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方岩背》 溫州古道 攝影/編輯:松石 神秘而古老的浙江仙居方岩,因遠觀方型而得名,為括蒼余脈,屬火山流紋岩地貌;它平地崛起,方正如城,四面峭壁,高不可攀,常年雲霧繚繞,把整個方岩托在半空,仿佛海市蜃樓般的神秘而悠遠。 景區分成大小方岩兩部分:大方岩以石林、石筍和奇峰稱著,萬峰如石筍並列;山頂有數十天池,波光粼粼中的空中瑤池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百丈瀑布;而水池底部的古寺和古塔更是給人悠遠的隱秘想像;而小方岩上有千年歷史的懸空寺、山頂所留的古越先人石刻岩畫都讓人拍案稱奇。 方岩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唐宋時期已經有高僧在山頂立寺,元末義士方國珍抵抗朱元璋軍隊的「羊擂鼓,馬搖鈴」創舉顯示出當地群眾無窮的智慧,明清時亦有文人墨客對其流連忘返,評價卓絕。時至今日,由於地處偏遠,未開發的方岩景區猶似一位待字閨中的神秘少女,亭亭玉立於仙居之東南。 仙 居 方 岩 ——這是隱藏在深閨中的明珠——這是一顆未經雕飾的天然寶石 ——這裡奇峰萬丈 ——這裡飛瀑如雪 ——這裡峰頂天池散落 神秘而古老的方岩,因遠觀方型而得名,地處仙居之東南,與綿綿不絕的括蒼山脈相接相連;而又獨成一體,平地崛起,方正如城;四面峭壁萬丈如削,巍然聳立,高不可攀。山間常年雲霧繚繞,把整個方岩托在半空,搖搖欲墜般的飄渺,仿佛海市蜃樓般的神秘而悠遠。 北望方岩石壁,猶如置身雲南石林,怪石並列,或升或偃,或銳或博,奇詭萬態,俯仰百狀,有的如神龜望日,有的如利劍破天,有的似天門初開,有的如神仙聚會,萬獸馳騁,有的如得道高僧破壁顯聖,又如神猴出世,靜觀宇宙日月輪換,人間滄海,雲霧相映,若隱若現,不禁令人浮想翩翩,不知所從,忘乎所以。 若逢旭日東升,天空放白,群山蒼茫,一輪紅日輕躍出顛而出,陽光從容而黯淡,鮮映層發,霞光四起。括蒼山脈猶如巨蟒延綿不約,輪廓塗上一層淡淡的金黃,霧樹相引,風煙披靡,大有「樓觀滄海日」之勢,實在是不可多得之勝境。 方岩山東南西北各有一條羊腸小徑可通峰頂,曲徑逶迤,兩人不可並行。沿小道,披荊棘,猛抬頭,仰視兩峰側立,如臨天門。回視半山小村炊煙飄渺,涼風習習,頓生一步登天之豪情。昔時元末義軍將領方國珍以其雄關險隘,易守難攻之地,曾率軍屯積於其頂,築防禦於要道,如今依稀可見斷牆殘垣,古藤荊棘遍生,淹沒於雜草之中,悽然滿目。偶有雀兒沖天而去,落下聲聲清脆。 頂峰周圍長達二十餘里,氣勢非凡,集「奇、險、幽」於一身,匯「飛瀑、懸崖、雲霧、古木」於一體。境內多奇花異草,曠谷幽蘭,罄香撲鼻;珍禽異獸邊布山間密林,如海外蓬菜勝地。頂上有天池十數口,如散落在群山間的明珠玉盤,靜謐而安詳,清澈而蔚藍。偶有微風輕拂,波光粼粼,遠山綠村在湖底蕩漾,碧波萬傾,猶見處子未嫁之時,靦腆而羞澀,雨色空朦,何遜晴光瀲灩之時。清朝翰林院編修潘來曾慕名遊覽方岩,贊道「有田可耕,有池不涸,可以避世,如桃源仙也在半空中也」。水是山的靈魂,方岩山的天池有如上帝的點睛之筆,在藍天下描繪著一幅空中花園般的潑墨山水。 《穿越方岩背》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穿越方岩背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