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上又發現了“兵馬俑”,以及千件國寶,專家:還要找5座古墓_獅子山_徐州_楚王》 原創 提及三國時期,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大多都會對“徐州”這個地方印象深刻;曾有陶謙“三讓徐州”,此處也是劉備第一個真正意義的根據地。“徐州”在更早時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彭城”;早在漢初時期,這裏還是名將“韓信”的封地,號為楚王,因此這裏又稱之為“楚國”。今天要說的既不是劉備,也不是韓信,而是“徐州”的一座小山,居然又出現了數千尊“兵馬俑”;不僅如此,還發現了2000多件國寶級文物,結果專家並不滿足,還要再尋找發掘5座古墓! 在徐州城東有座小山,高不過百米,但樣子頗為雄壯,因此當地人又稱之為“獅子山”;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全國都在熱火朝天的搞建設,因此那時候的“獅子山”還是當地取土燒磚的主要場所。結果有一天竟然挖出了“小人”,而且是越來越多;這可不得了,目前挖出“陶人”最著名的地方就是驪山的“兵馬俑”,難不成又挖到“秦始皇”了?這個轟動的消息瞬間傳遍全國,再等考古專家趕到,這裏已經發現了數百尊“陶人”;但要說明的是,這裏的陶人跟秦始皇陵“兵馬俑”有著明顯的不同。 一則個頭要比“兵馬俑”小得多,二則制作上也並非“千人千面”;但還是令專家興奮不已,如果說“兵馬俑”是以虎狼秦軍為原型,主要以寫實體現其威武雄壯的話,那麼“獅子山兵馬俑”則是寫意,而且是以“陶模化”制作而成。如果單從工藝上來說的話,“獅子山兵馬俑”是進了一大步的,以今天的考古標准來說,這些彩繪的“兵馬俑”都是楚國雕塑家創造出來的藝術珍品;當然,“獅子山彩繪兵馬俑”的規模也要比驪山兵馬俑小得多,但也有數千具之多,按理說這樣的規模也只有帝王級別的人才配擁有,那這座古墓的主人究竟是誰呢? 翻遍史冊,能制作出如此規模的“兵馬俑”也只有歷史上鎮守徐州的“楚王”了;可是這裏曾有十二任楚王,究竟是哪一位呢?有人可能會想到“韓信”,但專家卻予以否定;“韓信”最後被劉邦處死,屬於罪大惡極,當然不會給他如此高規格的墓葬。史料記載,後來劉邦又把這裏給了其弟弟,仍稱為“楚王”,不過變成了“劉交”,之後綿延十餘代,皆世襲楚王名號;而且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這些“楚王”死後也都安葬在徐州附近,也就是說,想找出這裏“兵馬俑”的主人,只能看古墓中發現的文物上有沒有銘文。 仍要說明,這裏的“兵馬俑”和秦始皇陵一樣,只是陪葬坑而已,並非安放棺槨的“地宮”;說到這裏還要著重介紹一個人,考古專家——王教授。這位專家酷愛歷史,尤其是對家鄉“徐州”最為感興趣,因此他的志向就是找到全部12位楚王的古墓;因此當他得知發現“兵馬俑”的消息後顯得格外興奮,但著重點卻放在了“兵馬俑”的後面,獅子山的更深處,因為他堅信真正的“楚王”地宮也在獅子山中。但幾年過去了,雖然他拿著洛陽鏟幾乎走遍了獅子山,可結果卻不盡人意;就在此時,一個消息又讓他燃起了希望。 他聽說附近一戶村民家中挖了一個非常深,非常大的“菜窖”;獅子山雖是座小山,但也是座石頭山,即便村民挖菜窖之類,有山石所阻也不可能挖得特別深。能把“菜窖”挖深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這戶村民直接挖進了“楚王墓”的墓道裏;果不出所料,在王教授的帶隊下,竟然真的證實了那位村民把菜窖挖進墓道的事實。經過上級同意後,仍舊由王教授帶隊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考古發掘;這一挖不要緊,一座面積達860平方米,共12間墓室的的宏大地宮重見天日,其規模幾乎將整座獅子山挖空了。 可惜的是,考古專家們也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掘洞”,證實了地宮已被多次“光臨”;不過專家仍發現了玉璜、玉蟬、玉杯、玉龍、玉沖牙,176000多枚銅錢,130枚印章,共2000多件國寶級文物。同時,在古墓中留下的銘文中也揭開了“兵馬俑”,包括這座地宮的主人是誰的謎團,原來是劉交的孫子,歷史上第三任“楚王”——劉戊。說起這個“劉戊”頗為昏庸,在徐州一帶做了不少惡事,還參與了“七國之亂”,最後兵敗自刎;但漢景帝念其先人功德,仍以帝王之法將其安葬,而且專家還發現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墓居然還是個“爛尾工程”,很多跡象表明,千年前的這裏並未最終竣工。 截至目前,“徐州”歷史上的12位楚王,已經由王教授或者其他考古專家先後發現了其中的7人墓葬;但王教授在興奮之餘卻說“徐州還有最後4座楚王陵沒有找到(韓信不在其列),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它們全部找到。” 《小山上又發現了“兵馬俑”,以及千件國寶,專家:還要找5座古墓_獅子山_徐州_楚王》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小山上又發現了“兵馬俑”,以及千件國寶,專家:還要找5座古墓_獅子山_徐州_楚王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