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出土一青銅器,考古發現令人不解:西周已有太陽能技術?》 百家雜評 眾所周知,對於太陽能的運用古來有之,以陽光曬乾物件,如製鹽和曬鹹魚等,但這些只是最初級「本能式」的運用,談不上太陽能應用技術。然而顛覆傳統認識的是,陝西出土一面青銅鏡子,卻揭示了早在周朝初期,距今3000餘年的古代,中國人就有了太陽能應用技術。 1995年,陝西扶風黃堆60號西周古墓遭到盜掘,為此國家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儘管遭到盜墓,但在這座古墓中,考古專家還是出土了不少重大文物,比如在墓主手臂下方發現的龍紋玉璧、玉鉞、一面凹面的銅鏡等。 玉璧、玉鉞廣為人知,但凹面的銅鏡到底有何用處,考古專家一時不解:說是鏡子吧,但整體類似一個茶杯蓋兒的形狀,直徑約8.8厘米,厚度約0.19厘米,在鏡子凸起的一面,中央位置還有一個小紐,高0.9厘米,長1.8厘米,說明至少不會是單純的銅鏡;說是類似茶杯蓋子的「器蓋」吧,銅鏡出現的位置也沒有發現與之配套的器物。 考古隊中的一個叫羅西章老專家,曾參加過1972年的一次考古,因為當時就出土過類似文物,所以他認為這就是「陽燧」——古代的一個太陽能應用技術! 所謂陽燧,用銅或銅合金做成的銅鑒狀器物,其狀為一個凹面鏡,當它面向太陽時,光線先直射在凹面上,再從不同角度反射出來。取火於日為陽燧,古人認為陽燧辟邪作用。 《淮南子》中最早記載:「陽燧,金也。取金盂無緣者,執日高三四丈時,以向,持燥艾承之寸余,有頃焦之,吹之則燃,得火。」 《本草綱目》卷主:「陽燧,火鏡也。以銅鑄成,其面凹,摩熱向日,以艾承之,則得火。」 根據史書記載,「取火於日」時叫做陽燧,「取水於月」時叫做陰燧,兩種材質造型一樣,但在五月丙午日的中午鑄造(此時有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就成為陽燧;在十一月壬子日的半夜鑄造,就成為陰燧——古代在月夜用來承接露水的銅器。在日本古代的彌生時代(約公元前3世紀中到公元3世紀中)晚期,製成的一面古銅鏡銘文中就鐫有「五月丙午之日」的字樣。 總之,陽燧就是一個凹面鏡,利用聚焦原理,引燃艾絨一類的易燃物,達到取火的目的,是古人一種引火工具,只是技術等級較高,使用的太陽能。 問題在於:扶風黃堆60號西周古墓中發現的「銅鏡」,到底是不是陽燧呢? 羅西章仔細對比之後,確認考古發現的「銅鏡」就是陽燧,因為兩者高度相似,而且出土的「銅鏡」表面沒有一點裝飾花紋,不符合貴族器物的習慣,反而更像為了反射陽光要求特意製作的光滑鏡面。 隨即,羅西章製作了一個仿製品,將宣紙放在「銅鏡」前方,經過調整焦距後,短短几秒鐘之後,宣紙果然燃燒起來了。見證這一奇蹟的還有一位叫馬利歐·羅伯迪的瑞士考古專家,難以置信之餘不由得感嘆顛覆了傳統認知,「中國古人的智慧真讓人欽佩!」 可見,中國人對太陽能的應用技術,不是從漢朝開始,而是最遲從西周初期就已經開始了。考慮到出土的「銅鏡」技術成熟性,估計在更早的時候就懂得這種太陽能應用技術。 從鑽木取火到陽燧引火,見證了中華文明的一次又一次蛻變和進步,更反應了中華先民令人讚嘆不絕的智慧。 從史料上可知,中國古代陽燧製作歷史悠久且非常發達,從東漢一直貫穿到明清時期,但到了後期陽燧更多的成了一種辟邪用具,至今不少地區還有以陽燧鏡辟邪的習俗。 既然陽燧能夠引火,為何不見古人大規模使用呢?原因很簡單,陽燧屬於銅鏡,價值不菲,一般家庭難以承受,而且陽燧受到天氣影響較大,不如燧石引火方便。 隨著地下文物的不斷挺身而出,也在一次又一次證明中華先民的智慧,西方學者構建的「西方文明中心論」,在中國這些文物面前相形見絀,不誇張的說,無論與古埃及,還是與蘇美爾等世界任何一個古文明相比,中華文明歷史和文明程度都不落下風。 《陝西出土一青銅器,考古發現令人不解:西周已有太陽能技術?》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陝西出土一青銅器,考古發現令人不解:西周已有太陽能技術?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