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更多市民願意向“奉賢600號”的他們,敞開“心門”?_杜昊_心理_中心》 為啥更多市民願意向“奉賢600號”的他們,敞開“心門”? 1月1日下午,知名藝人趙露思發布微博長文回應抑鬱情緒問題,引發廣大網友討論,她在文末呼籲:了解心理疾病,重視心理治療,真的很重要。近年來,一些社會公眾人物和市民身邊因罹患心理疾病進而影響基本生活工作的案例,屢屢引發網友對於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語人生。”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帶著問題前行,一生都沒有發生過心理失調的人幾乎沒有。面對情緒困擾,首先是不必恐慌。對於市民而言,什麼時候要引起對“重重心事”的自我重視?什麼時候需要借力專業的心理咨詢,幫助自己度過心靈難關?在奉賢,當我們需要心靈支撐時,如何找到“他們”? 奉賢首個專業心理咨詢門診 走過16個年頭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公眾心理壓力增加,焦慮、抑鬱、失眠等問題仿若層層枷鎖,禁錮了人們的心靈。《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目前我國患抑鬱症人數達9500萬,僅有36%的國民認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評估“較差”的人群中,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45.1%。 2024年12月25日,國家衛健委就召開專題發布會,公布“12356”作為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號碼,並提出多項措施促進公眾心理健康,其中包括“加強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建設,持續推進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強化醫療衛生系統心理健康服務能力。” 早在2009年,作為精神專科醫院的奉賢區精神衛生中心,憑借專業優勢開設了奉賢首個心理咨詢門診,至今已走過16個年頭。精神衛生工作從“以精神疾病防治為中心”向“以心理健康為中心”轉變,區精衛中心心理健康咨詢中心零幀起步,如今已培養出35位兼具有精神科執業能力和心理治療能力的醫師。“跟市區一樣,我們這裏也經常‘一號難求’。”區精衛中心心理咨詢科門診辦主任杜昊介紹道。 杜昊是區精衛中心心理咨詢中心首批雙證心理醫師,2011年,在精神科工作十年後,轉型到精神心理科,目前是奉賢區精神衛生中心的門診辦公室主任、臨床心理科及兒少精神科主任,也是奉賢區“心靈港灣”心理咨詢志願服務團隊的創始人。在很多求助者心中,他也是打開“心靈枷鎖”的心靈導師。 右為杜昊 什麼時候市民需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杜昊提醒道,第一個特征是睡眠不好,入睡困難,睡眠淺,多夢,早醒及醒後疲累;第二是胃口不好,吃不下,或者吃得過多,甚至有暴飲暴食的傾向;第三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分神;第四是情緒不穩定,容易暴躁,或者坐立不安;第五是社交上的變化,不太願意和他人講話,也不希望別人來打擾,希望保持一個安靜的狀態。“這些情況綜合出現的時候,就需要引起注意。” 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有明確的誘因。比如最近有一些受挫的壓力事件或應激事件的發生,一般情況市民通過自我調節,三天之內基本能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如果不良情緒持續一個月以上,並且導致日常工作效率降低,脾氣也變得不穩定,這就屬於適應不良了,也需要引起重視。”杜昊表示。 “很多求助者希望能獲得心靈的支撐。”杜昊介紹道,相較於其他科室,心理健康咨詢科問診時間相對較長,有時候既需要聽患者說,也需要和患者的家人聊。不少心理疾病的症結,在其成長環境中。“是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都需要心理醫生通過話術的引導,找到心理問題的根源所在?”對此,杜昊解釋道,傾聽的基礎是尊重,是邊界感,“一定要知道問題的誘因,其實是一個治療的誤區。”是否打開患者的心門,取決於求助者的需求,對方想得到什麼樣的幫助,而不是醫生的好奇心。 “心理咨詢中有不傷害原則,很多時候,過去的心理創傷對於求助者的傷害過大,如果沒有經驗,輕易打開求助者的心門又收不住,會讓他再一次體驗創傷,對於治療反而會起反作用。”這種治療體驗可能會讓來訪者懼怕而中斷治療。一般心理疾病的治療周期較長,只有患者與醫生之間建立信任感,才能會更好地依從治療方案。“中斷治療,會造成很多心理疾病的反反複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經過十六年發展,目前,區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團隊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3名、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4名、中級心理治療師35名、專職心理測量師3名。2024年經過改擴建的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有心理測量室、夫妻治療室、VR虛擬心理健康訓練系統、睡眠治療儀,沙盤治療室、家庭治療室等。 “市民現在也願意在家門口,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杜昊介紹道。 據統計,2024年度,區精衛中心心理咨詢門診共接待來訪者8000餘例,每周平均接待人次達到140餘例。其中心理咨詢4800餘例,涵蓋了個人成長、情感困擾、家庭關系等多個領域;心理治療450餘例,針對具有明確診斷的心理障礙進行專業乾預;心理熱線近3000例,為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即時、便捷的心理支持。 24小時在線 這些心靈熱線可直接撥打 2024年10月,B站首部聚焦心理情緒的醫療類紀錄片《是壞情緒啊,但是沒關系》上線,首期紀錄片中主人公曾說:如果我骨折了,會有很多人來關心;但是如果大家知道我有心理疾病,會選擇遠離我。 這也是很多罹患心理健康問題者的顧慮,特別的目光,不被理解的困擾,讓他們選擇獨自承受、獨自面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民對自身心理疾病的重視與治療。 除了走進門診,更多市民願意通過線上的方式,先跟心理醫生聊一聊。2020年2月,根據全市統一安排部署,由市衛健委牽頭開設了962525心理熱線,並由各個區的精衛分中心承接接話和心理疏導任務。 熱線工作間 杜昊告訴記者,一開始奉賢只有2位接線員,目前接線志願隊伍已經逐步擴大到40位左右。通常情況下,熱線24小時候值守,不管志願者人在哪裏,都要帶著筆記本電腦。“從2020年開始至今,熱線的接線頻次是越來越高。”杜昊介紹道,除了早上上班時間,一般中午開始到晚上始終處於接線狀態。打進來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樣,青少年問題、夫妻問題、親子教育問題,生活受挫的,還有的就是純粹為了宣泄一下,“比如我今天受氣了,想跟您聊一聊。” 在心理熱線當中,不乏危機乾預。比如,有次志願者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正在車裏喝酒、割腕。“當時我們的接線員就比較緊張,打電話給我。因為危機乾預有一套流程,要確認是不是正在進行中的危機,經過問詢下來,對方確實有飲酒史,且當時情緒很不穩定,根據對方自述手腕已經開始流血。”一邊勸慰著心理咨詢者,杜昊也隨即進行了報案處理。經奉賢警方調查,查詢到該名心理咨詢對象人在嘉定,隨即嘉定警方找到並及時挽救了這名輕生者。 當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試圖尋求一些方式去幫助自己。“撥打熱線就是一種方式,因此我們也對這個熱線做了很多的宣傳。”今年5月份,區精神衛生中心走進屬地多所高校進行宣傳,並和電信公司合作,在老友電話亭中,增設一鍵直播的心理咨詢熱線。讓有需要的市民朋友,更方便地找到專業咨詢服務。 自2020年上海市心理熱線開通已來,奉賢區心理援助團隊已接聽心理熱線總計7000餘人次,成功處置心理危機乾預200餘人次。 嗨,有心事記得撥打這些24小時熱線 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 上海市心理熱線:962525 《為啥更多市民願意向“奉賢600號”的他們,敞開“心門”?_杜昊_心理_中心》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為啥更多市民願意向“奉賢600號”的他們,敞開“心門”?_杜昊_心理_中心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