表示,在手術選擇上,迷走神經刺激器置入術可能更為安全,但效果不確切;大腦半球離斷術風險極高,但能有效解決小月的癲癇問題。 大腦半球離斷術主要通過切斷各個腦葉之間的神經纖維聯系,讓導致小月癲癇的傳導“信號中斷”,從而達到保護小月大腦功能,控制癲癇的目的。而且理論上講,趁著小月還小,將病變的半球離斷,還有希望激活另一側半球的很多功能,代償缺失的半球 。但它是功能神經外科最複雜、風險最高的手術,需要將整個大腦半球的各個部位進行離斷或切除,而大腦半球巨腦回的患兒存在半球變大,讓手術更為複雜。小月出生僅40餘天,且出生孕周為37周+1天;為如此小的患兒開展大腦半球離斷術,國內外均少有報道。低齡患兒抗打擊能力弱,病情變化快,為其開展全麻開顱手術,手術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就可能處於瀕危狀態。 “我們與家長進行了充分溝通,家長明確表示,希望進行大腦半球離斷術,以便控制頻繁發作的癲癇。”梁樹立主任表示,面對家長的信任和期待,經全科討論和醫務處備案後,決定盡快手術。 經功能神經外科、新生兒內科、麻醉科、護理部等多學科團隊協作,北京兒童醫院為小月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和術前准備。4月12日,在小月出生的第48天,在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劉超、手術室護理團隊的全力保障下,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梁樹立、副主任醫師徐金山、主治醫師陳峰一起為小月實施大腦半球離斷術。最終小月右側全部大腦組織的離斷順利結束。 術後,患兒返回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3天後病情平穩轉至功能神經外科普通病房進行後續治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術後至今小月未再出現癲癇發作,口服抗癲癇發作藥物已減少至3種,四肢活動正常,迎來了新生活。4月26日,小月順利出院,家長對北京兒童醫院的救治表示無比感謝。 《就醫幫 | 出生3小時便頻繁抽搐!北京兒童醫院為48天患兒進行高難度開顱手術_小月_功能_控制》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就醫幫 | 出生3小時便頻繁抽搐!北京兒童醫院為48天患兒進行高難度開顱手術_小月_功能_控制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